页面

2011年12月15日星期四

廖文杰:流亡、旅游、探索与追寻──北明《藏土出中国》读后感

如果西藏和西藏人民都对我们陌生,我们也不了解西藏人民、达赖喇嘛与中国共产政权数十年来的纠纷瓜葛,读读北明这本新书或者可以令我们更能了解多些,也对事情更有认识吧?否则西藏对我们或者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而已。

徐吁曾说过,有两种文章最容易写,也是最难写,他也最怕写,这就是游记与自传。徐吁以为当代的自传恐怕有很多会与事实不尽不实,吹牛撒谎太多;至于游记,如果只是记载城市沿革、河流历史、建筑物高度,有那些名人曾去过观光及题诗题词之类,不如去读旅游指南好了。如果富商出国开会、名人被邀观光或什么作家协会的董事出席什么会议的记游,写今天什么市政府请吃饭,明天与什么名人照相握手,后天在会场中发表什么意见等,则往往肉麻作有趣而已,所以历史上很多大人物都不会写游记的。

我很同意徐吁的说法,虽然他晚年曾到过北欧如列宁格勒、芬兰、斯笃荷姆等地,也写过几篇很出色的游记散文如《列宁格勒的诗》、《在列宁格勒照相》、《芬京一瞥》等发表在报章上,可惜没有结集出书。近数十年来写得最成功出色的游记,我读过的只有吴鲁芹的几本而已,其他吸引人阅读的游记就不多了。

另外旅行往往有主动与被动的两种,被动的旅行是因为生活所迫或者环境需要而要远赴外地到陌生的地方去;主动的旅行则是想到那里去玩,意图则往往对某地某景慕名已久,处心积累地想去观光一次。前者不应说是旅行,说是流浪或流亡更贴切。中国自共产政权成立以来,陆陆续续有不少人离开故国,到异地流亡作客。徐吁五○年代离开生长的故国,来港后他也自言是过客,布海歌觉得流放的生活使徐吁如枯池之鱼,如果他的根不是离开了生他育他的土地,他可以成为一棵叶茂枝繁的树。而反右、文革及六四以后,离开、流亡或逃亡的中国人就更多了!后者则是处心积虑的观光旅游,或者探索、追寻,寻找未来的一片未知。

刚好这两种行程都给北明遇上了!她也写了两本很出色的书。前者是《告别阳光──八九囚禁纪实》(台北万象图书公司,1993年3月),写于她在六四流亡之后。六四前,北明曾间接或直接在天安门广场担任义工,介入广场中的学生之间担任主持广播、帮忙编辑稿件、写广播稿等工作,更主要是在社科院帮助包遵信编辑新闻快讯,六四之后被囚禁过也被迫逃亡,经历过三年多后,重重险阻,才能与作家丈夫郑义一起经香港逃亡到美国去。到现在二十二年了,他们在美国出生的女儿也接近十八岁,即将进入大学,时光飞逝,真令人唏嘘感叹!

到了美国后,北明在自由亚洲电台主持美国东方语言媒体一个叫《华盛顿手记》的节目,多属报导有关中国种种为人忽略的事物。二○○九年夏天她同几个朋友到印度的达兰萨拉旅游,在十多天的行程中,去寻找流亡西藏人在异国他乡重建西藏文明的动力和源泉。这本有关藏人逃亡到印度达兰萨拉去的纪实最近出版了,书名:《藏土出中国》(香港田园书屋,2010年12月)。本书上篇《达兰萨拉启示》,便是记述她在这十多天在达兰萨拉的旅游,对流亡西藏社会与人物的观察感受与思考。后篇《流亡西藏访谈》,是她在自由亚洲电台主持华语节目《华盛顿手记》专题「走进西藏」系列,专访西藏流亡领袖及西藏问题专家、学者和作家等记录。

如果说《藏土出中国》的上篇是游记也不大确切,《达兰萨拉启示》是游记又不尽属游记,北明是到西藏人民流亡之地的印度达兰萨拉去追寻、探索、观察和寻找他们在异国的生活生命根源。汉藏本一家,北明是六四以后被迫逃亡到美国的中国人,自然更能明白了解藏人被迫流亡的心路历程,沧桑感觉,她以中国人的苍凉去印证西藏人的苍凉。因此,北明的感情感受自然更特别沉重深刻,这些感情感受她从字里行间表露出来,达兰萨拉的西藏政府和人民令她感慨感动,她的文字与感觉也感动了读者。有感、有表达,再传达给读者,这才是真正的文学,我觉得在这点上,北明真的能做到了。

正如她在书的序中开宗明义第一段便说:早先西藏之于她,就像于汉语世界大多数人一样,是一个无关痛痒的词语、一个微不足道的存在。想来我们也是一样吧?许许多多在国内、香港、外国或者台湾的中国人也是一样吧?许多西藏的消息与新闻对我们都无关痛痒,事不关己也不劳心,对西藏,就如同一个陌生的名词而已。但读了本书以后,我才知道自五十年代起,西藏就有少量人离境,到了六十年代,陆陆续续有更多人出走。现在大约已有十万多西藏人流亡到印度了,主要是在印度一个一般人称之为「小西藏」的达兰萨拉的地方建立自己家园,到其他的地方也有。我也敬重当时一九六○年的印度总理尼赫鲁,他能将这地方交给达赖喇嘛,允诺他在该地建立流亡政府。西藏人逃离中国的大迁徙,是当代最伟大的群体性精神事件,是三千多年前摩西领导以色列人出埃及的当代翻版,比之文革、六四以后许多中国人逃离中国更令人震撼。但许多人对西藏事件都淡然处之,或者这书的出版,对大家明白了解个中事实会有帮助吧?

北明原是记者,也是诗人与音乐家,有敏锐的感觉和诗人乐人的激情,文字写得细致敏锐而有感情,处处看出她的灵敏触觉,也很有幽默感,书中多处令人忍俊不禁,因此读这本属于游记,也不属于游记的书本却毫无枯燥感觉。《达兰萨拉启示》全篇以美国作家约翰‧艾夫唐写的一本书《雪域境外流亡记》,描述一个西藏人单巴次仁及其一家流亡的经历为经纬而贯穿。单巴次仁的种种悲惨生涯,从小全家逃亡,跨越喜玛拉雅山脉逃到印度边境,经历尽家人的生老病死,沧桑忧患,北明以单巴次仁的经历,来回穿梭印证此行旅途中种种所见所闻所思,可以看出作者用心良苦也细致深刻,作者的感情脉络思潮,如交响诗来回往复,穿梭时空,情感收放时扬时止,时高时低,令人唏嘘低徊,感慨不已。

从第三章"隔代孪生兄弟的故事"开始,北明来到德里一间西藏难民社区医院探访,里面的藏人牙医诺布宁愿留在月薪低微的诊所为藏人牙齿服务,而没有把诊所开在印度富贵社区赚更多的钱。看到诺布的坚持,北明就想到单巴次仁,单巴逃亡来到印度,长大以后目睹亲人一个个不治而亡……,他最大的梦想是能够成为一个医生,治病救人,后来因为向援助组织申请不成功才被迫放弃了这个理想。北明想着如果单巴次仁能成为医生,一定如诺布一样,欣然服务于他逃亡的同胞而不会计较报酬……,由此展开对《雪域境外流亡记》一书及单巴次仁生涯的开始描述,以后十多天的旅程,他们到西藏的流亡政府达兰萨拉与外交部长、总理、议长以至达赖喇嘛,噶玛巴等见面及讨论……,参观藏经楼、藏人流亡村、难民接待中心、学校、庙宇等,和同行的汉语翻译桑杰嘉细谈后,北明又在藏人身上发现了单巴的影子,对身为难民又没有祖国的情怀,许多藏人如出一辙。西藏流亡历史蹒跚踉跄五十年,他们一如刚从孤独、苦闷中站起来,内心家国的一体痛楚依旧……在流亡政府西藏儿童村的幼托园里,北明又想起单巴十一岁时在幼托园里面的种种经历……,思潮如此来回往复,绵延不断。最后北明从达兰萨拉返回新德里,在烈日下游览凭吊甘地陵,在一代伟人甘地祭坛前鞠躬拜祭作结。时空穿梭交替,飘摇、交织在现实、记忆、过去和现在的缅怀里,而将来,将来又如何去追寻探索那一片渺冥未知的苍茫?

最后一章"归程",北明登上客机,再度飞越太平洋返美。她如此写道:"归程中,汉藏共同栖息的星球再次缓缓出现机翼下方的苍茫天宇间,河流婉如骊歌,山川隐约如诗,大海苍茫如画。在万尺高度上,回眸达兰萨拉之行,我发现自己心中世界的版图已然生长出一片不可或缺的圣土,一阕精神寄存的空间,一种庄严的期盼。"

北明给我们的最后讯息,是她在写完本书后,有了单巴次仁的下落。桑杰嘉从达兰萨拉回话告知她,单巴次仁现在是西藏流亡政府驻新德里办事处的代表,后来娶了达赖喇嘛的妹妹为妻。可惜北明此行没有机会见到单巴次仁及与他详谈,以北明对《雪域境外流亡记》一书及单巴次仁生涯了解的深刻,如果他们能坐下细谈他们对人生,对家国,对流亡的种种经历经验与看法,相信一定是十分精彩和令人感动的文字。

如果西藏和西藏人民都对我们陌生,我们也不了解西藏人民、达赖喇嘛与中国共产政权数十年来的纠纷瓜葛,读读北明这本新书或者可以令我们更能了解多些,也对事情更有认识吧?否则西藏对我们或者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而已。多年以来西藏都有些上师和仁波切来香港弘扬佛法,但因为政治问题,达赖喇嘛始终没有来过香港。据我所知,香港有些佛教团体也曾组队去达兰萨拉观光礼佛及在那里的佛寺庙宇居住一段时间的,但对此报导的文字却不多见。比较关心西藏问题的应该是以前曾在中国修业,后来赴美的作家李江琳,她是西藏问题专家,北明的朋友,也是北明这次达兰萨拉之行的组织者,她曾经写过几本有关探讨西藏问题的书,这位作家大情大性,从北明的描述和李江琳在西藏儿童村搂抱她收养的七岁西藏小孩图片便知一二。此外谈论西藏问题的文章也有一些,只不知这些资料报导、书本文章,追寻和探索,在这茫茫大海中能激起多少浪花微澜而已。

书的下篇是《流亡西藏访谈》,如前所述,是北明在《华盛顿手记》她的一个电台节目专题「走进西藏」系列,专访西藏流亡领袖及西藏问题专家、学者等记录,更详细报导种种有关西藏的资料情况。我较感兴趣的是北明访问藏人唯色的一篇,唯色近年很为人注意,因为她写了很多有关西藏问题的书,又被当局查禁撤职,所以摄影集与文集只能在台湾出版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她文革时期出生在拉萨,从小接受共产党教育却竟然未有被他们洗脑,血脉奔流的信仰,感情的寄托还是只有达赖喇嘛而已。相信跟她有同样思想感情的藏人肯定也有很多吧?以一反三,不难知道佛教和达赖喇嘛才是西藏人民的血脉根源。唯色又在节目中朗诵她献给达赖喇嘛的诗和歌词,从这点又可看出西藏人的热情、爽朗、正直、纯真与毫无机心之处了,与东方人的收敛含蓄,回然不同。

北明在书前的扉页献辞如此写着:"献给全体藏民的精神载体和心灵家园:流亡西藏"。感谢她,也祝福西藏的同胞。
-- 
李江琳 推荐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