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1年6月21日星期二

梁京:《建党伟业》与《尼克松在中国》


《尼克松在中国》剧照

2011-06-21)现在,生活在大陆的中国人,尤其是城里人对电影《建党伟业》毫无所闻者恐怕不会太多,但是,对于《尼克松在中国》这部美国歌剧,我相信无论是生活在中国还是在美国的中国人,知道的人并不多。

那为什么要把这两件事扯在一起呢?因为这两部戏都涉及到了当代中国的历史,都具有一种超出娱乐和艺术价值的思想价值,都值得关心中国和关心历史的人去细心品味。

从艺术形式和风格来看,两部戏完全不同。《建党伟业》是一部故事片,而《尼克松在中国》则是一部歌剧。《建党伟业》是一部“正剧”,而《尼克松在中国》则是 一部喜剧。从创作者身在其中的政治和文化环境来看,更是相差十万八千里。《建党伟业》是生活在专制淫威下的中国艺人们一次罕见的大串连,而《尼克松在中国》则是生活在民主自由的环境下,具有“前卫”精神的美国艺术家多年打磨的精心之作。那么,除了以中国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这个共同之处,两部戏还有什么地方相通呢?我以为,两部戏最重要的相通之处,就是它们都以艺术的形式,对现代社会玩政治的人进行了一次令人开心而又发人深省的揶揄

歌剧《尼克松在中国》创作和演出的历史已超过25年。经过数次公演和修改,直到今年2月11日,又在纽约大都市歌剧院对最新也是最成熟的版本进行了盛大公演。也许是天意,这一天正好是穆巴拉克宣布下台的日子。 
http://www.pbs.org/wnet/gperf/episodes/gp-at-the-met-nixon-in-china/about-the-opera/1119/

这部歌剧是美国著名作曲家John Adams首部歌剧,也是他的成名之作。1985年,当出品人Peter Sellars突发奇想,向他提出这个创意的时候,他曾非常犹豫。而今天,《尼克松在中国》已经被权威的评论家誉为传世之作。

这部歌剧的成功,当然不是因为创作者的政治勇气。在自由的美国,拿政客“开涮”是家常便饭,要是光靠这一点,艺术家连饭都吃不上。创作这部歌剧的挑战就在于,如何以最令人信服的艺术手段来表达现代人对人性、政治和历史的理解。而由于尼克松访华这个题材还涉及到历史和文化背景与西方完全不同的中国,对创作者要求之高,实在超出一般人想像。令我十分惊讶的是,美国的艺术家居然能够把握得如此成功。

这部歌剧以漫画的手法,再现了中国那个荒唐的时代和那个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作者既表达了自己爱憎分明的道德和政治立场,也表现了对人性的多面性和历史的复杂性的深刻理解。而后者,正是许多中国的艺术家难以做到的。

《建党伟业》的积极意义就是在这方面比过去有了进步。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片子并非和《建国大业》一样是奉命之作,而是艺人们自己的“请缨”之作。我的解读是, 中国的艺人们趁拍摄《建国大业》,把过去被神话的中共领袖们演成“人”,著实把中共调侃和戏弄了一回,不仅商业上很成功,自己也玩的也很高兴。尝到这个甜头,趁中共建党90年大庆,艺人们又主动提出拍《建党伟业》,而当局居然也就批准了。

明明是调侃和揶揄中共,为什么当局要“装傻”呢?这 正是今日中国的奥妙所在。谁都知道,在普通中国人心中,中共形像早已“去魅”,只是官方的主流话语,还在上演“皇帝的新衣”。这种格局,为历史片制造了巨 大的商机。人们乐于在影片中看到“去魅”的历史人物形像,了解更多历史的真相。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cwNDk4MTg0.html

在这种情况下,艺人们如何给当局“留够面子”就成为关键。对于主管官员来说,有了巨大的盈利空间,这个问题也就越来越“好说”了。

不过,以为中国影艺人仅仅追求挣钱和露脸,就太小看他们了。中国电影人正在成长和成熟。他们虽不可能用笑剧来讥讽中共,却可以用“假正经”来揶揄中共。《建党伟业》难免对历史有扭曲,但这部电影会刺激许多青年人去思考,为什么那个时代的青年人有自由闹革命,为什么今天的中共不许革命?在这个意义上,《建党伟 业》对历史的积极作用会比《尼克松在中国》大,虽然它的艺术生命不会像后者那么长。

——RFA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