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1年2月26日星期六

杜光:“和而求同”是两岸关系的最佳选择――读报随感之二十一

昨天《参考消息》转载中央社23日的电讯,报道台湾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在该党智库成立时表示,两岸必须维持“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关系。读罢报道,有几点感想。
首先,借用“和而不同”这个成语,翻出新意,来概括两岸现状,可以说是恰倒好处;进一步化出“和而求同”,更具创意。两岸的不同是事实,但在这个事实的基础上,却有两种不同的处置方式:一种是陈水扁方式,敌视、对抗:陈水扁当政八年,两岸不同不和,僵持了八年。一种是马英九方式,和解、商谈;马英九上台两年多来,两岸关系有所改善,基本上实现了“和而不同”。现在需要进一步的,是“和而求同”。蔡英文提出这个“八字方针”,是否说明她和民进党在两岸关系上有了新的取向?这是值得欢迎的。
其次,“和而求同”,关键在于“求”,“求”是实际行动,要有所作为。民进党、国民党都应该“求同”,把它付之实践。两年多来,两岸之间已经开展了许多“求同”活动,海协会、海基会的代表进行了多次晤谈协商,就是“求同”的具体表现;达成关于ECFA的协议,更为便于“求同”铺设了通道。民进党既然提出了“和而求同”,就应该接受这些求同的成果,不要言而无行,言而无信。
再次,本着“和而求同”的原则,希望民进党和国民党能够捐弃成见,存异合作,在两党关系上也能“和而求同”。这虽然不容易做到,却对两党都是十分必要的。由于两党长期对立,往往用习惯性的对立思维来观察问题,因而处事著文,难免与“求同”的精神相悖。就在蔡英文发表她的八字方针的同时,她指斥“国民党走的是‘和而要统、和而必统’的路线”,还说“现在的马政府陷入中国设定的框框里”,显然是不确切、不妥当的。在国民党方面,24日的《联合报》发表文章,全面否定蔡英文的“和而不同,和而求同”,说它“是另一套国王新衣式的蔡氏论述”,“看不到新意”,“流于文字堆砌”,这就太缺乏实事求是精神了。民进党和国民党都怀着这样的对立思维来看待对方,怎么能做到“和而求同”呢?
又次,“和而求同”是作为两岸关系的方针提出来的,它应该成为两岸共同信守的准则。两岸怎样“求同”?我认为应当包含以下内容:1、两岸各方面的差别很大,不可能事事求同,这就用得着一句老话,求同存异,先解决比较容易“求同”的问题,把分歧较大、差异较多的问题搁置起来。2、“求同”的过程,也是两岸相互学习的过程。两岸各有优势,也各有缺陷,“求同”,就是要学习对方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缺点;在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问题上,哪一方更先进,更符合于历史发展方向,就向先进的一方“求同”。3、“求同”的双方是平等的,尽管地域有大小,人口有多少,实力有强弱,但彼此之间没有高低主从之分,海协会和海基会的平等协商,就是“求同”的良好范例。4、“和而求同”的概念,不包括统一问题。两岸是否统一,如何统一,都不是“求同”范围内的问题,把统一放到“和而求同”的概念里,势必妨碍甚至破坏“求同”,所以只能存异。在“求同”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这个问题自然会水到渠成。
复次,两岸统一问题虽然不应包含在“和而求同”的概念里,但在思考两岸问题的时候,它始终是我们心头无法排遣的忧虑。我们不能不承认,台湾民众赞成统一的人数比例已经越来越小,这是大陆坚持一党专政的专制主义体制的结果。台湾未来的前途,两岸是否能够统一,与其说取决于台湾民众的公投,不如说取决于大陆的政治体制改革,取决于大陆是否能够从专制政体改革成为民主政体。我们不能只依靠经济的优势来争取台湾民众。目前,这里大量公民的房屋被拆、土地被占,却得不到应有的补偿;宪法规定的出版、结社、人身自由等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许多爱国、维权的人士被拘押、被判刑。在这样的情况下,统一不但没有什么吸引力,反而使台湾民众更加畏惧,避之惟恐不及,哪里还会愿意与大陆统一呢?蒋经国晚年放弃专制独裁,开放报禁、党禁,扩大了公民自由权利,有力地推进了台湾的发展,这个经验是很值得研究,很值得仿效的。     
我很欣赏蔡英文提出“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两岸关系准则,认为这是发展两岸关系的最佳选择。同时也希望:1、 蔡英文和民进党能言出行随,不要把它当作宣传口号;2、马英九和国民党能重视这个“八字方针”,不要因为它是反对党提出的,就拒不接受,弃如敝屣;3、大陆的执政者能承认它是有利于两岸关系健康发展的,愿意本着这个精神来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
果能如此,则两岸民众幸甚!幸甚!
                                           2011年2月25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