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08年8月15日星期五

未普:西方不应公开指责中共?

——奥运迷思之二


奥运前夕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在德国的《时代》周报上发表了一篇讲话。该讲话谆谆教训了他的继任者现德国总理默克尔女士。大意是和中国打交道应着眼于信任与合作,而不是公开地指责这个国家,“我们应该尊重这个国家,应该增进与中国的对话”,而北京奥运就是增进了解的好机会。

默克尔表示不出席北京奥运会,在施罗德看来她就是放弃了一个克服“敌我意识”、增进了解的绝好机会。此外默克尔还大声地谴责中共的人权纪录,在自己的办公室接见达赖喇嘛,这都使中共对她感到不爽,施罗德也对她感到不爽。施罗德的讲话在中国很受欢迎,很对中共领导人的胃口。

施罗德的劝导并非是孤立的。西藏事件发生后,国际社会对中国政府的批评在中国境内和境外引发了激烈的民族主义浪潮。面对中国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西方传出类似的不要对抗中国、不要贬低中国、不要公开批评中国的声音。这样的声音如此强劲,以至于不能不使人产生这样的担心,对打压人权的中共政府不公开指责会不会成为西方与中共打交道的潜规则?


这种担心在看到美国总统布什和法国总统萨克奇在北京奥运的表现之后可能会多少有些释然。布什和萨克奇一个自始至终坚持参加北京奥运,一个前倨后恭被自己家里人冷嘲热讽。但是两人却面临着共同的难题:要不要去奥运?去了奥运要不要公开指责中共的人权纪录?他们如果一声不吭出席奥运开幕式,国内的选民会不答应,会认为他们是向独裁政权投降。他们若在奥运会上公开批评中共中国政府和中国,民众会感到恼怒,会认为他们是侮辱中国人民。


布什就是带着这样的两难选择离开美国踏上通往北京奥运的征途的。为了处理这个两难问题,可能是布什的智囊为他出了一个好主意,就是在中国境外批评中共的人权纪录,可以削减中共对布什的不满。布什做了。他在泰国发出的演讲稿里说美国坚持反对中国拘留异见、维权和宗教人士大声疾呼新闻自由、集会自由和劳工权利,并非要对抗中国的领导人,而是因为相信中国人民拥有自由的权利,是中国迈向全面发展的唯一道路。他还在奥运会期间参加了北京的宗教活动,并当面劝告胡锦涛中国人应有宗教自由。


根据《今日美国》(
USA Today)八月十一日的报道,胡锦涛对布什关于宗教自由的劝导有个回应。他说中国宗教自由的大门一直敞开着,将来这扇门会开得更大。但中国外交部对布什在泰国的演讲,依照惯例照样措词强烈地予以反击。可是对内,布什的批评被官方媒体完全消音了。


布什在处理北京奥运和批评中共人权的问题上有明显的投鼠忌器的地方。中共、中国和中国人民在奥运问题上已经成为无法区分的三位一体。而任何一个大国领袖都不愿意和这个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人民作对。鉴于此,布什的表现虽有差强人意的地方,大体上还算不错。而法国总统萨科齐在奥运期间对原则问题的坚持也是可圈可点。萨科齐在启程前往北京参加奥运开幕仪式前,以欧盟轮值主席的名义向中国政府提交了一份被中国当局关押在狱的维权人士的名单。


布什和萨克奇的做法值得肯定。对中共的人权纪录和专制统治坚守人权和民主的西方国家应当公开批评,以免重蹈当年西方姑息希特勒的历史错误。而不公开批评不应成为一项潜规则。(RFA)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