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08年7月24日星期四

寒山:当比尔.盖茨遭遇中国特色

2008-07-24

微软大王比尔 盖茨是世界级的名人,他的名字已经成为美国文化和美国技术在信息化时代领导全球的象征,就像爱迪生、莱特兄弟和无数美国科学家、发明家和企业家的名字代表了美国在20世纪对世界的影响一样。

AFP 2008年1月25日,比尔.盖茨在瑞士达沃斯参加世界经济论坛。会议特别举办了“盖茨基金会农业发展最新通报“。

中 国时时处处强调自己的"特色",在"中国特色"之下,盖茨的名字常常被莫名其妙地卷入一些不知所云的"讨论"中。前些年,有一部以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 成的》为脚本的电视连续剧在大陆风行一时。这个现象本来是在官方"主旋律"的高歌猛进下一部分人怀旧情绪发作加上商业炒作的结果。但中国毕竟已经开放了, 像那部小说中的主人公保尔 柯察金那样亦真亦幻的共产党英雄已经不再是青年人的唯一的偶像,于是有人把盖茨提出来,说在今天,盖茨这样的创业者才是榜样。

盖 茨的名字一出现,就激起了很多人的喝彩,于是惊动了中国青年报和北京青年报,发起了一场"保尔和盖茨:谁是新时代青年人的榜样"的讨论。这样具有"中国特 色"的讨论只有用另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笑话才能形容,叫作"关公战秦琼"。对于盖茨本人来说,可能他并不在乎保尔是谁,对别人如何谈论自己也不会在 意,但"谁应该是青年人的榜样"这样气势磅礴的的发问很可能会让他茫然。这是一个他所生长和创业的社会完全陌生的问题,如果他从小就习惯了这样的问题,那 么今天的世界也就不会有微软了。

最近,盖茨的名字又一次染上了"中国特色",和中共政治局委员、重庆市一把手薄熙来沾上了边。套用当年样 板戏里共产党英雄李玉和讽刺日本特务鸠山的一句话,这两人的人生道路本是"两股道上跑的车",不但毫无共同之处,而且充分显示了中国和美国社会的差别。 薄氏的家庭背景和他今日的位高权重之间的关系不过是重演了一个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的故事;而盖茨创建微软的过程则是美国许许多多发明家和实业家靠个人奋斗 造福人类的传奇的当代翻版。

根据"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的报导,薄熙来最近在重庆民营经济发展论坛上忽然"与企业家们谈起了人生观和价值 观。" 人们本来不知道薄熙来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他只是空谈那些连他自己也不相信的道德高调,但他提起了比尔.盖茨,说:"前不久,比尔.盖茨把 560亿美元,全部捐给了慈善机构,当时我就想,美国那种教育制度下,居然能出比尔.盖茨这种人!什么时候在中国能出几个类似的人物,这也是一种民族精神 呐!当然,我并不是现在就让你们把钱全都捐了。其实,比尔.盖茨这个选择非常明智,也很精彩,为什么呢?如果他把钱传给自己的子孙后代,说实在的,那是溺 爱了子孙,毁了他们的前程,那些孩子不会有出息!他把这笔钱用于慈善事业,用于教育、卫生,后人真是无可挑剔。"

这段话不但让我们看到了 一个政治局委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是心胸和见识。慷慨捐款的盖茨"居然"出在资本主义的美国,这让薄氏大惑不解,这充分表现了他的无知。首先,像盖茨 这样发财后慷慨回馈社会本来就是美国传统和文化的一部分,在美国短暂的历史上可以说难以胜数;其次,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又决定了这完全是盖茨的个人选择, 美国人从来不会为此大吃一惊或者自愧佛如,更不会拿来作为给别人上道德课的材料。中国舆论老是说美国媒体带著"有色眼镜"看中国,但薄熙来的"居然"两个 字告诉我们,有些中国人,尤其是高官,对美国恐怕是完全色盲。

盖茨的捐款还使得薄熙来联想起了子女的前程和自己的名声,这是典型的共产党高官的心理。但盘算下来,薄熙来觉得盖茨这么做还是划得来的,所以值得自己敬佩。这就是一个政治局委员的心胸了。

盖 茨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我们无从知道,也没必要去瞎猜。不过,这里倒有必要补充一个让中共政治局委员们大吃一惊的、中国媒体很少介绍的有关美国的事实:美 国的遗产税之高,使得很多富人与其把遗产留给子女,不如全部或大部捐出去算了。资本主义的美国就是这样实行了共产主义。
(自由亚洲电台)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