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08年6月26日星期四

对话比尔•盖茨:不想死在微软这份工作上

(2008年06月24日 来源:东方早报)

30多年来,一个没有比尔・盖茨的PC业简直无法想象,但这一天却将来临。这位全球巨富打算从27日下午起卸任微软执行董事长,自己连"人"带"钱"全部投入慈善事业。他在上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将把总计市值为580亿美元的个人资产悉数捐给慈善基金会。

1965年,9岁时候的比尔・盖茨。

1969年,盖茨与"发小"保罗・艾伦

1979年,盖茨在创业初期的办公室

1985年,盖茨与鲍尔默等探讨工作

1994年,盖茨与梅琳达参加慈善

1995年,微软发布Windows95

1999年,反垄断判决拖累美国股市

2006年,盖茨宣布两年后退休

不管爱他还是恨他,但如果没有听说过比尔・盖茨,你一定生活在没有互联网的"石器时代"。

这个很少穿西装的52岁男人代表了个人电脑时代IT领域个人能取得的最高成就。而本周五下午,这个垄断了"世界首富"长达13年之久的人,将最后一次作为微软的总舵手,走出自己的办公室。

在web2.0时代,他离开了。

金钱的魅力

尽管并非情愿,但来自于微软――一家让人爱恨交加、又不可或缺的公司――的巨额财富令盖茨连续多年牢牢占据世界首富席位。现在,盖茨即将结束在微软的日常工作,转而将主要精力用于管理他与妻子梅琳达共同创建的、全球最大的慈善基金――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

6月3日,盖茨最后一次以微软员工的身份发表演讲。他简要地讲到了自己要退休的 事。退休之后,他将把主要精力用于基金会的慈善工作当中。盖茨称这种转变"略微有点突然"。"我将投身于一个全新的领域。这是我自17岁以来第一次真正地 改变职业。在此之前,我完全沉浸于软件之中。"他说。

盖茨将带着他全部580亿美元(约合4000亿元人民币)的财产投入到他的 "第二项事业"――慈善中去,而不是留给自己子女。这也为盖茨的公众形象增色不少。盖茨形容,这是他和妻子共同的决定:"我们决定不会把财产分给我们的子 女。我们希望以最能够产生正面影响的方法回馈社会。"

而从某种程度上说,盖茨本周与之前在微软度过的1712个星期并无迥异。按计 划,盖茨将与公司几位技术高管召开"一对一"谈话,他还要参加一些客户会议,为他无法亲自参加的活动录制发言。而在本周结束的那天,盖茨的日程安排会很零 散,员工们准备了几个内部纪念活动,来送别这位微软的"超凡领袖"。还有消息说,微软全球的副总裁都将在本周齐聚美国,为盖茨的退休召开一场"燕尾服派 对",以庆祝他新的开始。今年夏天,这个大忙人则将获得难得的休息机会,比如去北京看奥运会。

美国《财富》杂志称退休后的比尔・盖茨为"比尔・盖茨2.0"(升级版), "比尔・盖茨2.0"将有三个办事处:一个是在雷德蒙德微软总部,一个是位于西雅图市区的基金会,第三个则是位于前两者中间的个人办公室。盖茨将会这样分 配自己的时间:一天在微软,两天在基金会,两天在个人办公室。

盖茨的新工作并不会减少人们对他的迷恋,因为神秘的光环背后闪现的还是金钱的 光泽。曾撰写过几本与科技行业及微软有关书籍的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教授迈克尔・库苏马诺说:"从某种程度上说,盖茨几乎可以与上帝比肩。人们常常会比 喻说,你无法像上帝那样无所不能,或者你无法像盖茨那样富可敌国。"

冷酷商人VS慈善家

抛开巨额财富不谈,盖茨的奋斗史正是典型的美国企业家成长史。当然,现年52岁的盖茨出生于富裕家庭,在私立学校接受教育,为他在年少时接触电脑创造了条件。

但是,盖茨的过人之处在于,他很早就认识到,有两件事情可以永远改变科技领域:个人计算机的力量以及通过销售软件获取财富的机遇。这种远见促使他从哈佛大学退学,并同高中好友保罗・艾伦一同创办了微软,书写了美国最具传奇色彩的企业成功故事。

华盛顿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微软研发技术顾问艾德・拉佐斯卡说:"人们很容易忘记这样一个事实:(微软的成功是)两位少年的追梦故事。"

盖茨的成功故事激励了众多学生跨入计算机科学领域。最近,盖茨在华盛顿大学演讲时,现场听众本来限制在750人以内,但拉佐斯卡称"现场起码有1万听众","我认为,尽管现在有其他精英可与盖茨相提并论,但是这并未降低他的影响力。"

在商界,盖茨的传奇不仅仅是他成功地建立了微软帝国,更在于他数十年如一日地执掌公司日常运营。库苏马诺称赞盖茨一直是最受敬仰的商界领袖之一,并强调称,盖茨对技术的洞察力总能让周围的人印象深刻,"他从一名普通高中生成长为行业高管。"

微软WINDOWS软件雄霸操作软件市场。但也有观点认为,微软的成功部分是用牺牲其他公司的利益所换取的。

的确,有许多人对盖茨不屑一顾。如果用谷歌搜索"I hate Bill Gates"(我恨比尔・盖茨),你会看到惊人的674000个搜索结果。

上世纪70年代,盖茨认为软件开发应以盈利为目的,并努力遏制自由共享软件的发 展,从而初次树敌。一些早期的极客抱怨称,盖茨并非了解个人电脑市场的第一人,他只是首个在这一市场实现商业化的企业家。"一些PC业人士视盖茨为异数, 认为在他之前已经有无数的开拓者。"里夫林称:"微软和盖茨最了不起的天赋是:盖茨是一个了不起的模仿者。"

这些批评伴随着盖茨的整个职业生涯,并最终引发了监管层的高度关注,引发了美国及海外对微软的反垄断调查。而美国司法部1999年的反垄断调查结果表明,盖茨为了打击竞争对手的浏览器Netscape,几乎不择手段。

奇怪的是,尽管如此,当时的民意调查却显示,案件并未严重影响公众对盖茨的看法。

"我们总是对冷酷的成功人士爱恨交加。"目前正在撰写一本反映微软反垄断案书籍的霍华德大学法学教授安迪・加维尔指出。

许多目睹盖茨在美国反垄断案表现的人,对他摇身一变成为解决全球健康问题的慈善家感到惊奇。这种双重性格也是盖茨公众魅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加维尔说:"一个在上世纪90年代如此好斗的人,在他还算年轻――50多岁的时候――就决定投身于慈善事业,更不用说将个人财富也捐赠出来。这种做法真是令人震惊。"

十年培养一个接班人

事实上,为了今天的退出,盖茨花了整整十年的时间来苦心培养接班人――这就是他的哈佛同窗史蒂夫・鲍尔默。

盖茨在四年之前曾私下对鲍尔默说他想离开,他在两年前公开宣布了将于今年正式退休的计划。他在最近几年一直在说:"我已经是微软的第二号人物了。我不再是微软的决策者。"

鲍尔默1980年加入微软,是盖茨聘用的第一位商务经理;随后负责公司营运、操作 系统开发等工作;1998年跃升为总裁,负责微软日常管理;2000年被任命为首席执行官。盖茨自己则改任公司首席软件设计师、为他20年来的得力助手充 当配角。而鲜为人知的是,这场角色换位令这一对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商业搭档一度几乎分道扬镳。

鲍尔默坐上了头把交椅,但盖茨仍手握大权,这引发了两人间持续一年的争夺战。两人的冲突让公司的战略决策陷入瘫痪,董事会成员只好介入调停。两人在2001年言归于好。当时盖茨终于意识到他需要接受二号人物的角色。盖茨说,"我必须改变。"

如果这一次交接顺利,那么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八年前的那场冲突促使两人直面一个关键问题:盖茨能否让他的这位朋友毫无羁绊地经营公司。微软在计划这最终的权力交接时,也汲取了那场危机的教训。

交接在两人心头的分量在微软最高管理层3月份的一次会议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鲍尔默 向与会者发表了开幕致词,当他提到这是他和盖茨以及杰夫・雷克斯一起参加的最后一次这样的会议时,他的眼眶里充满了泪水。雷克斯是微软的老资格高管,也是 鲍尔默的朋友,他也将加入盖茨的慈善事业。

上个月,在盖茨和鲍尔默的一次共同采访中,两人谈到创建微软时,鲍尔默眼里含着泪水说,"这有点儿像生儿育女,盖茨生出了孩子,而我就像是孩子小时候带他的一个保姆。我们在一起共事其乐融融,这很好。我的意思是,这很重要,不过这……"

"……这就是我们做的。"盖茨笑着说。

进入2008年,权力交接已成定局的根据就是今春微软对雅虎的收购努力。盖茨基本 没有参与此事,并表示交易背后的那个人是鲍尔默,而负责两家公司技术合并工作的则是奥兹。尽管现在看来这项计划已经彻底失败,而且将雅虎推到了竞争对手谷 歌的怀抱,并引发了外界对鲍尔默判断能力不足的质疑,但不管怎样,盖茨站在了鲍尔默一边。"在雅虎问题上,我和史蒂夫的看法是一致的。"他说。

有件事是显而易见的:要不是鲍尔默愿意接班,盖茨是不会这么快放手的。盖茨的妻子梅琳达说:"比尔曾经多次跟我说过,如果史蒂夫不呆在公司,他是无法放下微软公司的。如果史蒂夫做得不好,比尔也不会放心退休。他永远不会。"

下个月,鲍尔默就将搬入盖茨多年来使用的办公室。而今后,身为董事长的盖茨每周将只为微软工作一天。对于未来的日子,鲍尔默说:"我不会因为任何事情找他(盖茨)帮忙,这是原则。利用他嘛,会的;但需要他?不会。"

此次交接标志着一段闻名遐迩的商业伙伴关系就此终结。这对伙伴缔造出了一个崭新的 行业,孕育出许许多多的百万富翁,还为全世界重新界定了电脑的使用方式。在盖茨的领导下,微软还回击了美国历史上最激烈的反垄断诉讼战,而盖茨积聚起来的 个人财富成为他参与解决艾滋病等全球问题的资本。

  后盖茨时代

微软公司内部把盖茨这次"转身"称为"变迁"。 尽管盖茨已安排好诸项事宜,但考虑到员工的心理变化,众多业界人士预计,这场"变迁"会给微软留下一条无形鸿沟。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说,微软员工们乐于承认"盖茨即微软"。

微软公司的另一位创始人保罗・艾伦在回忆1983年离开微软这段经历时说:"如果人们并不是每天依照你的决定行事,你并不能时时意识到转变角色将带有什么样的戏剧性。"

对于盖茨来说,离开自己深爱的岗位并投身一些充满不确定性的领域,也一定会遇到前 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盖茨很清楚,慈善家这个身份与一直以来扮演的"软件之王"角色绝对有天壤之别。他说:"我们不可能举办一个针对疟疾的国际展,你不能 让5万人聚集到一座城市,说'噢,比尔有关疟疾的讲话就要开始了'。"盖茨意识到,与数字世界领导者这个身份相比,参与基金会的工作意义更大。他说:"这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与旧世界相比更为传统。我们要进行计划生育,资助与农作物有关的研究。一些人认为,你不应该借科学之力帮助穷人。但与涉及饥饿和死亡的 问题相比,使用什么样的操作系统简直不值一提。"

比尔・盖茨是永远不可替代的。这是鲍尔默在两年前对公司领导班子所说的话。鲍尔默说,相反,他们应该将盖茨带给微软的东西复制下来。

没有盖茨的微软能够在前进的道路上走多久呢?微软许多员工认为,鲍尔默比盖茨更有 闯劲,这可能也是盖茨早在1980年就想让鲍尔默加入微软公司的原因之一。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微软今后肯定会继续生存下去,但是生存的方式可能会有些不 同。用盖茨最喜欢说的词来说,微软很可能会继续保留其硬核(hard-core)本色,就像盖茨时代的微软一样。

不过,如果微软遭遇危机,盖茨能否抵挡住重返公司的诱惑还不得而知。过去十年 间,有好几位知名创始人在他们的公司遭遇困境时都义无反顾地回来主持大局,其中包括重塑苹果公司的史蒂夫・乔布斯、戴尔公司的迈克尔・戴尔和星巴克的霍华 德・舒尔茨。咨询公司Oliver Wyman Group的高级合伙人大卫・纳德勒说,"他们都有一种救世主情结,认为'我是唯一一个能让公司重现辉煌的人'。"

盖茨表示,他乐意在某些长期项目上帮忙。盖茨对鲍尔默作出的其中一项承诺就是,除了继续参加公司董事会会议之外,盖茨还承诺每周会花两个半小时在继续与搜索和广告团队合作的业务上。但他明确表示不会重返微软。他说,"那一页已经翻过去了。"

一个在不朽的IT事业中寻求到历史庇护的人,他就是比尔・盖茨。

对话比尔

"我是在做母亲告诉 我该去做的事情"

比尔・盖茨终于宣布隐退,打算把全部精力投入自己的慈善事业。22日,他接受了《新闻周刊》的专访,谈及自己在微软的起起伏伏、未来的计划,以及基金会的运营。

  不想死在微软这份工作上

问:你是在微软面临极大挑战的情况下离开的么?

答:自建立起,我们就对投身于这个迅速变化的行业感到兴奋。也是因为挑战,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要强大,无论是我们的产品质量,史蒂夫・鲍尔默和雷・奥兹这样的伟大人物,抑或是微软的研究能力。我们跟大学以及研究员之间享有独特的关系。

问:难道你就不想多停留一下,来投入跟谷歌的硬仗吗?

答:如果你认为,"天哪,我不能离开这里,因为还有个顽强的对手",那你可能会死在这份工作上。我有一段难能可贵的经历,参与了它的创建,我喜欢这些事情。是的,我放弃了一些事情,这是一份有趣的工作,事情正在发展,没有了我,也不会让软件发展因此变得无趣。

问:如果没有发生这次变化,你是否还像从前一样,参与微软对雅虎的收购谈判?

答:是的,当然了。史蒂夫・鲍尔默是CEO,但他跟我联系紧密。这样重大的事,我总是会参与其中的,但不像从前那样提到每日议程。

问:多年来,微软一直被视作是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微软的形象是否被正确理解了?

答:这取决于你指的是哪方面。拿文档处理来说,我们是一个厉害的对手,我们有非常 好的产品,它获得了无数好评,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在今天,很多其他的文字处理软件都只是漫长历史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所以,它厉害吗?这跟刻薄 或者讨教还价没关系,我们有更好的团队,他们一起合作,写出了文字处理软件。

如果可以,想"删除"反垄断

问:你是否有过陷入低谷的时候?

答:没有吧。

问:即便是反垄断时都没有吗?

答:没有,同时发生了太多事情。反垄断并不是一件特别耗费人精力的事。当然了,我 们也经历过所有成功的科技公司所享受过的蜜月期,当时他们认为我们了解一切。银行界希望你讲述银行业未来的发展,航空公司希望你能说说关于他们的事。我们 终于拥有了神奇的事物,但现在也已时过境迁。当时就是这么疯狂。在1990年代后期,人们认为开启电脑可以做任何事情,他们并未意识到语音识别、图像识别 技术需要进行长期研究。他们开始觉得灰心丧气,给这些人投了这么多钱,竟没能搞出一个可供长期使用的多功能产品。就是这些想法搞砸了我们的工作。我们要跟 这些人竞争人才,你也不时会听到一些或真或假的故事,有人成了百万富翁,他的同学也在微软进行更伟大的研究。当然,我们的员工会挣很多钱,但是也是付出长 期努力的。

问:是的,但是反垄断这件事似乎影响了你。

答:我不喜欢这些事情,如果可以改变,我就会拿出画笔,把它勾到画面之外。我们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如果你看看我们的销售和盈利,看看我们对盲人的影响,对儿童的改变,对全世界电子经济的影响,是多么令人震惊啊。

问:你很喜欢这些年来做的事情?

答:我没有一年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每个人都为之疯狂。尽管发生了诉讼,我们也学到很多东西。

基金会运作充满乐趣

问:在盖茨基金会时,你都会做些什么?

答:我有多出四倍的时间,做一些战略研究,这包括教育、不同疾病、农业、微观经济 等方面。我更多会谈及基金会,也会去非洲和印度旅行。作为资金项目的内容,还会跟一些制药公司会面。我也会见一些慈善家,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更多有关健 康的知识。教育也是一个方面,这方面我还没能做到很好,一些伟大的思想家认为教师可以向彼此学习,用不同方式利用教学工具,课程安排也可以做出改进。这一 点上,梅琳达比我要好多了。

问:你有了新身份,以后你的公众生活会有何不同?

答:我们不可能就治疗疟疾问题进行一个消费者电子展示会。你不可能召集5万人到一个城市,然后说,"今天的主题就是比尔要对疟疾议题发表演讲了。"我们做了很多事情,新的培育、新的疫苗等,但你不可能为此大张旗鼓。

问:从积极方向来看,那些憎恨微软的人大概会减少对你的攻击。

答:比起旧世界,新世界更加充满争议。我们会做一些家庭计划,会资助那些让穷人免于受饿的农业项目。一些人认为,基因被改变的抗旱种子会引起环境问题,不能用这样的科学帮助穷人。同饥饿与死亡相比,关于到底该使用哪个操作系统的争论实在不值一提。

问:你此举的动机是出于生来的责任,还是由于乐趣?

答:就基金会来讲,为穷人进行健康研究有非常深远的影响,这也是我父母教授给我的 价值观。但具体日程也是充满乐趣的,可以去印度走走看看。"他们进行城市规划了吗?人们有水吗?健康保险是否起作用?疫苗应该被冷藏吗?有足够的冰箱吗? 冰箱贵吗?谁来付钱?谁来衡量?何时发挥效用?何时失效?"我很高兴自己有机会见到这些科学家,他们把毕生奉献给这项事业。所以,我绝对不会认为,"我是 为实行母亲的教导而做出牺牲。"我是在做母亲告诉我该去做的事情,去做它,也是因为它充满乐趣!(马毅达)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