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08年1月13日星期日

刘自立:国民党会为民进党背书吗?

国民党在立委选战中大胜,民进党灰溜溜。

这是一个什么迹象呢?

国民党是不是操有胜利的全部理据含经济政治资源,而一举打败了阿扁的所谓意识形态策略,占据了真理和正确的制高点呢?笔者拙见,根本不是这样。那么,民进党失败,败在那里呢?败在国民党提出或者根本没有实际诠释的未来主义之含混情绪与倾向中,而不得解说。这个不得解说的内涵,无法清晰呈现,却是一种诗意的向往,就象美国选候奥巴马的未来主义期许──他期许些什么呢?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但是,期许和改变,是选民们朦胧的期待,这个期待,成为打击现任政客的一种武器。比如说,民主党人要撤军伊拉克,但是,拿什么东西代替美军,维护那里的政权,民主党人毫无办法。故此,我们说,就象美国人盲目期许奥巴马一样,台湾人期许国民党重新上台,他们的政治意愿如何能够改变台湾和台海现状,国民党也是一首朦胧诗,并无卓见和操作上的实际可能性──他们排除民进党政治走向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也就是说,他们的大指针,大方向和大政策,也和民进党大同小异,而且同样陷入一种来自对岸的挑战而疲于应付。

这些挑战是什么呢?

首先,就是台湾主权和国家认同问题。在这个领域,国,民两党的提法不同,可以说是各自表述──马的表述,是他当选的话,任内不谈统一──阿扁们的表述,就是对岸一直以来批判的台独和法理台独方式,如,入联,台湾国家主权论,等等;而马方的返联,实际上和入联,毫无实质区隔,也是说,"中华民国""台湾"的主权合法性一样,根本不受大陆认同。台独势力主张的台湾主权认同,几乎是孤立主义倾向的民主,和马方的大陆民主(结合台湾)说既异又同;其实,都是相对于台湾而言,不是相对于大陆而言。大陆究竟如何民主,马先生并无方策。这是一个关节点。国民党派的学者诸公说,应该搁置统独议题,只谈改善关系于大陆,这就违背了老毛说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大陆方面,会让你一百年不谈统一而搁置之吗?不会!

有人分析大陆胡同志的意见,说,他现在不谈统一,只谈维持现状,是不同于统一有个时间表之说法──这个看法很幼稚。不说,并不是不操作。现在,大陆把他们第一艘航母定名为收复台湾之英雄之名称,是为一证。

又,有人说,阿扁,是用主权牌,统独牌,操作选举,是选举主义,为了选举而选举──那么,好了,现在,国民党可以不操作统独牌了,他可以搁置这个议题。但是,他要搁置多久呢?如果大陆方面截止了"无时间表",他们是不是还是要和民进党一样,重新拾起这张棘手的王牌呢?如果大陆一个个拿去台湾的邦交国,在国际组织中继续排除一切台湾势力,最后,连体育和卫生类组织,也继续不允台湾进入,马方,又如何因应呢?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台湾,真的会变成一个根本不谈,或者不必谈国际外交和基本价值观,变成一种独特政治实体而存身于整个国际,国家政治秩序之海洋中呢?这种不谈台湾是国家的台湾观念,是不是一种伟大的孤岛主义或者鲁宾逊主义呢?──这种孤岛主义,究竟是一首诗歌,还是一种政策,或者是一种实际政治考量呢?我们姑且要拭目以待了。

二是,马先生的大陆民主说和平反"64"说,和阿扁的两岸无条件谈判说,究竟要如何比较,如何衡量呢?其实,这个里面,有一个内在的政治逻辑──这个逻辑就是,只有大陆政治的合法性被大陆人自己变通,才能谈其民主和无条件──这两种变通是:

1、"64"可以平反;
2、大陆承认台湾的不确定主权地位,两个对等实体,对未来的愿景,进行中美华沙谈判式协商──但是,这个"无条件""平反",对于有着现实政治观察的人而言,都是一厢情愿。大陆的前提,是"不平反""有条件"──这样,阿扁和马氏,也就失却了所有面对大陆的现实可能。这个不可能,无论对于民进党,还是国民党,其实,没有两样,只有一样。

3、如果台湾人不行钟摆效应,继续国民党主义,把总统宝座,真的让位给国民党,那么,国民党,其实只好接手阿扁的几乎所有政治主张,和大陆打交道。这样一来,这种实际上,国民党为民进党政治外交甚至经济政策背书的做法,将会主导大选以后台海的政策走向。国民党将会最终象民进党面对大陆一样,终于还会被迟早要发生的各种根本难题所缠绕,不得摆脱:统独议题,主权议题,意识形态议题,等等。

难道你主张平反"64",不是意识形态议题乎?故此,没有国民党单独的,不同于阿扁的什么非意识形态议题,可以存在。而且,从整个世界的普世价值观念出发,台湾合法性,既不是来自中国,美国,也不是来自联合国,而是来自其民主制度。这个民主制度和大陆集权制度之隔,正好是其民主和独立的后面背景。你取消这个意识形态,就是陷入真空台湾的虚无主义观念。不管人们如何厌恶把大选绑公投,姑且,可以松绑这样的公投,但是,无法松绑这样的意识形态。就不要说,台湾意识形态的真正背景,恰好是对峙北京政权的专制主义了。

强调一点,马方可以一时应变于、或者通融于北京的挤压之道,围剿之道和三光之道;你可以绕环三指,四两千斤,甚至,可以朝贡献媚和卧薪尝胆并举,但是,你无法设想北京真的变成夫差,你,真的变成勾践──不,没有这样的任何可能性──你最终只好象阿扁一样,面对一个真正的北京。自由主义之道,不是象李敖说的,只是存在于人的心里,而是存在于整个外在世界。你的因应之道,只能是表达和操作台湾的主权追求和国际空间──也许,你可以不认为要把这些绑上选举,但是,这个东西是实际存在,你绑、还是不绑,实际上是无区别论也!

于是,整个政治选举的天平,据说,是要偏斜拼经济了。笔者绝对不是经济行家,只能也是说说感觉。拼经济,是什么?就是规定两岸的基本经济关系,从中发掘潜能。阿扁说的调整经济秩序的理念,在国民党方面,有什么反响?难道可以全数将台湾经济抽空,融合于大陆市场而不作任何反对吗?显然,国民党方面,也不会这样考虑问题。如果按照谢和马的完全开通三通,台海经济关系,变得犹如欧陆经济共同体,没有了任何阻拦──设想,大陆商品对于美国尚且一通倾销,以至于不可收拾──台湾区区弹丸之地,大陆货色如果倾销之,不是一夜之间,台湾人就要喝西北风了吗?故此,在拼经济议题上,台湾两党,究竟如何拼法,至少笔者,不甚了了。台湾既不可能和大陆的经济来往一夜断绝,也不可能完全开放,来一个"罗马并不设防"──这都是不可行的毁灭性政策──故此,台湾两党究竟如何拼经济?是国给民背书,抑或相反,简直了无新意。

最后,当然是美国因素。我们前此说过,美国人的台海政策,就是稳定压倒一切,要百年维持现状──这个东西,现在中国方面,也东施效颦,也这样说法──但是,美国人从来就有世界主义和孤立主义之争,他们想一百年维持,以为这是美国台独模式。但是,这个模式,是以他们不想遏制中共经济和军事发展为其前提。中共现在可以有第一艘航母,以后,可以有第二艘,第三艘,第N艘……他们,可以对准台湾3,000枚导弹于今,今后,可以有30,000,十万枚;现在,他们可以逐步消灭你的邦交国,一个个消灭──以后,他们让你成为0邦交。所有这些,都是美国人无法阻挡的;台湾人,更加无法阻挡。试问,美国台独,是不是真的很保险呢?我们也要再看看。

我们从背书和负面层次,观察了台湾人的立委选举。我们说,台湾人可以相信未来,在3月份,把国民党推上总统宝座──但是,国民党一旦上台,会面临和民进党几乎完全一样的挑战。在这个方面,只有人们超越派系之见,看到整个世界格局和属下的两岸问题,才会通权达变,做出抉择。

美国人的世界观和做法,乃是决定两岸结局的最后一张王牌──如果美国人错估了形势,一切就会完蛋──这,是最后结论。可惜的是,我们看到的奥巴马或者希拉里,对于中共政策,或者拾人牙慧,没有任何主见;或者模仿克林顿主义,继续给中国一个介入整个世界政治经济结构之机会而不可逆转;从而使得美国和国际社会,被动于人权原则和普世主义。一切,好象成为中国手里的筹码,而不是民主或者人权国家的筹码。这个严重的考验,使得台湾人中的有识之士,可以考虑,他们的国民党,是不是会象他们和中共第一次,第二次合作一样,在所谓"第三次合作"后,最终带来彻底的幻灭?!


附录——

奥巴马的对华政策宣誓聊无新意

刘自立

如果有人说,在美国发生独立战争以前,为了保持两岸现状和稳定状 态,美国人被告知不得轻举妄动,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而触动了世界安全──请问,当时和现在的美国历史学者会如何呵呵一笑呢? ──这也就是我们关注的、2008年美国对华政策和对台政策的关键和看点。在做出一番美国各种竞选总统的候选人,并无清晰的对华对台 政策这样的结论后,强势选候奥巴马,终于打破他在这个方面的沉默,做出两岸皆不得改变现状的宣誓和号召。这样一来,比起他对于 中国玩具出尔反尔的言论,就更上了一个台阶;这个台阶,就是他终于改变了所谓不熟悉外交事务的形象,变成,也许是一个比较关注中 国的未来总统──如果不是希拉里当选。而美国重要报纸也宣称,未来的对华政策,是考验美国国策走向的至关重要的一环,甚至超过 中、近东和伊拉克问题。于是,如何考验奥巴马和未来美国总统的对华政策,对台政策,成为2008后,美国政策走向的一个看点。

1972年美国和毛政权接近的路线图分析,打开中国市场大门,成为 美国立国价值以外的一个重要选项。这个选项,甚至超过那时的国际战略考量──也就是,用中国牌打击苏联──这个打击,在里根时代 奏效,苏联解体──而中国,成为前门驱虎后门进狼的中国崛起之现实。这个显示,从萌芽状态成长至今,历经30年,成为一个现实 从那时候的现实合理性,转变成为今天的合理现实性──也许,人们就是这样解释的。

虽然,关于美台关系法的出台,平衡了美国对华对共政策的明显倾 斜,但是,政策性的重要和法规性的重要,在美国成为一首政治朦胧诗;所谓不便说明任何台湾政治和国家认同的不确定主义,成为美国 历届政府的国策制定风格──也就是说,美国人认为,可以在这个世界上发明一个没有国家主权认同和尊严的台湾──台湾人,只是享有 没有国格以享的那种非美国式民主──于是,美国人完全忘记了,他们在和英国打仗的时候,并不想确立的那种"维持现状"之状态。一 个没有国格,也就没有人格的"国家"原理,在中国人看来,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缺如──美国人告诉台湾人,是的,你可以齐 家,不可以治国,更加不可以平天下──这个道理,是不是很荒诞 呢?


估计奥巴马是不懂得这一点的。他只会跟在美国现任总统之观点后 面,来拾人牙慧,说,两岸,都不得越雷池一步。这个看法,其实就是没有看法。美国下届总统如果是奥巴马当任,那么,可以想见,美 国人的顽童特质,并不会因为黑人出现,而稍许变得有些新意──虽然黑人对于人权,也许比较白人,更加敏感,但是,他对于国权的态 度,是不是也应该更加敏感呢?这一点,完全不可期待。因为:

1、美国新当任总统,如果在对华政策上,完全不思改革,甚至完全 根本就不知道,不熟悉,无知于中国问题,那么,他,其实就是一个总统混子,根本不会操作任何中国议题。而这个现实,总体 上,已经酿成定居。我们说,奥巴马或者其他人,在对华对,台政策上的考量,不会比布什高明多少。黑人国务卿的"挑衅" 观点,是对她们美国立国精神本身的最大挑衅。
2、在这样一种政策驱动之下,北京方面,将会不失所望地,继续和 美国保持一个外交,民主两种价值的国关(系)游戏,一直等到他们发展出来更加新式的太空武器和航母战斗群。那时,不管是 希拉里还是奥巴马,也就只好望洋兴叹了。
3、美国对华政策,将会继续保持一个前提和几种敦促,最终,形成 堂诘歌德式的风车大战,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这个不解决之道,恰好是美国经济和中国经济的融合主义及其带来的所有后 果,所致。经济主义的美国对华政策,势必会把台湾,看成一个边缘经济实体,而被逐渐冷落。最后,由于美国的海洋和战略利 益所在,台湾海峡,将会继续成为美国海上通道和"多米诺骨牌通道"的要害,他们不会让出任何关于第一或者第二岛链的海上 治权。

于是,一个还新仍旧的课题,将会继续存在于中美台三个方面。美国 对华对台政策,将会在继续容忍中国崛起的道路上,无所作为,并将至少持续四年的时间,继续无所作为。

我们可以这样做出基本估计。所以,不懂中国的奥巴马,或者其他美 国选帝候出现,中国和台湾问题的无解状态,只好听任没有任何积极解决之道的无知和无为状态,维持下去──由此形成的任何不确定因 素,根本不是奥巴马之类的无知之徒,可以有任何理解和因应之道的。在中国方面,为奥巴马铺好的红地毯,将会是一种类似阿拉伯飞 毯的魔方,它会化解任何中国批判论──虽然,奥巴马几乎比起任何美国当任总统,在未当选以前,出于选战而批判中国,还要差劲;因 为,他根本就不知道中国文化和东方精神──也许,他根本就不知道基督教来源于东方的,类似摩尼教和诺思替教的魔鬼精神──他只是 知道一些美国人的生存策略和实用外交。我们看不到他的任何杰出的 世界观。

这样,美国文化,在诠释中国和台湾问题上,将会被又一个白丁的意 志和世界观左右,没有任何突破的可能──既无批判中国极权主义的任何思想资源,也无任何主持美国立国精神的考量──我们根本看不 到这些政客,这些当选或者不当选者的世界性理念和政治观点。他们所有这些人,都在人们鼻子底下的视野,作业──这种鼻子视野,既 不是世界观,也不是宗教追求和政治追求,只是一些美国实用主义货色。故此,台海课题,将会在几乎完全不受控制的情形下,自生自灭 式地演变下去──因为,不管是马,还是肖,他们都没有改变美国出牌路数的外交和政治能量──而美国人,也只是会在技术修理中美分 叉和中美误会的道路上,最大限度地,分享一个民主国度和一个极权国度的利益分享和利益分配原则──这个经济主义势头,必将逐步演 变成为政治绥靖主义势头;其实,这个势头,已经变得越来越清楚, 几乎不可逆转。

故此,我们最终会看到:现任总统,会终于站在北京的奥运会贵宾席 上,继续他们毫无意义的,对于中国前途之相信民主未来的白开水演说。任何事情,都不会发生,既无南韩奥运精神带来的转变,也无美 国精神丝毫作用于兹──有的,只是一种最为空洞的许诺和人权游 戏。

至于台湾方面,他们的所有作为,也只好听任奥巴马式的无知于台, 中文化的美国政客的操弄,且将之放在一个可有可无的外交政治甚至经济地位上,继续听任联合国这样的无赖机构,任意剥夺其主权和人 权。他们的地位,起码是经济贸易地位,将会随着中国的经济崛起而逐渐变得边缘化和徒俱民主空壳。于是,一种强大的非普世价值,必 将在奥巴马或者其他什么马的操作下,同样变得极其边缘化。这个所谓的中国软、硬实力的渗透,也会因为他们为波音或者什么音,带来 的订单,而被美国资本家和劳工欢呼万岁!──这个节目,在以前已 经上演。

所以,美国大选对于我们,对于台湾人,实在显得极其乏味──这个 乏味,正是因为奥巴马这类人物的上台,而完全变成了白开水了!

上两文原载《民主论坛》/作者来稿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