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07年12月16日星期日

张鸣:肖志军的“官瘾”


丈夫拒不签字手术致死两条人命


湖南进京打工的农民肖志军,如果不是因为在妻子手术上拒绝签字,估计这辈子不大可能占上媒体哪怕一个小角落。媒体在报道这个事件时,有些很有深挖功夫的记 者们,发现这个看上去头脑很不灵光的肖志军,居然有很大的官瘾,不仅在杜撰的自传中,造出自己颇为辉煌的做官经历,而且来京之后,唯一在笔记上标注清楚的 地点,是中组部所在地。没错,对比起这个可怜农民来京后困窘的境遇,他的官瘾的确可笑,只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有着这样官瘾的农民,岂止肖志军一个。

从古至今,有哪个农民不想当官?有肯定是有的,但想当的肯定比不想当的要多。农民节衣缩食供自家孩子读书,是为了让他们跳龙门,对乡绅乃至穷秀才的尊敬, 也无非是由于这些人跟官家,靠得比较近。平时固然骂官,而且骂得刻毒,在民间谣谚中,凡涉及官字,十有八九,带着贬损。但是,骂官的人,真的见了官,又有 哪个不毕恭毕敬?除非被逼极了,打算拉杆子造反。建国以来,乡村社会那点自治因素,消失殆尽,国家和政府的力量,充盈于天地之间,农民更加体会到了掌握了 国家权力之人的厉害,对官的仇恨与向往,同步增长,像肖志军这样的农民,可以说遍地都是,都不用出城,问一问大学里农家出身的学生,有几个不想做官的?

在发达国家,虽然政治家不失为一个有光环的职业,但毕竟人数太少,同样光彩的职业,也不少,因此,年轻的人立志当政治家的人很少,相对而言,文官则是一个 在社会上没有多少声响的职业,工作虽然稳定,但收入和声望都不尽如人意,同样不是年轻人最热衷的选择。只有在中国,才会出现全社会热衷当官的现象,每届公 务员报考,都是人山人海,挤破了头,连工会、统战部这样的闲差,都是一个职位上百人抢。马克斯•韦伯说,在古代中国,官员是唯一获利最多的职业,看来,现 在这个结论也没有过时。

因此,更多的人,包括肖志军这样的农民,热衷当官,看中的其实是官员职业背后的利益,不仅是物质上的好处,还有官威官派带来的精神满足。中国最小的官是乡 镇干部,最名不正言不顺的官是村干部。下乡见到这些人,多数都有一肚皮牢骚,在免除农业税之后的今天,尤其如此,有很多人甚至抱怨,半年一年,乃至几年工 资都没发,或者拿不到补贴,有时候至于声泪俱下。但是,你冷静下来仔细观察一下,发现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生活状况,都比所在地的农民,要好得多,最关键 的是,尽管公务繁忙,工资不发,他们中也很少有人像陶渊明一样,弃官不做的。一个东北农民告诉我一句话,解开了这个迷:大小是个头,赛过搂锄头。借用一句 曾经排在中国第二的大人物的话,有权就有一切。含权量高的官儿,权力可以扫荡一切,含权量低的官儿,也有官场的面子。官儿,是过去现在,也许还有未来中国 社会最有价值的职业,任你是谁,叫我如何不想他!

这样的社会,这样的官场,农民肖志军渴望做官,有什么稀罕!试想,那些带着嘲笑描写肖志军官瘾的记者,你又怎么样呢?(原载作者博客)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