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07年10月27日星期六

牟传珩:中国如何应对"印度牌"

——没有硝烟的新德里争夺战

新华网哈尔滨1024日电报道:中国、俄罗斯和印度三国外长24日在哈尔滨举行三方会晤,并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和印度共和国外交部长会晤联合公报》 " 200710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和印度共和国外交部长在中国哈尔滨举行会晤。三国外长积极评价外长会晤机制对三方增进相互信任和了解、扩大交流与合作的意义。"此举旨在向西方喊话:三方合作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同在200710 24日这一天,《解放日报》又发表外交笔会王嵎生的文章《美日欲建"北约大家庭" 谁说印度"入瓮"了?》该文称:" 一个时期以来,美国新保守主义理想家们和日本冷战思维严重的右翼,把'民主国家联盟'和'自由与繁荣之弧'(所谓'价值观外交')炒得沸沸扬扬。印度是他们拉拢的'重中之重'。美国一位竞选总统的候选人不久前就曾建议,将北约扩大到全球,把印度也拉进'北约大家庭'。印美、印日之间任何一点新的合作,特别是印度参加美日等国的联合军事演习(如 9月在孟加拉湾),在他们看来,都好像是上他们指引的路了。"此文一出,在国内立即被包括新华网、人民网等的各大官方网重头转载。中国经济网也曾发表了《印度外交实施"东向战略" 倚重中国》一文,大有急于应对美日欲建"北约大家庭"的"印度牌",界定新德里不是美日势力范围之意。

所谓"北约大家庭",即美国倡导的"全球化的北约"思路。对美国外交政策影响力颇大的美国《外交》杂志曾刊登了《全球化的北约》一文,力主北约组织的大门应该对世界上所有的民主国家敞开,进而建立"全球伙伴关系理事会",使北约的合作伙伴能够"遍及全球"。 200611 月底,令世界瞩目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首脑会议,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召开,探讨美国提出的"全球伙伴关系"计划。此次北约里加高峰会议,就是要探讨美国提出的"全球伙伴关系"计划,即加强与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非北约成员国的合作,同时谋求与巴西、印度、南非和韩国等民主国家扩大合作范围,建立"亚洲版北约"。尽管本次会议对此并未形成正式文件,但仍令中国官方十分紧张与不满,《人民日报》曾载文称:"全球伙伴关系"计划是令全球主要国家都葡伏在美国所主导的差序格局下,理念上向美国靠拢,利益上服从美国安排。该文认为,美国的这一战略意图主要有两个障碍,其一是公开挑战现行秩序及美国权威的"无赖国家",其二是快速崛起、复兴,从而可能动摇美国主导的利益分配格局的中俄诸国。

据合众国际社报道,所谓"亚洲版北约"的构思最早由印度国家安全委员会顾问纳拉帕特教授提出。2002年美国五角大楼和印度对等机构举行研讨会,纳拉帕特主张建立以美国为首的亚太地区安全体系,提议该体系仿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称为北美—亚洲条约组织 (NAATO)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2006年出版的《走向美丽之国》一书中,就提出了在亚太地区组建由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组成四国战略同盟的构想,如今日本和澳大利亚已联盟,通过签署安保宣言,日本、美国和澳大利亚正形成"集团化",有可能发展成亚洲版的北约。日本首相为此提出援助印度的经济发展计划,并为确保印度洋海上运输安全提供合作。而美国也与印度 20063月签订民用核能合作协议,使印度的核国家地位获得了美国的认可。 今年628日,美国国务卿赖斯在讲话中劝印度放弃"不结盟的陈旧思维",加入美国主导的民主国家联盟。中国官方新华网曾发表专稿称:有战略分析家们认为,虽然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韩国和日本不是北约正式成员,但它们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借各种军事协定与美英联系在一起,但却未提印度。国际先驱导报: 822日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印度国会发表演讲时,宣称以"拥有自由、民主、人权等共同价值观"为基础,期望联合织就一个包括日本、印度、美国和澳大利亚在内的"大亚洲"。

另据94日媒体广泛报道:澳大利亚、印度、日本、新加坡和美国本周在印度孟加拉湾举行的联合军事演习。尽管参加这次演习的国家保证演习旨在确保海上通道安全,不是建立联盟。该演习主角仍是印美两国。它们从1993 年开始每年都举行"马拉巴尔"联合军事演习。此次演习无疑在该地区具有针对性、象征性的意义。印度政策研究中心战略研究教授布拉马·切拉尼说,随着商业关系和军事关系的不断加强,这种海军演习无疑"表明了亚太地区未来的地缘政治安排"。许多评论都认为,这是四国有意组建一个防范中国的战略与安全联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此次中国主导的同俄罗斯和印度三国联合公报,显然是一种应对"印度牌"回答。

其实早在6月初,中俄印三国外长在俄罗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会谈后,西方媒体就纷纷评论中俄印三国"结盟"的可能性。日本《每日新闻》就称中俄印将有可能发展成为与美国和欧盟拥有平等发言权的 "新一极"

由于历史原因,中印关系时有起伏。近些年来,经过双方共同努力,两国关系逐步得到了一些改善和发展。这主要表现在:
  (1)双方都认同两国发展关系的前提是互不视对方为威胁,基础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2)建立了中印安全对话机制和中印反恐合作机制,军事交流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3)边境实际控制线的调查核实工作进展顺利。但双方对领土分割地域的看法仍存在较大分歧,这也是中印关系发展一时难以逾越的障碍。两国都声称要积极努力,本着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相互调整的原则来找到一个公平合理、一劳永逸地解决边境问题的办法。

  (4)经贸合作发展迅速。中印两国在"做伙伴,不做敌手"的名义下,深挖双边经贸关系的巨大潜力,促进政治关系的稳定,在国际问题上建立某种协调机制,在一些彼此高度关注的问题上,避免摩擦,不做伤害对方感情的事。

但此据英国《经济学家》曾发表的一篇题为《对手与伙伴》的文章分析,"强邻必是对手。"中印两国之间的"历史积怨和现代嫉妒",注定了其只能是竞争对手,而不会成为合作伙伴。另据一些西方评论人士认为:中印不会成为伙伴的理由有三:一是"印度对中国的疑虑根深蒂固",双方距达成解决领土争端的方案"还很遥远";二是"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全天候'友谊会使中印关系复杂化",中国在对印度进行"战略包围";三是"印度和中国也许还会发现两国正在争夺资源,特别是能源"。

中印之间最近几年也时有外交摩擦。526日印度与中国长期以来的边境争议,又再次成为双方外交冲突,印度公务员代表团107人原订26日访问中国进行考察,但中国政府拒绝将入境签证发给代表团一名来自印度东北部阿鲁纳恰尔邦的官员,理由是阿鲁纳恰尔邦是中国领土一部分,因此这名官员是中国居民,不需签证。印度《论坛报》时事评论专栏作家夏特维迪撰文表示,中国再次对印度做出了一次外交羞辱,也是现今总理辛格政府执政三年来,第六个印度官方代表团遭到中国斥退。最近一次是在 4月间,中国驻新德里大使馆以相同理由,拒绝了来自阿鲁纳恰尔邦的一位国会议员和另外三名政府公务员前往北京参加国际蔬果技术展。由此可见中印关系的脆弱性。

印度从"与中俄结盟",到成为美国反制中国的"理想盟友",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媒体眼中的印度在世界战略格局中地位变化如此剧烈,也正说明了印度处于一个利益关切点的地位。这种地位便成为了当今世界各利益大国争抢打出的一张牌

如今世界各国打印度牌各有所图。原因在于:一方面,印度近年来的发展有目共睹,经济的迅速崛起,正成为其吸引世界各国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拥有十多亿人口的南亚大国,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实行经济改革后,印度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最近几年,印度国内生产总值一直保持在6% 的增长速度,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仅次于中国,而且今后还有相当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其独有的地缘政治优势在目前变得更为重要,因此这个南亚大国理所当然地成为世界各国争相开发和"占领"的地盘。印度处于世界海权的心脏地带,战略地位和军事意义相当重要。 

在未来几年,如果印度的经济继续高速增长,定将枪走深受政治改革困扰已很难再有大发展空间的北京的吸引力。中共"十七大"后的北京,正是已意识到这一点,才要投入更多资源,应付"印度的崛起",以及美日等大国的"印度牌"。而印度却能够凭借"不结盟"优势,脚踏两条船,左右逢源,若近若离,从吊足各利益大国胃口中渔利、发展。

因此,印度外交更倾向于谁?在未来的岁月里,一定会成为中国崛起的一块的"心病",相信一场没有硝烟的新德里争夺战今后还将继续下去。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