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07年9月21日星期五

管见:“左派”们,还在起劲地唱着过去的歌谣

附录:170中共党员献言书“拥毛批邓”

中共十七大之前,“左派”的一份新的上书又出现了。170位高官与学者,近三万字的“对党的十七大的献言书”,其中,中共中央党校的教授有近30位。

缺乏正常的讨论空间,“左派”们只好上书言事,好在中国社会已经有所改变,上书的政治风险是小了许多了──有意思的是,“左派”们有意无意地在回避这样一个问题:言论自由的宽松程度,看来是与“资本主义复辟”的程度成正比的。“左派”们在上书的时候,倘若对此多一些思考,或许才能够多一些辨证的思维。

还是应该肯定,“左派”们的这份“献言书”,罗列了许多的现象,汇集了许多的资料,也提出或指出了许多问题,一片忧国之心,苍天可鉴。

但实质问题也依然很明显,只是“左派”们宁可对其视而不见。中国反对“资本主义复辟”的政治运动接连不断,其代表作“文革”长达十年之久,然后不得不改革开放,而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了这些“左派”们如今要“坚决捍卫”的“四项基本原则”。但是,“左派”们断言“我们党和国家正处在紧要的历史关头”,意思是,资本主义正在复辟。那么,为什么会是这样,其背后是什么在决定着这一进程,它是必然性,还是偶然性?

“左派”们应该很熟悉这样一句话: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现在的问题是,他们在罗列现象、汇集资料的基础上,要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时候,应该认真地想一想,在现实中的中国社会里,是社会主义不可抗拒,还是资本主义不可抗拒?

笔者毫不怀疑这些“左派”们是社会主义者,不过,在他们那里,社会主义只是应该遵循的教条,实际上没有生命力。

请看他们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出:社会主义是一种由生产力的社会性质决定必然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崭新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中存在着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占有的私人性之间的基本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用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取代资本家的私有制。然而建立公有制、‘剥夺剥夺者’,势必引起资产阶级的殊死反抗,因此,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无产阶级必须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消灭了人剥削人的经济基础,就有可能实现按劳分配,消除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所有这一切,必须在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才能做到。由此可见,四项基本原则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一种简明的表述。”

这样的论述,展现得很清楚,他们是把马克思学说、把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教条,大言不惭地向人们宣布:根据教条,应该如何如何。

不是这样吗?他们知道得很清楚,具有决定意义的是“生产力的社会性质”,但是他们对这一性质的现实状态却毫无分析,事情似乎是,自从马克思恩格斯等人发现了这种性质,发现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的生命力就已经完结,就可以用社会主义制度取而代之。

他们对马克思恩格斯否定“不断革命”的意义毫无所知,对马克思明确指出的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新条件的漫长发展过程”不予理会。

在理论上,他们甚至弄不清楚,社会主义的制度,只是新的生产关系的制度形式,而非社会主义本身。现实中的生产力的实际性质,需要具体地分析,而这种生产力性质所决定的实际的生产关系,也需要具体地把握──在这种分析与把握的基础之上,才能真正确定,人们努力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否有其实际内容,也才能够进一步地分析与把握,这种制度与现实中的社会生产力及其相应的生产关系,处于什么样的矛盾状态之中。只有那些盲目崇拜“社会主义”教条的人们,才会狂妄自大到以为一旦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就能够改变生产力的实际性质及与其相应的生产关系,就能够在“一穷二白”或只是有初步发展的基础上,构建出堪称人间天堂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经历了两步:第一步,是建立其哲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从呼唤社会公正的抽象人性,转向寄希望于现实生产发展阶段本身内部的社会化趋势,第二步,是从“不断革命”的政治冲动,转向现实地面对资本主义长期发展的过程,把握社会主义革命作为“多数人的革命”的本质。

这一过程,马克思恩格斯走了第一步,第二步也跨了出去,但直到他们相继逝世,这第二步的影响还不大,未能在共产主义运动中形成深刻的共识。

在马克思的时代,资本主义正在上升,或许也可以说,是从其前期向中期发展。这时,运用唯物辨证法,马克思等人的经济学理论还只是初步成形,剩余价值理论正处于“上升到具体”的发展之初,该理论本身的检验与发展之路还很漫长,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的问题就更大,面对的是极其严峻的考验。特别是在其政治方面,社会主义者在资本主义经济的长期发展中如何把握其政治方向,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考验。恩格斯在理论上作了有益的探索,明确指出了暴力的局限性以及工人政党参与普选、进入民主政治的必然性,显然为后人做出了表率。

但是,也正是因为当时资本主义发展还只是处在前期或向中期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来。当它的现实基础尚未成熟之际,它不得不依靠马克思恩格斯那样的思想家,一旦他们逝世,就后继无人。他们的学生考茨基,对否定“不断革命”有所理解,却还是迫于现实政治的压力而宣布“新的革命时代”,实际上置资本主义长期发展的必然性于不顾。普列汉诺夫是俄国理论家,理论造诣深厚,但他作为政治家就很勉强,难以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列宁也是俄国人,他对俄国革命的把握使他忽略了马克思恩格斯否定“不断革命”的理论与政治的意义。于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陷于停滞状态,社会主义则到处都在成为教条。

马克思逝世,熊彼特出生,在资本主义的中期发展中,成长为新的一代经济学大师,对资本主义的“创新式毁灭”有深刻的观察与论述。此后,“人力资本”理论出现,预示着资本主义向其晚期发展。在现实中,中国、印度两大国展开其工业化进程,市场经济全球化涌起新的浪潮,各种资本主义前期、中期的矛盾,这时都以新的面貌出现,可以说,资本主义正在进入其晚期发展。

在这样的深刻的环境变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接二连三地崩溃,就毫不奇怪了。它仍然有着畸形的魅力,也仍然有诱人的光彩,只是,这种魅力和光彩单凭着僵硬教条的支撑,难以阻挡现实发展趋势的进展。即使在共产党掌权的国家里,也是如此。

年长一些的人们中,很多人都很熟悉苏联电影《列宁在1918》中列宁的一番演讲。遇刺前,列宁对工人慷慨陈词,很有感染力。在文献中,列宁的那些话是在一次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莫斯科工农代表苏维埃工会联席会议上说的。他说,“旧社会灭亡的时候,它的死尸是不能装进棺材,埋入坟墓的。它在我们中间腐烂发臭并且毒害我们。”这里的“旧社会”比较模糊,可以是指俄国专制社会,也可以指尚发展不足的资本主义,而在电影里,斯大林思想指导下的编剧则让列宁明确指出,资本主义在腐烂发臭,并毒害我们。

然而,资本主义所赖以生存的那个生产发展阶段实际上却尚未结束,这样,资本主义在更新换代,它的过时的部分在腐烂发臭,但它在整体上毕竟显示出生命的活力,直到现在,它仍在发展之中。

与之形成对照的是,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它是在资本主义尚在发展着的那个生产的发展阶段上,在资本主义发展不足的情况下,依靠政治上军事上的胜利,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而建立起来的。它企图越过市场经济,尝试以权力为基础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形成了新的社会基本矛盾,即国有体制与现实生产力性质及其发展之间的矛盾。

当然,这种“社会主义”缺乏经济必然性,在经济的发展变化中变得越来越僵化,迫使人们重新认识市场经济,并动手改革,重新接受市场经济。而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就不可避免地迅速褪色。

但是,一方面,“社会主义”正在死亡,它是真的在腐烂发臭,毒害人们的灵魂,让人们继续崇拜国家权力,以为国有体制就是“正宗”的社会主义,以为权力包裹下的腐败与黑暗是“社会主义”进程中的代价或学费。另一方面,作为这种“社会主义”的基础,国有体制仍居于支配地位,依恃权力而垄断资源、控制活垄断市场,以及权力与资本交易,仍清晰可见。在这种情况下,“国退民进”时出现大量的黑箱操作、腐败行径,而一旦社会舆论对此予以关注,以“社会主义”名义而否定市场化的思潮就兴风作浪,为“国进民退”推波助澜。目前,“国进民退”正在成为主旋律,连市场经济中通行的“反垄断”规则,在中国也被扭曲,被绑在“国家安全”的战车上,成为国有垄断体制抵抗市场化的武器。

“左派”们历数私有化之害,却对现实中社会基本矛盾,缺乏具体的把握。很明显,“左派”们接二连三地上书,他们的思考却未见进展,那么,他们就只能是“左派”,难以成长为真正的左派。

这让人想起刘欢那歌中唱的──

  “我的心充满惆怅,不为那弯弯的月亮,
   只为那今天的村庄,还唱着过去的歌谣。”

附录:170中共党员献言书“拥毛批邓”

(VOA记者: 萧洵/ 香港 / 2007年9月21日)170名中共党员近日上书十七大,要求中共坚决捍卫“四项基本原则”,重新评价邓小平等前中共领袖的政治思想。北京的政治观察人士认为,这份新“万言书”难以左右中共当前的施政路线。

这些中共党员在中共十七大即将召开之际撰写了这份长达2万4千余字的“献言书”。这批上书中共总书记胡锦涛、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十七大代表的中共党员说,他们根据中共党章规定的党员权利和义务,“以对党的事业忠诚负责的精神,披肝沥胆,坦率地”对十七大提出意见和建议。

这次上书的中共党员包括原中央部门和地方的离退休干部、中央党校和其他院校的教授和研究人员等。北京宪政学者张祖桦说,上书的这些所谓“老左派”近十多年来其实一直在坚持不懈地表达他们的基本观点,他们撰写的“万言书”前后也有十多部。

这些党员在“献言书”中指出,中共已经成为所谓的“全民党”,指责“党员可以当资本家,而且资本家可以当党员”是对党章的大践踏。这些党员进而要求党章中不再提“以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且应当删除其中把江泽民的“三个代表”作为中共指导思想的“错误提法”。

*张祖桦:对现领导包含一定批评*

张祖桦认为,这些“老左派”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所谓的“拥毛批邓”。他说:“他们的一个基本观点实际上就是认为邓小平就是修正主义,或者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所以背离他们(在公开信)刚开始宣示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或者甚至是修订了四项基本原则。他们认为江(泽民)当然也是继承了邓(小平)的做法。他们对现在的领导人进行呼吁,事实在一定意义上对现领导也包含着一定的批评。”

这份“献言书”还指出当前中国的所有制结构、收入分配、环境资源和弱势群体等问题,指出中国现今的私有制经济已经取代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提出应当“恢复中共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重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北京大学的经济学者夏业良教授认为,这种希望回到“毛时代”和“计划经济”的人的想法是非常危险的。他说:“因为往往越是打着穷人的旗号,为穷人谋利益的人,往往具有更大的欺骗性。即便他的主观愿望是好的,但是最后结果都是非常糟糕的。”

夏业良说,要解决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关键还是中国的一党专政。他说:“改革中现在的确有一些做得不好的方面。我们也承认腐败的问题非常的严重。但是腐败的根源是什么?就是因为中国的一党专政和不民主不自由造成的。”

*还是在延续邓小平路线*

张祖桦和夏业良都认为,类似“献言书”中的左倾观点在中共内部还是非常边缘化的,影响力很弱。张祖桦说,胡锦涛这一届政府还是在延续邓小平的路线。他说:“从胡锦涛的6/25讲话等,我们看到,基本上邓(小平)的这条路线还会得到延续。”

但是,张祖桦也观察到,胡锦涛在6/25讲话中以及最近在政治局讲话中谈到修订党章,应当是在一定程度上回应这些老党员。这其中包括以“科学发展观”来修正过去的“片面经济发展观”;此外,还以“和谐社会”来缓解目前存在的冲突。胡锦涛在6/25讲话中还以“改善民生”来弥补普通大众、弱势群体所受到的侵害等。

宪政学者张祖桦说,这些都是在具体社会政策方面的调整,但是在基本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制度方面还是维持不变,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张祖桦认为,中共高层仍然不愿意采取大多数人所期望的,真正按照自由民主宪政的道路进行的制度变革和创新,是因为害怕失控,害怕引发骨牌效应。

北京大学教授夏业良也认为,中共目前没有改变现状的愿望。但是,他认为中国目前的知识传播和透明程度远比以前要大,因此正在形成一种社会力量,未来会迫使官方放松对媒体的控制;而党内一些中高层干部中间,也有民主思想的萌芽,一旦社会力量壮大后形成压力,中共内部会有人配合支持。夏业良预言,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在15年内必定会得以启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