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4年10月31日星期五

黄之锋:夺回属于港人的未来(Taking Back Hong Kong's Future By JOSHUA WONG CHI-FUNG )

黄之锋 OSHUA WONG CHI-FUNG

本周二是距香港警察用催泪弹和胡椒喷雾攻击支持民主的"和平非暴力"示威人士整整一个月的日子。警察的行为反而激发了数以万计的更多民众在这一晚占领街头,争取自由地选举香港的领导人的权利。
那一天,9月28日,我因参与政府大楼前由学生领导的公民抗命行为而仍被警察扣押,与外界隔绝。在被扣押46小时后,我终于获释。当我再次走上香港的街道,看到成千上万的民众为了争取民主权利而聚集在一起,我深受感动。就在那一刻,我知道香港已不再一样。
1997年中国收回香港主权时我还不到一岁。自那时起,普通港人唯一的选择就是在由少数权贵商家控制的政治制度中生活。包括我这一代人在内的许多人,都盼望终有一天北京的中央政府能信守多年来的承诺,港人能自由的选举领导人。然而,就在今年8月底,北京却裁定香港的政制将继续由权贵商家操纵,真普选成了泡影。
但这种形势不会长久。以年轻人为主力的抗议者正持续占领这座城市的多个主要区域,每天都向世人展示,只要有沉实坚定的决心,政治改变终将到来。我们的和平民主示威已经打破了国际社会关于香港只是金融都市、人们只在乎钱的错觉。港人盼望政制改革。港人希望改变现状。
我们这一代,即在香港回归中国后才渐渐长大成人的所谓90后一代,明白如果香港有朝一日变得与中国大陆的某一个城市并无二致,信息自由不再,司法独立不再,我们将遭受最严重的损失。因此,我们对北京方面和梁振英政府试图盗取港人未来的做法深感不满与失望。
对于90后一代的港人,香港作为我们成长的城市,与我们祖父辈、父辈当年的记忆相比,早已大不相同。我们的前人——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来自中国大陆——只想要一件事:稳定的生活。一份稳定的工作过去一向比政治重要。他们过去卖力工作,没有要求过舒适和稳定以外的事。
我们这一世代要求的比温饱更多。在信息可自由流通,想法可自由交换的世界,我们要的是一件所有其他在先进的社会中生活的人都拥有的事:决定自己未来的权利。
香港并不乐观的经济状况也是我们不满的原因。年轻人的工作前景黯淡,房屋的租金及售价早已超出大部分普通港人能承受的范围,香港社会的贫富悬殊日益恶化。我这一代人可能是香港第一代比父母生活得差的人。
我的父母并非政治活跃人士。但在过去几个月,因为我在抗议活动中的活跃角色,家里住址被公开,我的父母频频遭受骚扰。尽管如此,父母仍然尊重我参与示威的选择。他们给我空间,让我参与自己认为重要的事。
不是所有年轻人都那么幸运。并非所有参与雨伞运动的年轻人都能得到父母的支持。他们回到家,会因参与民主活动而受到家人指责,很多人不得不就自己夜晚的去向而骗父母。我听说,有一些父母删除了子女手机中的联络人和社交媒体上的通信,以防止他们加入活跃人士的群组。
我们这一世代的政治觉醒并非始于一朝一夕。近五年前,年轻的香港人曾参与反对一项非常浪费的联通香港和内地的高铁项目。2011年,许多年轻港人,包括我自己在内,组织起来,反对北京试图强加给我们的、带有洗脑内容的国民教育计划。当时我14岁,我只知道身处北京的领导人无权用他们扭曲的价值观对我们洗脑。
但是,如果说人大近期关于香港普选的决定仍有正面效果的话,那就是让港人能从此面对现实。北京声称给予了我们一人一票的选举,但是一个只允许政府批准的候选人参选的选举与真普选是两回事。通过颁布这个决定,北京表明了对自1997年就在香港实行的"一国两制"的真实态度。那就是,对北京来讲,一国比两制更重要。
我认为,8月的决定和香港警方对抗议者的强硬手段——向人群施放八十多罐催泪弹、使用胡椒喷雾和警棍——是一个转折点。结果就是使整一世代的港人从旁观者的角色转化为行动者。它迫使港人从此站起来,据理抗争。
现在,许多中学生正在参与这次的民主运动:年仅13岁的学生罢课,还有各个年龄层的年轻学生彻夜留守占领区。他们优雅地抗议,尽管被警察和雇来的暴徒攻击。
有些人认为,中央政府的强硬立场意味着真普选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但我认为,社会运动的本意就是争取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过程。而如今香港的统治阶层在未来将民心尽失,甚至彻底失去治理能力,该政权已输掉一个世代的年轻人。
将来,我或许因为参与这场运动而再次被逮捕,甚至被判刑。但我已有心理准备,如果坐牢是让香港成为一个更美好、更公平的地方而必须付出的代价,我甘愿付这个代价。
占领运动走至今天,最后会否取得成果,至今还是未知数。但不管如何,这场运动给港人带来希望。
在此提醒各位香港的统治阶层:今天你不给我们未来,他朝我们只会主宰你的未来。不论占领运动何去何从,我们还会夺回来属于我们的民主,因为时间是属于我们年轻一代的。

黄之锋(Joshua Wong Chi-fung)是香港学生活动团体学民思潮的联合创始人。

——纽约时报

Taking Back Hong Kong's Future

By JOSHUA WONG CHI-FUNG October 30, 201
Tuesday night marked one month since the day Hong Kong's police attacked peaceful pro-democracy protesters with tear gas and pepper spray, inadvertently inspiring thousands more people to occupy the streets for the right to freely elect Hong Kong's leaders.
I was being detained by the police on that day, Sept. 28, for having participated in a student-led act of civil disobedience in front of the government's headquarters. I was held for 46 hours, cut off from the outside world. When I was released, I was deeply touched to see thousands of people in the streets, rallying for democracy. I knew then that the city had changed forever.
Since the return of Hong Kong to China in 1997, less than a year after I was born, the people of this city have muddled through with a political system that leaves power in the hands of the wealthy and the well-connected. Many of us, especially people of my generation, had hoped democratic change was finally coming after years of promises from Beijing that we would eventually have free elections. Instead, in late August, Beijing ruled that Hong Kong's oligarchy will remain in charge. Universal suffrage became a shattered dream.
But not for long. The thousands of protesters, most of them young, who continue to occupy main areas of the city are showing every day how political change will eventually come: through perseverance. Our peaceful democracy demonstration has demolished the myth that this is a city of people who care only about money. Hong Kongers want political reform. Hong Kongers want change.
My generation, the so-called post-90s generation that came of age after the territory was returned to China, would have the most to lose if Hong Kong were to become like just another mainland Chinese city, where information is not freely shared and the rule of law is ignored. We are angry and disappointed that Beijing and the local administration of Leung Chun-ying are trying to steal our future.
The post-90s generation is growing up in a vastly changed city from that of our parents and grandparents. Earlier generations, many of whom came here from mainland China, wanted one thing: a stable life. A secure job was always more important than politics. They worked hard and didn't ask for much more than some comfort and stability.
The people of my generation want more. In a world where ideas and ideals flow freely, we want what everybody else in an advanced society seems to have: a say in our future.
Our bleak economic situation contributes to our frustrations. Job prospects are depressing; rents and real estate are beyond most young people's means. The city's wealth gap is cavernous. My generation could be the first in Hong Kong to be worse off than our parents.
My parents are not political activists. But over the past few months, because of my prominent role in the protest movement, my family's home address has been disclosed online, and my parents have been harassed. Despite the aggravation, my parents respect my choice to participate in the demonstrations. They give me freedom to do what I believe is important.
Other young people are not so lucky. Many teenagers attend our protests without their parents' blessing. They return home to criticism for fighting for democracy, and many end up having to lie to their parents about how they are spending their evenings. I've heard stories of parents deleting contacts and social media exchanges from their teenage children's mobile phones to prevent them from joining activist groups.
My generation's political awakening has been simmering for years. Nearly five years ago, young people led protests against the wasteful construction of a new rail line connecting Hong Kong to mainland China. In 2011, many young people, myself included, organized to oppose a national education program of Chinese propaganda that Beijing tried to force on us. I was 14 at the time, and all I could think was that the leaders in Beijing have no right to brainwash us with their warped view of the world.
If there is anything positive about the central government's recent decision on universal suffrage, it's that we now know where we stand. Beijing claims to be giving us one person, one vote, but a plan in which only government-approved candidates can run for election does not equal universal suffrage. In choosing this route, Beijing has showed how it views the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formula that has governed the city since 1997. To Beijing, "one country" comes first.
I believe the August decision and the Hong Kong police's strong reaction to the protesters — firing more than 80 canisters of tear gas into the crowds and using pepper spray and batons — was a turning point. The result is a whole generation has been turned from bystanders into activists. People have been forced to stand up and fight.
Today, there are man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ctive in the pro-democracy movement: Students as young as 13 have boycotted classes, while teenagers of all ages have been staying overnight at the protest sites. They protest gracefully, despite being attacked by police and hired thugs.
Some people say that given the government's firm stance against genuine universal suffrage, our demands are impossible to achieve. But I believe activism is about making the impossible possible. Hong Kong's ruling class will eventually lose the hearts and minds of the people, and even the ability to govern, because they have lost a generation of youth.
In the future I may be arrested again and even sent to jail for my role in this movement. But I am prepared to pay that price if it will make Hong Kong a better and fairer place.
The protest movement may not ultimately bear fruit. But, if nothing else, it has delivered hope.
I would like to remind every member of the ruling class in Hong Kong: Today you are depriving us of our future, but the day will come when we decide your future. No matter what happens to the protest movement, we will reclaim the democracy that belongs to us, because time is on our side.
Joshua Wong Chi-fung is a co-founder of the student activist group Scholarism.

项小凯:公知解決不了問題公知本身就是問題(附:知识人在政治反对中的自我定位)

香港爆发公民抗命运动
國內網絡上,最近出現一篇90後新秀的文章《知識人在政治反對中的自我定位》。作者韓乾,對中國的知識群體,提出鮮見的犀利見解。文章只有短短3千餘字,但卻涵蓋革命與改良、行動與言說、獨立與中立、學理與心理等等許多公知大V都往往混淆不清的關鍵概念。全文通達流暢,說理層次分明,如此一篇好文,竟然出於一位20多歲的年輕人之手,不禁令人在讚嘆後生可畏之餘,也憑空對未來多了一分樂觀期許。
韓乾的文章提綱挈領,以政治反對為中樞立論,僅此一條就足以說明,作者對政治的認知水平,已超越國內的大部分公知。
所謂政治反對,即政治層面的反對意見或反對行動。按照從知到行、從弱到強的尺度,政治反對的具體實例,可以包括政治觀念上的不同意,政治秩序上的不合作,政治議題上的抗議行為,以及政治制度上的否定或組黨對抗。
政治反對的屬性與強弱對比,直接反映了政治現實的生態,因此也是衡量體制形態的關鍵指標。如果現任政黨與在野的反對黨,共同均遵守民主法治的理念,在和平秩序下自由競爭,輪流執政,那麼這就是常見的成熟民主。而如果當權黨派佔有明顯優勢,以專制性手段打壓政敵,但反對派的地位仍受法律保護,並可參與選舉競爭,那麼這就屬於競爭性威權。而如果政治反對,於行動層面被徹底消滅,於觀念傳播層面瀕臨滅絕,那麼就屬於極權或準極權體制。
以衝突博弈的角度來看,民主轉型的核心問題,就是關於在專制格局下,民主的政治反對,如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然而,恰恰是這一核心問題,多年以來,被中國的公知群體有意淡化迴避,甚至刻意模糊扭曲,以至於國內在政治領域的公共話語,長期處於支離破碎、混亂不堪的境地,而也正因為如此,中國知識人在政治觀念上的整體水平,極為低下。
以改良與革命的爭論為例,韓乾在文章中指出,站在政治反對的出發原點,懇請專制自行退讓的「溫和」改良,與強行取消專制的「激烈」革命,本身只不過是政治實踐中的策略選擇,而並非政治反對的前提條件。換言之,在邏輯上,如果「改良方案站不住腳,革命就必須成為一個選項」,反之亦然。但是反觀中國的公知,幾乎無一例外地擁抱改良,反對革命。儘管某些公知,也許聲稱並不完全反對革命,但韓乾指出,這種單方面主張「倒逼」的改良理論,實際上等於為政治反對的規格設定上限,效果上仍然等同於否定革命選項。在韓乾看來,「僅從實踐考慮,改良邏輯給行動者所設置的上限毫無道理」。
韓乾一針見血地指出,此處問題的關鍵,在於公知的角色錯位。公知只是理論言說者,而不是行動實踐者。而政治轉型,歸根結底,不是一個理論問題,而是一個實踐問題。在這一點上,韓乾認為:
「如果知識人不選擇轉換身份、參與抗爭實踐,那麼他們就必須認識到,相對於行動者,自己僅僅是局外人:只有行動者才能決定抗爭實踐的具體策略。儘管局外人可以提出建議,但他們不應干涉局內人的行動,更不能認為自己有資格規制、導引局內人。」
然而很遺憾,絕大部分公知,受於身份的限制,決定了他們只可能是抗爭的局外人。韓乾對此有清醒的認識,他也看出了問題的所在:「知識人是最脆弱的:他們一方面在生存上嚴重依賴於體制,另一方面卻被要求有最高的獨立性。這兩點的衝突撕裂了他們」。更進一步,韓乾區分了獨立與中立的不同:
「這種獨立性與中立的立場經常被人們混為一談。實際上,在當下的政治態勢中,獨立性必定反對中立:如果獨立性果真是知識人的美德,那麼它就恰恰意味著不中立,亦即選擇站在行動者一方。'中立'並非是非政治的,而是極為政治的:它恰恰是現代政治(無論是自由民主還是極權主義)不得不承諾與標榜的東西;既然體制承諾了中立,那麼保持中立就是服從體制。」
極權體制下,獨立必然意味著反對,而中立無非是順從與默認的代名詞。韓乾以如此年輕的頭腦,便能深刻地體察到兩者的根本區別,並且用簡潔有力的話語表達出來,不得不令人大為讚賞。如果僅僅止步於此,韓乾的這篇文章,就已經可算作一篇上乘佳作。然而,或許正是因為頭腦年輕,而免受於國內知識界的「爛污缸」之染,韓乾敏銳地發現了中國知識界的一個巨大的根本性問題:
「自我定位的問題對知識人構成了巨大的挑戰:如上文分析所示,這種挑戰並非是學理上的,而是心理上的...既然八九之後(乃至文革之後)的知識人境況不是學理所能解釋的,那麼今日的知識人的身份混亂就必定有其歷史根源,並且,該根源將隨著未來的體制變化催生更多非學理性的負面後果」。
正如韓乾所指出,公知在轉型問題上無條件地排斥革命,這其實是一種非常明顯的邏輯錯誤。而在現實中改良願景一再破滅,公知們非但不從中承認理論的錯誤,反而拿著放大鏡,極力尋找蛛絲馬跡以自圓其說,甚至還有部分人士,淪落到編造宮廷陰謀論的低劣水平,完全喪失了基本的思考能力。在政治話題上,自詡理性客觀的公知群體,恰恰既沒有理性,也極為主觀。
尤其在近來烏克蘭廣場革命、台灣太陽花學運、以及香港佔中等問題上,國內公知們的拙劣言論表演,不但顯露出這個群體令人吃驚的知識結構缺陷,而且也更為清晰地說明,即便是在最低程度的觀念抗爭層面,在利益上直接或間接依附於體制的公知,也是如此地不堪一擊,脆弱無比。
然而,如果僅僅從知識結構與利益驅使的角度,還不足以解釋,中國的公知群體,何以如此大規模的淪落不堪。畢竟,在當今獲取信息,並不像過去那樣困難。退一步講,如果利益吸附,果真能夠達到如此完美的籠絡效果,那麼類似於韓乾這樣的80後90後的新秀知識人,又如何能在這種體制下,脫穎而出。
實際上,當下公知群體的墮落,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墮落,這個群體所折射出的,是對八九殘酷的完全臣伏,以及被內心深處的恐懼情緒所徹底支配。在這種殘缺的群體意識之下,公知們再也無法找到一個足以支撐抗爭意志的精神支點,以至於在公共話語領域,屢屢上演滑稽可笑的一幕幕而渾然不覺。
當下的公知一代,是意志垮掉的一代。這更是一個關乎群體心理的問題,而不是一個單純的有關學理與利益的問題。在韓乾看來,這樣的一個群體身份,不但注定是政治抗爭的局外人,而且極可能會被前進的歷史所遺忘。不過,既然公知們不能實質地解決問題,那麼隨著時代的繼續推進,公知問題,也許就這樣順其而然地退出歷史,從而自行消解,如此看來,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东网

【附录】

知识人在政治反对中的自我定位

"知识人与行动者的区分对后者不重要,但对前者却非常关键。如果知识人不选择转换身份、参与抗争实践,那么他们就必须认识到,相对于行动者,自己仅仅是局外人:只有行动者才能决定抗争实践的具体策略。尽管局外人可以提出建议,但他们不应干涉局内人的行动,更不能认为自己有资格规制、导引局内人。"

文/韩乾 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

革命与改良之争是近几年自由派知识人的热点话题,可以推测,只要革命或成规模的组织化抗争尚不存在,这一争论便要一直进行下去。八九之后,体制重新控制知识分子,新左派与自由主义者就共同拥抱了国家主义的改良主义,双方的区别仅在于对改良实践的不同理解。近二十余年来,改良逻辑都一直是学院派话语的核心,在连篇累牍的精致理论背后,遮掩不住的是知识人群体依附性的生存状态以及议谏式的言说心态——这两点在逻辑上就预先决定了革命观念不可能进入学院的视野。这意味着,革命与改良之争首先并非一个学理性的话题。 

具体而言,改良逻辑的问题,首先不在于它力图抓住一些并不存在的机会、利用一些并不存在的空间,而在于持有该逻辑的知识人错误地理解了自身在政治转型中的角色。一言以蔽之,改良派知识人一直认为自己能够规划政治反对的整全方案,乃至率领自由派力量与体制进行温和(甚至合法)的博弈,并最终"倒逼"对方进行自由化转型。抛开其整全方案不论,我们首先看到的是,这些知识人始终试图以自己的理念规制、导引实践:他们认为,由于实践需要知识的证成,因此知识先于实践,知识人先于行动者。但是在此处,他们陷入了一种立场混乱:既然政治转型是一个实践问题,那么作为天然的非行动者的知识人在实践技艺的层面上就应该遵从行动者的主张,而不应试图指挥他们;如果不满足于此,知识人就必须转换身份成为行动者,参与到实践之中,而这自然要承担巨大的风险。 

就政治反对这一总目标而言,反对者是否要自我阉割以求得生存空间,这显然是一个实践问题,而并非是理论问题。用己方的温和与退让换取对方的温和与退让,祈盼双方就此进入和谐的良性互动,这种一厢情愿的想法正是上文所述知识人的那种生存状态与言说心态的产物。而仅从实践考虑,改良逻辑给行动者所设置的上限毫无道理:这里的关键不在于行动者应该怎么做,而在于行动者不应受到非行动者之观念的预先约束。在此处,革命与改良之争并非反映为两种实践主张(温和、合法的抗争与激烈、非法的抗争)的争论,而首先应被理解为关于政治反对之上限的争论。显然,既然改良派知识人认为存在某种上限,那么他们就有义务证成这一点,但这恰恰是非行动者无法做到的;而相比之下,反对那种上限者并不需要证成自己的主张。 

这种证成的不对称性驳斥了改良派知识人对自身主张的一种辩护:他们往往强调,自己并不反对革命,但改良与革命总体而言可以并行不悖。这种观点混淆了整全性的改良/革命的概念与实践层面的温和/激烈的概念。在实践层面,对于不同的情境,当然可以适用不同的(温和的或激烈的)乃至并行不悖的抗争手段,这里并不存在争议。但它同时也是只有行动者才能考虑并回答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温和与激烈仅仅是实践方针,而不是整全性的政治反对方案。认为行动者总体而言必须自我阉割,或必须避免与体制发生激烈冲突,或必须采取"倒逼"的方式进行反对的观点,都犯下了严重错误。 

实际上,并不存在一种能够统领政治反对之全局的整全方案:就像不存在改良方案一样,也不存在一种革命方案。但是,上述不对称性表明,既然改良方案站不住脚,革命就必须成为一个选项。在理论力所不逮之处,真诚的知识人所捍卫的应该是两个否定性的观点:不存在能够预先排除革命的因素,同时,也不存在能够将政治反对限定在改良范围之内的因素。 

知识人与行动者的区分对后者不重要,但对前者却非常关键。如果知识人不选择转换身份、参与抗争实践,那么他们就必须认识到,相对于行动者,自己仅仅是局外人:只有行动者才能决定抗争实践的具体策略。尽管局外人可以提出建议,但他们不应干涉局内人的行动,更不能认为自己有资格规制、导引局内人。但另一方面,这种身份区分被限定于政治反对者内部,因而并不是纯然实证性的:它以政治反对的基本立场为前提,因此,无论局外人距离抗争实践的距离有多远,他们都不应该是中立的;相反,既然行动者已经将其意志付诸实践,知识人就应该予以道义上与话语上的支持。实际上,在我看来,这种支持正是知识人的义务所在。 

政治反对归根到底是一种实践性的事业:局外人与局内人的区分仅仅在这种实践目的之下才有意义。这种实践目的要求政治反对者对抗争实践持一种内在视角,亦即,将政治反对视为"我们自己"——反对者及其共同体——的事业,而不是任何第三方的事业。该视角预设了反对者应当成为激进的乐观主义者。在此处要澄清的是,激进与乐观的态度并非基于实践中的工具理性权衡——在实践策略的层面上,激进与保守、乐观或悲观,均应立足于具体的实践境况;而在非实践的层面上,激进与乐观却是政治反对的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换言之,这种纸上谈兵的激进与乐观不是实践主张,并且也(首先)不是一种理论性的主张,而是一种无条件的希望,一个不顾一切的标识,一个在地图上一挥而就的指示箭头。地理大发现初期,欧洲航海家们对如何到达东方世界一无所知,但只凭探索的热情就足以使他们行动起来。激进与乐观的态度与此相似:这些态度不能指导行动,在很大程度上,它们仅仅是心理学的。 

某种意义上说,知识人的处境的确是近乎悖论性的:粗略的看,作为政治反对者的知识人与作为局外人的知识人是两种相互否定的身份:前者要求参与,后者反对参与。这种相互否定使得知识人群体难以以合理的态度面对政治反对的事业:他们要么试图以改良理念规制行动,要么干脆对政治反对保持沉默乃至漠不关心——换言之,要么僭妄,要么中立。我们看到,自我定位的问题对知识人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如上文分析所示,这种挑战并非是学理上的,而是心理上的(正由于身份定位并非是一个理论问题,知识人群体才难以正确回应它。或者让我们把话说得更明白一点:知识人对心理主义的反感恰恰是一个心理现象,而在某种程度上,这进一步导致了一些心理问题)。既然八溷九之后(乃至文溷革之后)的知识人境况不是学理所能解释的,那么今日的知识人的身份混乱就必定有其历史根源,并且,该根源将随着未来的体制变化催生更多非学理性的负面后果。 

作为局外人的知识人依然有"参与"实践的方式,这便是想象:想象自己在书斋之外、在广场之上、在行动者的行列中拥有一个位置,进而以这种想象为基础而进行言说,比任何深邃的理论表达都更有价值。想象中的参与固然不是真正的参与,但依然好过不参与:尽管可能过分严苛,但说到底,对于政治反对的立场与事业而言,不参与实践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是一种优点。换言之,知识人这一身份伴随着天然的缺陷,与行动者相比,他们可能需要付出更大的心智努力才能站在相对正确的位置上:虽然他们的思考比行动者的更加复杂,但在政治反对这一实践境况中,这种复杂并不必然优于后者的单纯。也正是由于这种缺陷的存在,对知识人来说,首要的是避免错误,而不是在理智上取得多少成就。 

革命与改良之争归根到底是知识人错误自我定位的后果,它揭示了这一群体尴尬的真相:他们不仅善于解决争议,而且也善于在无争议之处制造争议。在极度困难、并且在可预见的将来会愈发困难的环境中,知识人是最脆弱的:他们一方面在生存上严重依赖于体制,另一方面却被要求有最高的独立性。这两点的冲突撕裂了他们。更进一步,这种独立性与中立的立场经常被人们混为一谈。实际上,在当下的政治态势中,独立性必定反对中立:如果独立性果真是知识人的美德,那么它就恰恰意味着不中立,亦即选择站在行动者一方。"中立"并非是非政治的,而是极为政治的:它恰恰是现代政治(无论是自由民主还是极权主义)不得不承诺与标榜的东西;既然体制承诺了中立,那么保持中立就是服从体制。在这种情况下,不将敌人视为敌人,或者不将朋友视为朋友,均等同于自杀。这正是他们亟需体认到的观念。


鲍彤:从食肉到食草的飞跃 ——评中共四中全会

鲍彤
中共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议题,难能可贵。后果应该能够起死回生,难度则相当於脱胎换骨,六十多年来,中国一直是个以无法无天为特征的社会。
说到无法无天,人们常常把它和文化大革命联在一起。这是理所当然的,但也很容易一叶障目,使人产生文革以後业已改邪归正的错觉。
是的,中共在文革后,的确对《党章·总纲》作出了共产党有史以来最本质最具创造性的修改:明文铁定了"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一合法性条款。是的,八十年代的两任总书记胡耀邦和赵紫阳,的确尽其所能,推行着维护着党章规定的这一原则。可惜不出十年,先后都成了历史的悲剧。
接下去,就是所谓"第二次改革"的邓小平《南巡讲话》了。这虽然被某些人神化为中共在"建国"后独一无二的高峰,其实只是又一次无法无天的拆烂污。 50年代,毛泽东以"社会主义改造"之名把中国人的全部生产资料无法无天地充公成为"国有";年代,这笔天大的资产又被邓小平化"国有"为"官有",落进 了大大小小权贵的私囊。毛泽东在"革命"的旗帜下,以"武装夺取政权"为前导,无法无天摧毁了私有制。邓小平呢,他在"改革"的旗帜下,以天安门镇压为前导,无法无天建立了权贵所有制。所谓《南巡讲话》,抽象地说,似乎无可非议。问题在於它和无法无天的天安门屠城配上了套——在鸦雀无声的红色恐怖下重新分配国有财富,除了按照权力大小分赃,还能谱写出什么新篇章来?
事情还没有完。进入六十多年历史说明,无法无天是中国共产党的常态。它不仅在政权到手之前蔑视法律,掌握政权以后继续无视法律。法,是用来对付党的对手的,不是用来束缚党的!这是毛泽东从共产国际娘胎里带来的基因。列斯如此,毛邓如此,一贯如此。
如果把守法比喻为食草,乱法比喻为食肉,我们可以很确切地把过去的共产党比喻为食肉动物。共产党作出决议要依法治国,大致相当於由食肉动物突变为食草动物,难度相当於脱胎换骨。惟其大难,才足以称为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无双的创举!
有人认为也许这只是一种手法的改变。我想恐怕不能言之过早,不妨继续观察,继续分析。
——RFA

王思想:「人口紅利」是一個無恥的詞彙


中國經濟的衰退已經非常明顯,這使得某些「經濟增長至上」的人,和另一些「人權至上」的人合流,不斷呼籲要放開生育政策。
衰退是因為人口紅利消失,這個論斷很是莫名其妙。中國經濟衰退的原因,非常明顯,次要原因是世界經濟部景氣,對中國出口需求下降;主要原因則是中國經濟結構及其不合理,依靠低價出賣資源、低價出賣勞動力、忽視環保這三大法寶,進行低水平生產,遲早走不下去。
有人說,目前市場上出現的民工荒可以證明人口紅利的消失。這幾年廣東等低確實出現了民工荒,但這不意味著勞動力缺失。廣東依靠承接香港來料加工等行業發展加工經濟,吃的是勞動力差價,一旦工資成本上升,企業無利可圖,所以企業主不願意增加工資。在其他地區凸顯勞動力相對優勢的情況下,廣東這種生活高成本的地區失去對勞動力的吸引力是自然的。就像某些產業從香港、台灣、日本轉移到廣東一樣,廣東現有的一些產業必然轉移到中國內地。這是產業梯度轉移的必然趨勢,與人口紅利無關。
可以舉一個反例。儘管很多人妖魔化富士康公司,但各地政府對引進富士康仍然非常急迫,為什麼?因為富士康解決了大量人口的就業問題,減少了社會矛盾,使得地方政府維穩的壓力大幅度降低。如果勞動力真的短缺了,各地的富士康就無法生存。富士康這樣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吸納了大量的勞動力,應該被我們感謝,而不是妖魔化。
「人口紅利」是指一個國家的勞動適齡人口佔比較大,撫養率比較低,可以促進經濟發展。這個詞彙,來源於西方經濟學家,卻被中國某些學者大量引用。是因為那些學者無法解釋中國這種體制為何能造成經濟持續增長,於是就把原因歸結為人口紅利。他們的這種解釋,抹殺了中國經濟改革開放的成績,也掩蓋了中國經濟的深層次問題、體制問題。
《紅利消失或意味著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時代終結》之類的文章,將改革的思路引向歧途。
「人口紅利」一詞引入中國後,迅速成為一個非常不道德的概念。這個詞,將人視為工具,彷彿人是為了給國家創造GDP而存在。那麼,人們的生活呢,重要嗎?
中國號稱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實際上多數地方都是荒山、沙漠,適合人類居住生活的,也就那麼一點點土地。在狹小的平原地帶,擁擠著接近10億人,彼此搶奪資源,人人生活艱難,在這種惡劣的局面下,竟然哀嘆人口紅利的消失。難道要讓中國繼續增加3億人、5億人才罷休?
今天,我們可以增加1億勞動力,來繼續維持低層次的所謂「增長」、「繁榮」,那麼,以後呢,在這1億勞動力年長之後,再繼續用2億人口去維持所謂人口紅利?……如此反復下去,100年後中國會有30億人嗎?這不是成了「龐氏騙局」嗎?
我一直堅持認為,中國應當限制人口增長。一些自由派朋友攻擊我,說我為計劃生育政策鼓吹。我想說的是,我認為中國這塊貧瘠的土地、稀缺的水資源無法承納10億以上的人口,為了國民的幸福,必須減少人們對資源的搶奪。當前計劃生育政策中的強制、暴力現象,我從未支持。生育權確實是政府不可侵犯的人權,但是我們是否可以通過某種柔和的方式限制人口增長呢?這是另外一個重大話題了。
人口或許不應被視為負擔,而首先,人口絕不能被稱作「紅利」。

——东网

李宇暉:空氣污染是不折不扣的政治現象


大概很少有人會料到,中國的霧霾成為了持續時間如此之長,覆蓋範圍如此之廣的災難性事件。成年人也就算了,本來在這個國家生活和混日子也差不多。可憐的是本來應該在戶外活動的孩子,現在只能在家打遊戲或者看《喜羊羊》這種慘不忍睹的電視節目。至於連電腦、網線都負擔不起的低收入家庭,我沒法想像孩子們怎麼打發他們的時間。在別的國家,空氣污染主要是種城市現象,而中國的污染由於規模太大,已經連農村都不能倖免。那些父母去打工的一無所有的留守兒童,現在連大自然這個他們唯一擁有的慰籍也被剝奪。
不管出了多麼天大的問題,這個國家總不乏出來為當局洗地之人。他們的觀點無非是:1)污染不是政治現象,民主國家也有污染;2)要發展就必須要有污染。讓他們舉例子,無非是:印度污染也很嚴重,英國也曾有污染。英國的例子不多說了,拿60年前的事和現在比,完全忽略了環境科學、醫學的不同發展程度,忽略了人類對污染危害性的認識程度,不值得一駁。何況正是因為英國有非常完善的政治制度,1952年最嚴重的一次倫敦霧事件之後不久,即通過了《潔淨空氣法案》,規範工廠的排放標準,而空氣質量也立即隨之改善。你總不能說50年代的英國已經完成了發展,所以可以安心治理。那時候可是剛剛從二戰的陰影中走出來,如果不是暢通的政治問責渠道,政府能有這麼自覺?即使通過了立法又如何執行?
至於印度,確實是出了名的污染大國,但是最近十餘年已明顯處在持續改善的軌道上。從這張耶魯學者製作的動態地圖(http://www.theatlantic.com/health/archive/2014/06/the-air-we-breathe/372411/)
來看,印度2000年以來的pm2.5水平一直低於中國。單位溫室氣體的GDP(可以視作經濟發展的環境效率)也高於中國。更重要的是,印度只是孤證,大部分民主國家,包括很多中國人看不起的拉丁美洲國家,環保清潔程度都高出中國不止一個檔次,整個拉丁美洲的pm2.5(參考前面鏈接)比發達國家表現更出色。即使是菲律賓、印尼這樣的民主窮國,各項環保指標也是中國所不及。能夠在如此短時間內污染如此巨量的空氣、水源和土壤,中國的經濟模式可謂無人能及。
直接的原因已經有很多專門研究提到過,比如中國2013年燃煤的產量高達全世界的46%,儘管GDP只有大約11%。再比如污染嚴重的鋼鐵行業,中國2013年的粗鋼產量已達到全球的48.5%,而且都是以規模可憐的小鋼廠為主。最近紐約一家環保組織研究顯示,中國的港口也是大氣污染的重要原因。由於政府對集裝箱船的燃料缺少像汽車燃料那樣的環保標準,中國港口的一艘集裝箱船的排污量竟相當於「50萬量國產卡車」排污量(參考http://www.nrdc.org/international/china-controlling-port-air-emissions.asp)!煤炭、鋼鐵、港口,這些東西體現的正是中共的GDP導向的執政策略:粗放、低效、只顧增長不計其餘。
那麼,改變了政治體制就能改變這些麼?答案是肯定的。首先,專制國家的政府因為缺少授權,必須尋找一個硬指標作為執政合法性的基礎。如果僅僅是環境保護好,怎麼拿到國際上炫耀?讓5毛從哪個角度吹捧?GDP當然就成了除了選票之外,最有利於證明自己的一個剛性指標。第二,經濟實力可以轉化為一個政府與其他政府在政治上討價還價的條件。一個國家不可能因為環境好而收買別國不干涉本國人權,但是通過給錢就可以很容易做到這點。環境沒法用來交換,用來增加議價權,當然就要靠邊站。第三,GDP還可以直接帶來統治階層個人財產的增加。由於掌握了大量資源分配的權力,例如壟斷國企,政府採購等,中國產生的一切財富都會過度地流入政治權力的掌握者手裏。換句話說,統治者受益於GDP的程度遠遠高於被統治者收益的程度。與之相反,被統治者受害於環境污染的程度遠遠高於統治者受害的程度。後者的兒女大多身在國外,自己出入又有高檔的空氣淨化裝置,食物和飲用水全部特供,等等不一而足。因而一些看似純粹促增長性質的政策,實質上是分配性質的政策,把普通人擁有的環境資源轉化成了權貴擁有的物質資源。
其實專制政權在21世紀存活是很困難的,民主國家出現政變倒退回專制更困難,一是因為國際社會的通行標準,二是因為互聯網所形成的民眾的自組織能力。於是,專制政黨要想存活必須依賴一些得天獨厚的條件。目前大部分頑固的專制政權或名存實亡的假民主政權,如中東大部分國家,俄羅斯、中亞五國中最專制的三國(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南美唯一非民主國家委內瑞拉,都擁有非常雄厚的自然資源,因而不需要通過政策的有效性即可收買民心。但是中國的自然資源並不雄厚,靠的是什麼呢?當然就是靠過度的剝奪環境。只有對原本並不豐厚的資源過度開採,用原本效率很低的能源如煤炭大量發電,把土地、河流、空氣等基本生存條件迅速摧毀,才能創造出足以維持社會穩定的經濟基礎。也就是說,用提前支取環境生態資源來彌補效率的低下。
五毛們還有一種洗地方式,就是把環境問題歸結於個人和企業的不自覺。問題是,如果人是自覺的,還要政府來幹什麼?美國很多釣魚熱點場所都有專門的「漁警」四處巡邏,狠罰那些把尺寸不足的魚拿走的人。連釣個魚都要警察看著,可見人類生來就是一種不自覺的動物。博弈論中關於公共資源的著名悖論「公共池塘問題」,說的就是為什麼無政府狀態下共有的池塘最終會出現涸澤而漁。而政府最主要的作用(當然還有其他作用),恰恰就是為了解決公共資源的使用問題。當公共資源被大規模破壞,即使直接破壞者不是政府部門,也足以說明此政府已經完全喪失了執政者的資格。
有人說,「你這麼說難道是叫共產黨管得更多?你還嫌他們管得不夠多?」當然不是。當保安沒有保護好你的財產,還整天接受盜賊的賄賂,甚至監守自盜,更不用說經常對你棍棒相加……你譴責他顯然不是為了讓他管得更多,而是要請他捲鋪蓋走人。一個政黨也是一樣,中國人已經給了它機會,現在它無論做什麼都已經太晚。

——东网

胡少江:香港危机所表现的中国法治困境



香港学生和市民的"雨伞运动"已经一月有余。虽然学生与香港特区政府代表已经进行过一轮公开对话,但是几乎在所有的问题上都无法达成共识。中国政府的态度日益强硬,不仅对香港民众要求修改政改方案的呼吁丝毫不让步,而且进一步通过其控制的亲北京的政党和其他社会组织,通过法律、社会舆论、街头反抗议等各种手段全面封杀反对派。而示威的学生和市民则认为,北京和香港政府根本没有谈判的诚意,因此也拒绝作出妥协。

目前香港出现的这场社会对峙不仅展现了香港政治改革的困境,同时也折射出中国政府所定义的"依法治国"的概念的困境。从表面上看,目前香港的未经批准的街头抗议,尤其是在金钟和旺角出现的堵塞交通的抗议活动,是违反现有法律的行为。中国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抓住这一点,不断指责学生和市民破坏香港的法治传统。

这种指责似乎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在中国政府看来,虽然香港和中国本土实行一国两制,但是北京对香港事务仍然有最后的法律解释和制定权,因此人大常委会关于香港二零一七年特首选举办法所做出的决定具有最高法律效力。香港民众反对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就是对中国政府至高无上的法律权威的挑战,就是对法律的挑战,就是对法治的基本原则的挑战。

但是中国政府忽视了法治原则背后的更为根本的原理,那就是一个国家的法律应该表现人民的意愿和要求,法律制定的过程也应该体现公正的原则。根据中国政府在中英联合声明中所做的国际承诺和香港基本法所制定的香港高度自治的原则,在香港特首、香港民意机构的选举这些地方事务上,完全应该遵循"一国两制"的原则,由香港人民通过充分的协商和民主的方式决定。

香港的市民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他们希望充分参与从提名到投票选举特首的全过程。这种要求是合理的,也是合法的。但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却在两个月前,断然切断对话的任何可能性,单方面宣布了一个不得人心的由中央政府控制的机构来筛选候选人的方案。北京的作法虽然从程序上是"合法"的,但是他们所制定的这个选举法却是没有民意基础的,他们的立法过程也是不公正的。

按照不公正程序通过的、没有民意基础的法案理所当然的会引起社会的反抗。从表面上看,是抗议者拒绝执行现有法律。但是从本质上看,是人们对违反民意、违反基本法理的"恶法"的挑战。一个正常的法治社会,应该有一套文明的方式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全面真诚的社会协商是绝对必要的,在许多时候,采取充分表达民意的全民公投的方式也是必要的。拒绝通过这样文明的方式来解决现有法律和广泛民意之间的冲突,其实是对法治原则的更根本的违反。

中国的人大常委会的成员是由执政党的领导层指定的,这个机构的决定常常无法代表民意,既不能代表大陆人民的民意,也不能代表香港人民的民意。由这样一个机构,颁发一个与民意对抗的法律,然后以法治的名义强迫推行,这样的作法不是依法治国,而是强奸法治原则,强奸人民意志。中国执政党将这样的作法解释为"依法治国",实际上是将党的利益凌驾于法治原则和民意之上的表现。这样的法治,在香港无法推行,在大陆也毫无前途。

——RFA

2014年10月30日星期四

王冲:好莱坞为何不是市场的奴隶?


最近,習總書記在文藝座談會上發表講話,其中一句「文藝不是市場的奴隸」被各界廣為報道。對此,我深為贊同,為了賺點散碎銀子創作下三濫的作品,於國於民都無益,當然應該創造好作品,服務於大眾。
了解中國國情的人都知道,我們說文藝不要做市場的奴隸,內涵就是文藝已經成了市場的奴隸,這事兒不對,以後不能這樣。
不能這樣,就要了解一下該怎麼辦。這方面好萊塢提供了不少經驗和借鑒。
好萊塢大家都不陌生,拍個片子世界風行。一位美國朋友說,美國的軟實力,就是兩個H,第一個H,是哈佛大學;第二個H,是好萊塢。哈佛不是人人能上,人人都有感覺,可好萊塢的電影確實是橫掃全球。
好萊塢的電影,你乍一看傻傻的,總是英雄獲勝,壞人失敗,或者有情人終成眷屬,可它背後傳播的是美國的價值觀。
好萊塢傳播價值觀,非常巧妙。它不會特別高大上,也不會偉光正,總是通過一些細節來展示。不信的話,就看看好萊塢電影裏看似不經意展示的美國國旗,以及關鍵時候演員說的民主、自由等,都是美國精神的體現。
好萊塢不僅不是市場的奴隸,而且還引領市場,引領風潮,並且成了美國在全球傳播價值觀的有力工具。
我一直在想,這些公司不拿美國政府的投資,也不是國有企業,怎麼這麼根正苗紅的幫國家做宣傳呢?他們怎麼就不為了掙錢自甘墮落拍攝抗日神劇哪種片子呢?
我想,首要原因是創作自由。你看美國的電影、電視,天馬行空,什麼都敢拍。一會兒總統被刺殺了,一會兒總統腐敗了,管你官員多大,都敢編排,百無禁忌。
這些膽大包天的編劇,還動不動就穿越,動不動就地球毀滅了,白宮被炸了。像《紙牌屋》,分明是在對全世界講美國政治的黑暗,可依然在各大電視台播出,奧巴馬總統也看了呵呵一笑,不覺得對自己的形像是侮辱。
這是因為沒有擁有出版自由理念,作品好還是不好,交給觀眾評判,交給票房評判,而不是端坐辦公室沒有文化的幾個公務員來評判。別說找幾個公務員,就是找大家來判斷,也回扼殺文藝。文藝天然就是自由細胞所組成,好不好,交給市場,沒有任何人有權做出判斷。
這就是市場導向。這有兩個層面。一是投資人是市場導向的,老闆投資就要收回投資,它考慮是受眾。他沒有宣傳的目的和需求,會充分考慮受眾的需求;二是受眾是拿錢買票,也不是靠強迫觀看,因此只有拍出好看的影視作品,才能吸引他們。
再有就是好萊塢對編劇和原創的重視。寫一部好劇本,需要多年的歷練,多社會的理解和洞察,對觀眾心理的把握。反觀中國的編劇隊伍,不說水平如何,單就作風也不敢恭維。一個名編劇拿到酬勞,層層轉包,最後出手的是大學生,內容能好才怪。
好萊塢在這種狀況下,當然會出來石破天驚的好作品,也當然會出來水平低下的無厘頭之作,水平低下的自然為市場所淘汰,為觀眾所淘汰。他們的文藝不是市場的奴隸,不是用低俗給觀眾下跪,而是憑實力讓觀眾折服。

——东网

东步亮:习近平即将面临的台湾难题

台湾前總統李登輝昨獲國立中正大學頒授名譽博士學位,他在演講時提及「台灣應聯合自由民主國家對抗中國」


就在中共為香港佔中問題頭疼不已時,一個可能令中共高層更加頭疼的問題──台灣的悄然變化,正在默默蓄積和醞釀中。以習近平強硬、認定即不退步的鷹派處事風格,即將到來的某一天,中共很可能陷入比今天香港「佔中」更難處理的台灣政策困境。
最近中共罕見地透過官媒公布了三名台灣「編制內間諜」的照片和身份證號碼,指控這三人在台灣的20多所大學活動,策反在台灣就讀的大陸籍學生,威脅利誘他們回大陸收集情報。有評論指,此舉是為了敲打馬英九執政當局,對其在「雙十講話」中大談自由民主人權、呼籲大陸實施憲政及表態支持香港佔中進行報復。媒體還援引1999年李登輝拋出「兩 國論」、2003年陳水扁宣布將舉辦公投時,中共曾分別高調公布台諜劉連昆少將案及8名台灣間諜落網案為例,指這是中共對台灣當局表達不滿時的一種獨特方式。
此說當然難免牽強附會之嫌。如今的情勢顯然不可與當年李登輝拋出「兩國論」和陳水扁宣布將舉辦公投時的兩岸危局同日而語。不過,中共在此刻指名道姓地公布台灣體制內間諜策反大陸學生的具體情節,並通過國台辦發言人言正辭嚴地要求台灣有關方面「立即停止此類行為」,凸顯了中共面對台灣政治變局時,應對和處置上的黔驢技窮──只剩下威脅和恐嚇,要不就是揭短、露醜。也許他們早已看出,寄望於台灣內部的「朋友」、過去的死敵、如今惺惺相惜的「友黨」,來化解兩岸困局和開創兩岸未來,已經完全地靠不住了。但是,他們又能如何?又有何新的計劃與策略?作為在對台前沿的福建省長期工作過的「知台」派,習近平上任之後,並未顯露出他在台灣問題上比他的前幾任特別高明的地方。
台灣年底將舉行「九合一」選舉。從目前最受關注的六都市長選舉選情來看,中共的「友黨」國民黨前景不妙。親綠、親藍和中立的民調機構的多個民調顯示,六都市長選舉,國民黨候選人當選人數很難超過三個,這是前所未有的危急形勢。特別是過去一直被視為藍營大本營和藍營最具基本盤優勢的台北、台中,國民黨候選人連勝文和胡志強均選情低迷,而對手出人意料地獲得了眾多選民及民調的認同,無黨籍的柯文哲和民進黨籍的林佳龍當選機率很高。我的朋友、前陸委會副主委、台灣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所長童振源教授主持的未來事件交易所,日前邀請了一批對台灣政情有著深入觀察的島內外人士對六都市長選舉進行預測,結果顯示,國民黨僅贏得新北、桃園兩市選舉,民進黨則贏得台中、台南和高雄,親民進黨的無黨籍人士柯文哲贏得台北選舉。如果未來的結果真的如此,那意味著,國民黨失去2016年大選幾乎大局已定,而馬英九將辭去國民黨主席職務,他維持剩下的任期將難以為繼。
如果此種情況發生,中共的對台政策將會發生何種變化?習近平及他的對台政策幕僚們做好了何種應對對策?如果民進黨方面提出願意以大陸政體民主化為條件換取與大陸談判、和解或承認「大一中」,乃至走向終極統一,習近平是否陷入尷尬,他會作何反應?以習近平的性格,他「有一種專制愛國的傾向」,「是一位強烈的民族主義主張者,不時流露強烈的民族主義政治性格」,按他以往的作風來看,如果方針既定,他就會強硬到底。香港佔中如今僵持不下,就因為他的絕不妥協和讓步。如果以這種風格未來面對台灣,又將會導致多少衝突和變局?雖然一切都是未知,但是,習的性格和作風已註定使他將面臨更多的難題。屆時,內外交困,港台交困,四面楚歌,他如何解困?我們且拭目以待。

——东网

王思想:央视为何一次次指责苹果?

图为北京的一家苹果商店


看到微博上網友說,央視指責說iPhone 6成本僅1227元,卻賣5000多元。上網搜了一下,央視曝光蘋果成本不是第一次了。2012年,央視說iPhone 5的整機成本不過1039元,利潤高達400%;再往前,2007年,央視指責「iPhone手機成本250美元,毛利率高達50%」。
央視為什麼總跟蘋果過不去?央視此類報道,可謂用心良苦:利用民族主義旗幟指責蘋果暴利,哀嘆中國企業為蘋果加工零部件賺不到錢,這樣,央視立場正確,贏得國內企業支持,讓上級領導滿意。而就央視本身來說,這些年觀眾持續下降,廣告沒人願意做了,央視急了,找那些不做廣告的大企業,先後「揭發」、「曝光」。而對於做了廣告的企業,央視基本是歌頌的,即所謂「有償不批評」。央視這點伎倆,大家早都看出來了。
有趣的,是網友們的反應。今年,大部分網友都在嘲笑央視,認為央視僅僅計算直接成本的方法太無賴。網友說,蘋果賣的不是零件,是整機,是技術,央視為何不把蘋果公司的研發投入計算進成本?
微博的興起,給了民族主義致命打擊,從2008年到2014年,這6年間,民族主義灰頭土臉,遭受了大家的抨擊。
網友們關於綜合成本的說法,顯然是有道理的。而我想說的是:假設iPhone 6的綜合成本也只1227元,那麼,蘋果賣5000元賣6000元不行嗎?
我要給央視上一課:售價與成本無關。在市場經濟下,供求關係決定售價。這個最基本的經濟學常識,難道央視不懂?假設大家都不去買5000元的蘋果手機,甚至降到央視的所謂成本1227元也堅決不買,那麼,蘋果公司那千萬部已經生產出來的手機,500元一部他也只好賣,總不能放在倉庫當擺設。至於500元的售價,面對的成本是多少,蘋果也沒法考慮。
毫無疑問,蘋果是這麼多年來最好的手機,全世界的消費者都追捧蘋果。那麼,蘋果願意賣多少錢,那是人家蘋果自己的事情。只要蘋果公司沒有欺騙,沒有強迫,那麼,你管人家成本是多少?消費者有權買他們喜歡的手機,花多少錢也不關別人的事。
照央視的直接成本邏輯,我們可以質問:中石油成本多少?為何搞掉賴昌星之後油價從2元漲到接近8元?中國的房價為什麼那麼高?那點鋼筋水泥才值多少錢?都知道中國房屋的建安成本全國差不多,每平米1000多元,那麼,憑什麼賣及千及萬元以平米?
還有,你央視的廣告成本是多少?每秒鐘的成本不到300元吧,你央視當年有人看的時候,廣告曾經賣到過多麼貴?
更令人氣憤的是:人家蘋果既沒有壟斷資源,也沒有強迫消費者,而中國的房價呢,各地方政府為了哄抬房價,故意控制土地供應,禁止小產權房入市,逼迫大家買天價房;央視的廣告,則是依靠了強大的行政壟斷。
現在,蘋果是全球第二賺錢的企業。全球最賺錢的企業是誰?竟然是中國工商銀行。這個按照國際評估幾乎應該破產的企業,依靠什麼謀取利益?為什麼央視不去曝光中國工商銀行的成本?
除了利潤排名全球第二,蘋果公司還在另外一個方面排名全球第二:全球第二偉大的公司。蘋果的智能手機,被全球各個國家的廠商模仿、抄襲。只能手機徹底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全人類都應該感謝蘋果公司。
那麼,排名第一的,全球最偉大的公司是哪個?是Google。Google有多麼偉大,不用我多說了,大家都知道。
央視是如何對待這兩家偉大公司的?央視為何如此對待蘋果和Google?央視的價值觀是什麼?央視的良知何在?央視這樣的企業有什麼存在的必要?

——东网

三度拥吻之间:甘粹先生举丧记(朱毅)






                                          
                     
三度拥吻之间:
甘粹先生举丧记
              


八宝山梅厅,26日近午。拥抱过恸号着甘嫂周萍萍,我就不离不弃倚立在即将撤去——随后就要推往火化炉的甘粹先生灵柩前。再不忍把安详沉睡着的先生惊醒,我只默默噙着泪,执拗地接连三度,深深俯下身子,把噙着泪的脸颊紧紧贴在甘粹"大哥"冷如冰石的左颊上……
——"大哥",私下里,我从来只这么称呼甘粹先生。

先允我以手久久摩挲甘先生面颊…….这该是昨夜来家交流过的八宝山某殡葬公司女老总对我的暗示与恩典吧——甘粹林昭青春的合影,铁玫瑰园的林昭铜像,国宾馆银杏树林里缅思着的甘粹,古运河旁艾晓明教授为甘粹和我拍摄的那张合影,中华世纪坛世纪钟前先生与我手持林昭46祭酒并肩而立……深度交流中,尤其听到如此美丽的林昭竟是被枪毙的!女老总终于震撼了!——似乎多多少少明白了林昭与甘粹对于精神中国的重要与卓越奉献。
但是,当我随即在甘嫂的哀恸之中,以脸贴脸形式第一次与甘先生拥吻,想必不仅女老总始料不及,也大大出乎萍嫂一家和告别现场所有人的意料——
                  

                     
泪颊与冰颊之间,久久地、反复地摩挲,与其说是最后的吻别,不如说是最后的挚爱、依恋与深深感恩!——其实,我和与我一道长长受难的母亲就是这样诀别的。这次诀别"大哥",当然要比那次"摩挲"母亲更长久些,更从容些:那次妹夫把我强力拽开了,母亲推往火化炉前的那一瞬,妹夫甚至先就把我抱死了;这次呢,虽然事后丽娜一个劲责备:"死人脸上是不能沾上活人泪的!"可告别现场所有人惊愕之后,似乎又都深深理解、体恤、容忍了我…….
我真的不甘不愿离开那张又慈祥又执拗、即将化为宇宙灰烬的的脸,把身子再抬起啊!从索尔仁尼琴弥留巴黎,我与修鹏被先生急切带到铁狮子一号,绕着当年先生与林昭朝夕相对的人民大学新闻系资料室转来转去的那天开始,六年多了,从宋庄、回龙观到京北多少次了,我一直依傍着年已耄耋的甘粹先生,为历史祭坛上的林昭立雕传世,乃至反复逐字逐句逐标点地研判校注林昭遗稿……一如胡杰先生之依傍着甘粹先生誊录的十四万言书,追寻林昭的灵魂。圣女开雕之前,我就趁着孩子婚礼,让甘哥萍嫂与严兄柳嫂同在一桌见面聚谈。后来甚至至少有三次吧——一次是林雕初审,一次是玻璃钢双雕揭幕,一次是圣女双铜雕揭幕,我简直都是从同仁医院的病床上把"大哥"往回龙观"拽"的!即使忙得不可开交,只要就近,往往总要去探视甘先生,更趁机凭甘先生的"老年卷",美美地蹭上一顿饭。除了蹭得难以计数的我,艾晓明老师,金燕,汪艳芳,胡佳、袁淩、严正学…….前前后后也无不在郎家园蹭过饭。我们荣幸、自豪而"无耻"地自称:"啃老一族"。每啃老一次,甘先生都无数次诙谐地絮絮叨叨:"不吃白不吃!"激励"啃老一族"再来常往。终于成为惯例,成为甘先生真诚关爱、惦念、支持林昭事业继承者们的一种力所能及的方式,先生更藉此以寄托与缓解内心深处对林昭浓浓的思念。完全可以坦率地说,在关乎林昭形象、遗稿、事业的诸多事情上,甘先生与我还真的必须也只有"相依为命",比如十四万言书再校,先生渴望后继有人;再比如经典追魂系列之《甘粹:林昭揭幕日的感言》,林昭46祭之《甘粹:灵岩祭酒辞》等等,由于年逾耄耋的先生血氧奇低,其殷思焦虑只能命我代笔并授权发表;而就在先生辞世的十四天之前——仅仅十四天前啊!先生不仅与老鬼、丽娜夫妇一道陪我首审另一座林昭雕塑,而且独自与我并立在李九莲雕塑——另一组还在流血的爱情之标志前合影,终成先生一直信任、关爱、支持我的最后见证!……
可也正是那天——10月9日,先生明明声称他"一定要活过九十岁"的啊!
两年间接连大去的五一九播火者沈泽宜,尤其张元勋先生,与我也颇有深交。连同谭天荣,林昭与北大五一九这三巨头都曾有过或前或后、或深或浅的感情纠葛。所有这些人之中,唯有胸怀宽广的甘粹先生,不但无数次面对我真诚地感恩张元勋探监林昭,而且能在艾晓明教授的摄像机前,坦率真诚认同我的判断:林昭与甘粹定情之夜唱的那首《呼唤》,本是她谱写给谭天荣的…….
唯如此纯粹的甘先生之大去,对于我的精神世界,岂止如失父兄?
——痛失灵魂的依傍,真正如倾天柱!
敬爱的胡杰、江芬芬夫妇:可以这样告慰感同身受的你们:你们对"甘老师"痛悼之深情,不仅仅在讣告发出后第一时间你们就嘱命我"在甘老师的灵前献上"的花篮挽带上,更在我这第一度脸贴着脸拥吻的崇敬、热爱、感恩与依恋之中!

                                                                    
为雕刻林昭,甘粹亲赴宋庄考察遇罗克铜雕
                    
                            
铁玫瑰园林雕初审,前排左起钱理群、王荔蕻、甘粹、王国乡
后排左一为雕刻家严正学,右一朱承志
                     
  为铁玫瑰园圣女双铜雕揭幕:左起杜光、张志勤、钱理群、甘 粹、王书瑶
                   
                                     
离生命的终点只剩十四天,甘粹先生仍然还在审视另一座林昭雕像小样


正被监管得铁紧石严,手机上徐旭突然传来甘先生惊天噩耗,那已经是24日正午。甘家电话却总是忙音。急电首发消息的傅国涌先生,又急电胡杰先生,胡杰先生只说昨夜11时左右接获的甘夫人周萍萍噩报。连甘先生究竟逝世于何时,连我们竟然谁也不知道,岂非亘古之奇耻大辱?!顿时急得我失态地冲着着沙发上警察兄弟大吼大骂,立刻就要扯着他一道打的去同仁医院。
万幸苍天有眼,萍嫂午后居然接电话了!
——胸喉一阵猛烈的咳呛之后,顿无气息:甘粹先生逝世于昨日凌晨137分。尽管救护车不到20分钟就赶到,已无力回天:先生比他至死守望的林昭多活了46年,终年83岁…….
我曾先后为林希翎、方励之、许良英治丧或北京追思牵头,早为国安层层周知;而六四"黑手"陈子明葬礼偏偏就在明天,更偏偏前天让国安在电脑上复印李九莲雕像图片时,陈子明邮给我关于林希翎、五一九的两篇文档,一瞥之间,就被国安发现了:客厅沙发上的警察兄弟,显然本是在执行子明葬礼之前务必确保我"插翅难飞"的高层严令的。谁都未曾料及恰在此时,甘粹先生噩耗传及"忘年交"之我。大概两害相权取其轻吧,何况事后反思,都一天半多了,不管何一层级出于何种考虑或何种策略、何种规定,甘先生遗体将"覆盖党旗"的告别规格,应该那时已经内定了。所以,层层请示也并不太久,警方居然恩准我协助孤独的萍嫂料理甘先生后事了——但必须乘着警车、伴随警察。
发出讣告后才乘警车赴郎家园,与萍嫂面议换大些的梅花厅,选择确定遗像……可毕竟既怕连累萍嫂一家,又渴望灵堂上出现每一位依然活着的林昭故旧与著名研究者、追魂者的名字:我只能也必须单独面见殡葬公司老总。
这样的两难之中,三十几个小时里,我忙得昏天黑地,不知出了多少错漏!
比如,说起来王荔蕻大姐该就是铁玫瑰园雕塑林昭的"总管"吧,此刻,她正远在偏远云南养病。我深信,大姐对林昭的敬仰有多深,对甘老逝世的悲痛就有多深。朱承志乡贤老弟则是从赵紫阳灵堂赶过来的首审林雕者之一。林昭46灵岩祭,朱老弟在铁栅栏外扎营坚守不渝,最后竟是被强抬下山的!——每议及此,甘粹大哥总无限感喟唏嘘!深信两天来,王荔蕻、朱承志们一定都在反复转推讣告,可一直担心甘先生供职的社科院对告别仪式的"主流"监视与干扰,所以我实不便在推特公开求索祭辞挽联,就如即使与殡葬公司老总深谈过,我仍觉昨夜就把主祭挽联发过去不太妥——连主祭花篮,也是向殡葬公司预定的22个花篮花圈之外,特地另在附近花店定制的——今晨启程八宝山前,主祭挽联才连同钱理群教授、房文斋先生一早发来的祭挽一道,匆匆传给八宝山殡葬公司。直到车过科学院研究生院接获徐旭来电,才猛然想到:忙乱之间,主祭挽联并挽的精神群落之中,竟拉下荔蕻大姐等几位重要人物的名字了!进得八宝山梅厅,一瞥那位绝对专为监视我而立在厅口者,看年纪,应不是八宝山派出所政委,就是专管国安的副所长一级。不免又担心殡葬公司也有压力,于是,赶忙吩咐原凤凰记者,一边帮我逐个逐条检点核查价值中国所有的挽联缎带,一边询问:可否在共挽名录中再加列王荔蕻、袁凌等几个名字。
最后我还特地询问公司写挽联的小白:"能不能索性再加写几幅挽联呢?"
小白看着表,俨然其事地回答我:
"不行,来不及了!"
毫无办法,我只能以灵柩中脸贴脸的第二度拥吻,算是特别郑重其事地代王荔蕻、代朱承志、代胡佳、代徐旭……代精神中国所有的林昭追魂者们,林昭事业的继承者们,向甘粹先生最后告别!
相信我,王大姐,朱老弟,看管得死死、也在郎家园蹭过饭的胡佳…….在我悲怆炽热的温度里,即将远去的甘粹先生一定感觉了你们深深的眷恋与哀痛!
                                    

林昭、甘粹、二哥甘大跃1959天安门前的合影。此刻,二哥的花篮置于告别灵堂的正中。


                                    



见我已两度拥吻,立在灵柩前的甘粹继子陈劲松也俯下身去,以脸贴脸的同样方式,拥吻了灵柩中即将火化的继父。这种复制蕴涵的理解与谅解,尤其那种超乎血肉的亲昵与温馨,让我特别特别感动。前天,我与甘嫂面对面商量换厅翻拍遗像时,陈劲松还未及从供职的上海请假赶回北京呢。昨天下午,赶着在电脑上选择甘先生告别遗像,发现翻拍得都很模糊,深怕耽误遗像制作,就赶紧打电话甘嫂,让已约在她家的殡葬公司在家重拍。不一会儿,就是这位当时我还不知其名的孝义继子,亲自打电话来感谢我,宽慰我,告诉我:"所有葬仪事项我们一家都已经与殡葬公司议妥,一切放心!"
灵堂布置果然庄严精彩得不仅让人放心,而且令人震撼!令人提神!令人化悲痛为力量!——
灵堂正中的遗照,是甘粹先生所有照片中最有傲骨、最呈锐气与韧劲的:傲然昂首、决绝、期冀、执着地凝望着远方。该是老虎庙从林雕揭幕日采访视频中定格的吧?比萍嫂与我昨天匆匆选定的精神百倍!尤其遗像上方一反俗常的主题横幅,"历遍世道苦甘 写尽人生精粹",竟也钱理群教授祭挽(纯粹一生、甘苦自知)那样天衣无缝地镶嵌着"甘粹"的名字,又凝蕴,又真实,沉郁沧桑,大气磅礴。一直无缘相见,只知道甘粹大哥继子八九期间就读于北工大,故疑主题横幅乃社科院甘先生某故旧所拟。求证萍嫂,竟答曰"儿子写的"!泪眼望横幅,我为甘粹先生竟有如此温馨孝义、又如此理解敬重他的继子而深深庆幸!那精妙绝伦的主题横幅,恰与价值中国主祭挽联相得益彰,完整呈现了甘粹先生的峥嵘风骨、不朽奉献及其抗争与苦难的一生——
十四万言凭君青史,三千年故国 铁窗啸魂,秋瑾长剑再出鞘;
二十一载孤烟大漠,五五度秋月 天涯望断,金风玉露终相逢。
甘粹先生遗像下与灵床四周,簇拥着的菊涛如雪,剑兰似海,像剪刺锋棱又如星芒四射的一圈红花,点缀其间,象征着甘粹先生纯粹洁净、刚正热烈、执着守望的非凡一生,而林昭旷古无伦的忠贞,世纪前赴后继的求索,也都在其间燃烧、奔涌!……
二哥甘大跃、妻子周萍萍、岳母、妹妹与儿子一家的五个花圈花篮,在灵像正前温馨地一字排开;内侧厅依次是两个家族所有亲人们的近二十个花篮。
追魂林昭、遗产守护及林昭研究界的几乎所有著名人物:胡杰夫妇,钱理群、艾晓明、傅国涌、王书瑶、房文斋、冯士彦、林木、倪竟雄、谭蝉雪、许宛云、刁敏桓、王东成、徐旭、修鹏、江之浒敬献的花篮缎挽,肃立于一进门厅两侧最显豁的位置;精神群落的祭挽,挂满两壁高处的几乎所有花圈;而灵床正前,则是老鬼、丽娜、黄河、钱行行、马文都、任重、蒋绥民、万耀球、博绳武、李家騤、李尔柔、纪增善、冀德才等十四位良知人士虔敬奉献的两束洁白的鲜花:多么尊荣!多么"豪华",多么气派!
既然对于精神中国,告别甘粹与悼念林昭绝难分割,那么应该也可以说:就祭悼排场、参与阵营与海内外实际瞩目的程度论,今日的祭悼,是局限于学友故旧师长的林昭北新桥中新社小礼堂追悼会和两次灵岩葬礼绝难相比的!

可我必须如实地告诉世界:北京连日雾霾后出奇的一个晴天,到现场送甘粹先生最后一程者包括亲属不足三十人!加上因种种原因只能以花圈祭挽形式追思送别的,包括两家家属也不过八十人。社科院仅到场老干部局、文学所四、五人倒不难理解;可到场良知人士竟也少之又少到竟几乎屈指可数——甚至不及三番被捣一日竟成的方励之北京追思会到场人数的一半!如此寂寞,如此冷清,是我万万想不到的!——今天一早海内外众人就在推特上助我呼告着啊!十五分钟内我的凯迪祭园告别帖就点击三千啊!我本带来了五本吊唁薄啊!仅仅24日在新浪、腾讯微博,为林昭、甘粹流血的爱情点击傅国涌、转帖王东成的,就万计百帖啊…….
梅花厅内,萍嫂还在嚎啕"老甘好人啊!老甘大好人啊!……"
眼看劲松就要手执盖脸的黄綾了。
贯穿告别仪式始终的一种深憾与歉疚,压迫我又俯下身去,这是我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噙泪贴脸亲吻灵柩中冷如冰石的甘粹大哥,却照例闭着眼——实在不忍看覆盖在大哥身上、浸染着林昭与千百万人鲜血的那面党旗!
是的,必须承认,我最后的拥吻,与其说是最后的诀别,不如说是我深深的——永恒的歉疚:
敬爱的甘粹大哥:
您走得如此尊荣,如此灿烂,可又如此冷清、如此寂寞,我对不住您啊,甘粹大哥!对不住林昭姐姐!——永远对不住你们!


                                     

最后的告别


                 


继子陈劲松捧着遗像趋前,出殡了。
拿着花圈的小孙子陈晴特意插到我的前面,回着头向我自炫:"我本来要拿两个花篮送爷爷的,可惜规定只能拿一个!"——多么温馨的半路三代之家!
鲜花粉碎之后,严正学兄才出现,原来他仍然还是在百合厅苦等,茫然不知早已改定在梅花厅告别。
由衷感谢为软禁中的我层层请示,终于让我得以送甘粹先生最后一程的国安兄弟。
感谢殡仪公司的韩总与小白,甘粹先生告别仪式那尊荣灿烂的一面,真的与你们人性的理解、支持与连夜辛劳分不开。
特别感谢老鬼、丽娜、钱行行、黄河们的始终参与和劳瘁。
尤其感念傅国涌先生遥远却总是最鼎力、最前驱的林昭—甘粹网上纪念。没有傅国涌先生及时的微信爆料, 26日的八宝山梅花厅对于林昭和精神中国,极有可能会是一阵匆迫,一片荒凉,甘粹先生真正的人生精粹也可能在他人生最后最重要的节点时刻被阉割,被埋没,被忽略…….傅国涌先生深情的灵堂祭挽,不到十分钟就传过来了。而逾三十幅价值人士的祭挽中,王东成、廖伟棠、沈进辉、巴人等的四、五幅,就直接取之傅先生新浪/腾讯微博纪念帖的跟帖——它们代表千百万网民为真理、为正义、为流血的爱情的无限哀痛与沉重叩问!
也不会忘记,冀德才先生是八点多就早早到了梅花厅的。尤其李家騤先生因瘸着腿迟到的光临,连殡仪人员也深深感动得为之驻足,为他重新开棺,任其一人凭吊。萍嫂再三说她对此没齿难忘,嘱我代为致敬深谢!
十分感谢陈云飞们25日在四川的超前追思!

出了羊坊店重庆酒楼,我在木樨地噙着泪独坐了差不多两个多时辰。
默默想着甘粹先生历尽千幸万苦,依然在《北大魂》中一幕幕回忆林昭,一日日记录六四,想着今日告别之冷清寂寞.......又悲从中来!……我当然知道告别仪式冷场的主要原因:恰恰南方北方的灵岩追魂的勇士们,正因声援香港占中而纷纷陷狱。可讣告传布的路径与策略方面自己难道没有难辞之疚吗?似乎总也无法原谅自己!…….
甘粹大哥!林昭姐姐!——永远对不住你们!

回到家打开电脑:遥远甚至隔着大洋的王荔蕻、朱承志、胡平、何清涟、妙觉、胡佳们,果然一大早就在为八宝山梅花厅告别甘粹而转推呼告……
近暮时分车过钓鱼台国宾馆,见金灿灿黄橙橙的银杏树林下,依然人潮人汐,真正京华一绝。这些年,至少每隔一年,我都会邀请甘粹先生来赏赏叶,散散心,照照相……叶又黄,人已殁,五味杂陈中实在难为今日葬礼录出几行字,只写了一个题目:"尊荣而寂寞的甘粹葬礼",就早早和衣睡下。
醒来,才发现手机上有一则13909238695昨日1026——即告别仪式前一刻传来的短讯:
"甘老师:我是您二十多年新疆劳改经历的读者,我也知道是您把林昭留下的难以辨认的文字一一订正。你为我们树立了不屈与坚守良知的典范。今天您升天了,我很想念您! "
次日早晨,QQ对话框里,有古格拉公民遗憾的留言:"等知道消息,事情就错过了。"
不久,谷歌邮箱里,香港五七学社武宜三先生转来一幅迟到的挽联,希望能转给家人——
"宜三先生:甘粹去世,我虽未与他有过联系,却很痛心。得信晚了,兹发上挽联一则,请转致其家人。汪廷奎
               挽甘粹难友*
     铁冠盖顶  人权被夺  棒打鸳鸯流棘莽
     白首归真  民主仍遥  神游宇宙访林昭
             未谋面难友汪廷奎敬挽  2014年10月27日"
心绪由此而稍趋平复。且以图文形式,为千千万万这样的读者与网友,定格与展开甘粹先生告别仪式上永远尊荣灿烂的一面吧。


                                  2014/10/26-29于北京


                                       

索尔仁尼琴弥留巴黎时刻, (左起)修鹏、甘粹、朱毅在原人大新闻系资料室


                                    
甘粹与朱毅合影于通惠河      艾晓明摄



                                                                    
林昭就义46周年,甘粹在世纪坛最后一次酒祭泣别55年的林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