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3日星期二

秀才江湖:中国撒币简史!

对外援助,俗称"撒钱",天怒人怨,老百姓有意见,说自己家的人啃馒头,凭什么请别人喝酒吃肉!自己家的人吃泡面,你凭什么请别人吃海鲜!其实这玩意并非今天才有,中国历史上,很多朝代都有,都曾经对外撒钱,但是并不疯狂,并不乱撒,都有苦衷。
中国历史长河源远流长,我就不从头说起了,我就从儿皇帝石敬瑭说起吧!后晋石敬瑭撒钱,但他只向契丹一国撒,没有乱撒,因为契丹强大,他想利用契丹的铁骑从后唐手里夺得江山、并且保大晋江山固若金汤。《资治通鉴记》载:"帝事契丹甚谨,奉表称臣,谓契丹主为'父皇帝';每契丹使至,帝于别殿拜受诏敕。岁输金帛三十万之外,吉凶庆吊,岁时赠遗,玩好珍异,相继于道。---晋使者至契丹,契丹骄倨,多不逊语。使者还,以闻,朝野咸以为耻,而帝事之曾无倦意,以是终帝之世,与契丹无隙。然所输金帛不过数县租赋,往往托以民困,不能满数。其后契丹主屡止帝上表称臣,但令为书称"儿皇帝",如家人礼。"石敬瑭撒给契丹的钱不过是"所输金帛不过数县租赋",比起另一个不可描述的朝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至于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使得从今以往外族入侵中华如入无人之境,就是卖国贼的行为了。
五代十国之后,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大宋,此大宋乃赵家之"大宋",并非后来的"大送"朝。"大宋"前期,太祖太宗时期也纵横天下、战无不胜,自从被辽国打败之后,也开始撒钱,但是它也不乱撒,是为了保境安民才撒、以撒钱换和平,只撒给辽、西夏、金少数边境国家。每次打了败仗,签订合约,说好了,我给你钱,以后咱们不打了。当时宋朝富甲天下、经济发达、物资充裕,撒几个县的赋税就可以使人民免于战争涂炭、刀兵之苦,宋朝皇帝觉得很划算。以宋辽澶渊之盟为例,30万的岁贡对宋朝简直不值一提,当时宋年收入1万万以上,而宋当时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事所耗费的军费就高达3000万以上。宋朝绝对得而偿失!而且他们不白撒,撒了钱、赚了面子,西夏向大宋称臣、大宋向西夏撒钱时,称宗主国向臣属国才用的"岁赐",今天可没给这面子!
宋朝灭亡,蒙古人建立的元朝纵横天下、不可一世,他们不撒钱。明朝也强大无比,也无需对外撒钱,可是永乐皇帝朱棣夺得江山后,虚荣心极度膨胀,想到外国找存在感,宣示大明皇帝皇恩浩荡,如天地无所不载,就派太监郑和下西洋,一说是为了寻找被他赶下台后不知所踪的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郑和下西洋,带着钱,一路走一路撒,不知道这算不算中国最早的"一带一路"?《明史·郑和传》记载:"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觅踪迹"。到了30多个国家地区,每到一处,就以大明皇帝的名义,大肆撒钱,赏赐大量陶瓷、丝绸、珍宝。明臣刘大夏说: "三保(指郑和)下西洋费钱粮数千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宝而回,于国家何益!"
明朝灭亡,清朝入主中原,清朝志得意满、大国自居,沾沾自喜、洋洋得意,只受外国进贡从不对外撒钱,直到清末鸦片战争打了败仗,才开始一撒不可收拾。打了败仗,城下之盟,割地赔款,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那是有情可原、万般无奈,不像有的朝代不打败仗也撒钱。不给钱,爱新觉罗的江山就难保!慈禧太后也不甘心民脂民膏落入蛮夷之手,为了摆脱撒钱的命运,她也曾经雄心万丈、对列强宣战,终于还是打不过坚船利炮,终于还是一败涂地、继续撒钱。
清朝之后,49年之前,民国四分五裂、兵荒马乱,也没有钱去撒。49年之后,因为言论太自由,我就不多说了,再说下去就不和谐了,"中国对外撒钱简史"就戛然而止吧!
(表达艰难的年代,你的打赏将鼓励我艰难地坚持下去!谢谢鼓励,打赏请留名,以便我铭记于心!)
​​​

1 条评论:

  1. https://ytilauxes.blogspot.com/2018/07/2018742201.html 你觉得我是五毛吗

    回复删除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