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9日星期日

胡少江:红卫兵、变色龙和野心家

中共新贵陈希日前在官方出版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中发表署名文章,题为《培养选拔干部必须突出政治标准》,这篇文章再提毛泽东对共产党干部任用的标准,即 "政治是主要的,是第一位的,干部要又红又专"。文章还专门强调,在提拔干部时有五种人不能用︰ 一是"不忠诚",二是"政治定力不够",三是"没有政治担当",四是"没有政治能力",五是"没有政治自律"。在文化革命结束四十年之后,中央组织部长重新高调提出"突出政治"的选人用人标准,这被认为体现了习近平的一个重要思想。
陈希是在十九大上得到破格提拔的习近平的心腹之一。他与习近平的关系有两个引人注目的交集︰一是他和习近平都是1975年进入清华园的工农兵学员,是同窗好友;二是习近平获得清华大学的"兼职法学博士"的时候,此公正在清华大学担任一把手。在习近平主政之后,陈希立即从中国科协的闲职岗位被提拔到中共最核心的部门中央组织部,任命为主持工作的常务副部长,为日后习近平快速提拔旧部亲信占据重要位置把关。在十九大之后,陈希又被习近平破格提拔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长、中央高级党校校长。
可以肯定,陈希的文章准确地表达了习近平的用人观。从陈的文章中可以看到,在他提出的所谓政治挂帅的标准中,重中之重是对习近平的绝对忠诚。将对党的最高领导人个人的绝对忠诚作为中国执政党选拔干部的第一标准,自然而然地令人们回想起毛泽东时代、尤其是对毛泽东个人崇拜达到顶峰时期的文化革命时代。说来也巧,习近平、陈希和他们的伙伴们,有不少正是在文化革命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红卫兵一代",他们的世界观正是在毛泽东时代形成的。
陈希毫无疑问是中国那个疯狂年代的疯狂政策的受益者,从他的简历看,与同龄人相比,他在文化革命中基本上是顺利度过的,十七岁便成为省会城市的工人,在没有书读的那个年代的中国,这是一个令年轻人十分羡慕的职业;二十二岁便被"推荐"进入了中国最好的理工科大学清华大学。文化革命结束之后,陈希的履历也基本上是顺风顺水,读研究生、提拔为政治干部、出国游学镀金,几乎所有时髦的职业路径都走了一遍。到了快要退休的年龄,又恰逢青年时期的好友"登基",也是自然而然地更上层楼了。
但是,陈希自己成长的经历和他所列出的用人标准似乎有些矛盾。且不说他在文化革命结束前后的急转弯,在文化革命中,如果他没有紧跟毛的极左路线,他不会有那么顺利的人生经历;文化革命后,邓小平的路线与毛的路线可以说是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不知道"忠诚"和"信仰"在陈希的这个转弯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当然,有可能他在文革中青春年少,被毛泽东的极左路线蛊惑,随后吸取了教训,真心地跟从邓小平的改革开放路线。在中国,有许多他的同龄人也是这么过来的。
但是也有另一种可能,陈希可能根本上就是一个没有理想、没有信念的机会主义者,他从来没有真正信奉过任何主义,因此能够从文革时代的受益者成为文革后时代的受益者,这些都只不过是依靠他自己的八面逢迎。从他以后的经历看,这样一种可能性似乎更大!因为在随后中共执政党领袖和政策的更换中,无论上级的领导风格变化多么大,执政纲领变化多么大,他都能够游刃有余,并且都能从中赢得个人利益最大化。无论是在江胡时代,还是在习近平时代,他都是党的领袖的跟从者,从来没有对党的方针表示过任何不同的见解。
由此看来,像陈希这样的人,顶多不过是一个逢迎上级、见风使舵的变色龙而已。其实,在那个非常荒谬的国度里和时代中,中国的绝大多数人也都是这样度过自己的一生的。对于他们,我没有权利苛责。但是今天的陈希却摇身一变,大谈理想、信念,这让我感到难以接受。明明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明明是要剿灭党内和社会上的不同政见,却偏偏要将自己打扮成一个所谓理想信念坚定的君子,这样的人恐怕比变色龙还不如,只怕是一个披著变色龙外皮的野心家了。遗憾的是,中国的这个新时代恐怕要由这些野心家们任性地玩弄一阵子了。
——RFA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