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7日星期三

黎学文:反对者的未来(附守鱼:定下腳步時 未來的悲觀是…)

七O九案受害者的亲人家属挺身而出……

我的一个资深反对者朋友,前两年离婚的时候,他的妻子对他说:"你们是对的,但你们是没有未来的。"这句话对我的这个反对者朋友打击很大。我自己也曾有一段与同情者的感情经历,对方基本认同我的反对理念,但分手的时候,也说:"我认同你的价值观,但无法和你一起建设生活。"在反对者朋友圈,类似的经历不在少数。从人性的角度而言,上述两位女性的选择自有她们的道理,毕竟,生活是很逼仄的现实。如同莫之许所言:"反对的道路从来就是艰辛的",反对者面对公权的打压自然会影响到与伴侣的生活。但问题是:反对者真的没有未来吗?
从当下的环境看,反对者似乎是没有未来的。新极权体制正在日益巩固,全方位扫荡民间,窒息社会任何可能性的活力因素。反对者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都处在被深度压抑的状态。反对者们的生活都比较艰辛,许多人连基本的生存保障都出现问题,除了维稳体制的压迫,反对者经常会遭遇失业、婚变、家庭冲突等各种问题。在当下,反对者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双重压迫:一方面是公权的打压,经常性的被喝茶、传唤、甚至被拘捕;另一方面是家人的不理解,朋友的背弃、就业的困难。这些双重压迫都在考验着反对者,很多时候,反对者有勇气面对维稳的压迫,但面对亲情、爱情的冲突时,却常常倍感痛苦。
由于当下语境的黑暗,特别是709事件以来,民间笼罩在压抑、悲伤的氛围中,反对者将可能要面对一段较长的煎熬时光。在当下,对于反对者而言,可以清晰描述的未来似乎是不可见的。没有人是预言大师,中国的未来似乎很难有准确的预判,但对于坚定的反对者来说,中国未来的具体的转型路径虽然难以预测,但民主和自由的终极目标一定是确定的,这个目标关切到每一个中国人,更关切到反对者的命运。因为反对者的未来与中国的未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于反对者而言,唯有中国开启了民主转型,中国才有未来,反对者也才有未来。既然反对者坚信中国必然会开启民主转型,那么中国的未来就是确定的,而反对者的未来当然是确定的,反对者以当下的痛苦承受,却能成为最有未来的中国人。
认为反对者是最有未来的,这绝不是从世俗意义上讲的,这并不是说反对者在未来中国会因为其反对抗争的牺牲,可换取未来的高官厚禄,封妻荫子,反对者对极权的反对是出于良知和道义,是基于对普世价值的理想主义捍卫,绝不是为了个人利益的夺取和获得。这是反对的伦理,是具有理想主义精神而非利益所然。对于很多反对者来说,未来中国实现民主转型后,很多反对者也并不会成为政治人,作家依然会继续写作,做生意的会继续做生意。反对者中当然会涌现出一些有政治抱负,渴望在未来的民主转型中扮演角色的人。这都是个人选择的问题,无可厚非。民主转型其实就是打破一党专政的垄断,为全体国人开启政治机会窗口,那时候的中国,每个国人都有在政治舞台上一显身手的权利。但并不是每个反对者都适合做政治人,甚至,有的反对者终其一生都愿意做永远的反对者。显然,极权体制下的反对者和民主转型后的反对者命运是迥异的。民主转型后的反对者可以充分行驶自己的公民权利,毫无恐惧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自由的行驶宪法规定的反对的权利,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的选择自己的生活。而这些,在极权体制下,依然是反对者要付出沉重的代价而不可得的理想。
当下,如果仔细分析, "你们是对的,但你们是没有未来"的这个判断本身就是极其分裂的话语。认为反对者是"对的", 显然是理性的判断,稍有常识和良知的国人都应该认同这个判断,因为中共极权专政已经用铁血事实证明了反对者的道义性,这是民间起码的政治正确。然而悲剧的是:"对的"反对者却被认为是"没有未来"的,这种判断显示了理想与现实在当下中国的冲突与分裂。 "没有未来"显然是世俗意义上的判断,既然反对者都面临着现实的各种压迫,反对者的现实境遇是痛苦的,那很容易让人看不到未来,因为对于一般同情者而言,未来是现实的延伸,既然现实没有显现未来的可能性,那么做出反对者"没有未来"的判断就貌似是合理的。然而这依然是鼠目寸光的没有信念的判断,这种判断会严重伤害反对者的心灵。
话题似乎可以扩展开去。在当下中国,哪些人是有未来的呢?是那些掌握着权力和拥有巨额财富的权贵集团及其附庸么?显然不是,只要看一下他们纷纷转移财产、妻儿老小移居国外的事实就很清楚:他们是一群对中国最没有信心,随时准备弃船逃生的投机客,从转型正义的角度来看,他们是一群最没有未来的人,他们中的很多人,因为他们的罪恶,会面临着未来中国的清算和审判,他们的未来,应该会在民主中国的铁窗中度过,侥幸逃脱者能够隐姓埋名当个海外寓公都算不错了。那么,那些有房有车有点地位的中产阶级具有未来么?但凡和这个群体有过接触的人都清楚:中产阶级也充满了不安全感和恐惧,他们要么是已经完成了海外转移财富和肉身,要么是正在积极准备走在这条路上。他们根本不对中国的未来抱有什么信心。而对于权利一直受到侵害的底层民众而言,他们对贪腐和社会不公的憎恨已经到了欲与之偕亡的程度,虽然很多民众基于恐惧而不敢言,但潜伏的怒火只待导火索的点燃。他们的未来显然不在当下,他们的未来也只能在于变革后的中国。
因此,抱持中国一定会民主转型的信念的人就是最有未来的中国人,中国的未来一定由有信念、有勇气和意志的反对者们合力开创,反对者才是最有未来的中国人,他们会煎熬于当下的各种困境,也必将收获于未来的辉煌!

——网友推荐

【附录】
守鱼:定下腳步時 未來的悲觀是…

中國的反對者們在反對的道路上究竟有沒有未來?這引起了激烈的討論。
國內的專欄作家黎學文先生新近寫了一篇文章,裏面談及了一個焦點,中國的反對者們在反對的道路上究竟有沒有未來。這篇文章一開篇就放下一個沉重的話題,一位反對者在近年離婚的時候,他的妻子對他說了一句話:「你們是對的,但你們沒有未來。」

這篇文章如同扔進了深海裏魚群中的深水炸彈,關心政治與公共事務的群內引起了激烈的討論。而一切討論的結果,正是這個明確分化的時代可以想見的一幕,一部分人高度認同,而另一部分人高度的不認同。一些人認為很寫實,而另一部分人認為過於悲觀。

然而,將這個問題能做非常清晰地討論,還要明確一個前提,究竟什麼是未來,然後什麼是悲觀。

悲觀這個東西,和未來還是緊密綁定在一起的。比如改變世界這樣一件事情,雖然誰都知道世界一定會改變的,還會越變越好,但在好的那一剎那來到之前,一定都是各種的不好。所以,如果將未來的時間節點劃在了一個較近的當下,表達出悲觀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如果將目光放在更長遠的時間節點上,表達出樂觀也是一種必然。

在這個意義上,說各種雞湯類型的話語,比如黎明前段黑暗,暴風雨前的寧靜,都取決於究竟怎麼劃定這個界限。

當然,論者的出發點和位置不一樣的時候,也會截取不同的片段來進行分析。對於一個積極希望推動行動的人來說,更希望讓人看到未來的光明,甚至於不希望因為眼前的困境就影響了行動者的信念。希望做未來領袖的人,就如同曹操一樣,需要使出望梅止渴的本事。

而另一方面,如果將自身定位成別的角色,對於一切社會現象只做描述與總結,並不需要那麼多的謀略和話術。如果現在確實很灰暗,就表達灰暗的現在。如果未來有光明,也同樣描述未來的光明。

看起來兩種話語似乎本來就會有衝突的背後,還有一個更本質的衝突,在於中國人對未來的劃定,大多以生命周期為界限。為此,中國是否會發生改變,和中國在個體生命的有生之年是否會發生改變就成為一個容易產生陷阱的困境。

如果將此生就看到變化作為未來,無疑講一個不確定的事實面前放上了一個主觀的臆斷。有追求並不是壞的事情,就像王健林為自己人生確定的目標是先賺到一個以作為目標一樣,然而將追求作為既定事實來看待的時候,無疑又會影響到實際的諸多判斷。

比如,認識到社會目前有很多悲觀的現狀,和未來有美好的前景,本是一個基本共識。至少在生命還年輕的時候,還會認為社會中有悲觀的現狀披露出來更是激勵人前行的一種動力。然而,當生命的歷程越來越靠後的時候,對悲觀的現狀可能存在越來越多的抵觸,甚至於不肯接受。而後者,無疑將是存在巨大風險的行為,雖然也可能激發更大的行動力,但也有可能是用一些不切實際的現實來滿足自己的內心的需求。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或許是大家對於悲觀現實的一個分歧所在,我們的未來究竟在此生,還是在整個族群的命運。
——东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