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4日星期三

木然:思想統一已成明日黃花

思想多元化已經成為網絡社會常態,每個人具有平等的言論自由權。
G20杭州峰會在官方看來,肯定是很好的事,普通的人也會肯定和擁護。但是官方沒想到,峰會呈現了兩種對立的聲音。一方面是官媒的叫好聲,另一是自媒體的叫壞聲。甚至,自媒體還把領導人讀錯字,說錯話,對傳統小說和傳統文化的誤讀當成了調侃的對象。妄議成了微信、微博的主題詞。

華東政法大學教授童之偉在微博上說:「我國近年舉辦的大型活動,往往不經憲定程序大規模限制或凍結公民基本權利,同時極大地擴展公權力尤其是警察權。這從憲法角度看,實際上是一次又一次地任意實行戒嚴,因而對正常憲法秩序破壞極大。這個問題到了引起社會各界重視和監督解決的時候了。」

安保和維穩已經常態化,地方政策和法規是活的,憲法卻是死的。憲法沒有權威,地方政策和法規有權威,官員有權威,這些權威都凌駕於憲法之上。無論官方如何說G20好,自媒體就是不買賬。

自媒體對公共事務的反官方主流態度經常出現,難道是網民已經忘恩負義,只記得G20帶來的不便,忘了G20帶來的長久好處?難道是網民忘記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互聯網?都不是。這其中有多方面原因。

第一,市場經濟培育了龐大中產階級,中產階級主體意識增加。市場經濟以其獨特的面目塑造了中產階級,他們不但要地位,還要權利。權利不單是經濟權利,還要政治權利。政治權利由於受權貴的擠壓,引發了中產階級的不滿,於是中產階級借助各種方式爭取自己的政治權利,尤其是要回言論自由這種「人的尊嚴的權利」。中產階級言論自由的權利導致思想觀點多元化,通過言論自由挑戰公共權力,讓之回歸法治的軌道。

第二,互聯網啟蒙功不可沒。傳統媒體的啟蒙是單向的,精英主導的。互聯網的啟蒙是多向的,意見領袖與網民是互相啟蒙的。網民的反向啟蒙給傳統的啟蒙注入了活力和內容。被啟蒙的人不再相信官方的話,他們從自己的經歷、體驗、知識、價值出發,使得官方話語的能量減弱,使官方話語思想的統一性變成碎片性。

第三,網絡公民社會形成,這尤以微信為甚。在微信裏網絡公民社會具有團結性,網民在微信匯集,形成愛好、價值、利益、信仰共同體。微信多元的聲音傳到一個群又一個群,其複製與傳播能力不亞於微博。微信言論自由使得官方的一元聲音難以跟進。

第四,思想多元化已經成為網絡社會常態,過去權力意識形態惟我政治正確的大一統意識形態已不復存在。每個人具有平等的言論自由權、有對官方意識形態的平等的解構權、有平等的對官方政治正確的批評權。網絡時代,是眾神狂歡發泄的時代,是去掉官神讓網民自己成為自己的神的時代。

第五,利益多元化和利益板結化共存,公平正義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十八大以來,官二代、富二代、窮二代板結化的問題不斷地被強化。窮人生活質量沒改善,窮人對高等教育避而遠之,學一門手藝成為窮人的首選,知識與人文在窮人那裏沒有立足之地。中產階級把孩子送到國外去學習,以求下一代過上沒有恐懼的、富有價值和尊嚴的生活;富人則直接把孩子送到西方國家受完整的終身教育。只有窮人以支撐自己的方式支撐國家。這種對教育不同層次的選擇,也使官方意識形態失去了貫徹下去的時間和空間。

第六,反腐敗紅利普通人沒有看到及得到。人們支持反腐還是希望優化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態,讓每個人能夠享受到反腐的紅利。不幸是反腐敗反而使得官員懶政盛行、經濟下滑、政治空間收縮。

在這些原因下,官員做的任何事,即使無論從長遠來說如何有利,人們還是不能接受。不接受的表現之一,就是你在哪裏統一思想,我就在哪裏解構思想,讓統一的思想不再統一。
——东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