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31日星期日

赵元任、胡适、费孝通、金岳霖等给美军上课 ——二战期间美国陆军特训班中的中国学者(彭靖)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被日军偷袭之后,太平洋战争爆发。在这期间,美国陆军为了对外战争的需要,在哈佛、斯坦福、芝加哥等25所知名大学都开办有"陆军特别训练班"课程,英文Army SpecialTrainingProgram(简称ASTP)。但是美国政府立即发现,国务院及军方中真正懂汉语和中国问题的专家实在太少,一些高校中的年青美国汉学家,如哈佛大学的费正清、康乃尔大学的毕乃德、芝加哥大学的柯睿格等人,还要集中到华盛顿为军方收集、分析情报。于是,当时的许多中国留美学者开始在陆军特训班中承担重要角色。比如,赵元任主持哈佛大学的特训班工作,邓嗣禹主持芝加哥大学特训班工作,另外一些中外知名学者与汉学家,如胡适、费孝通、金岳霖等人,也参加了授课;周一良与夫人邓懿、杨联陞等人参加了助教工作。随着这些学者传记、回忆录和日记的公开与出版,为我们还原了许多相关的历史信息。
    一
    当时,美国在大学开设"陆军特别训练班"课程,其目的是要训练将要被派到诸如中国、日本等地区任职的指挥军官,教他们学习各国的语言,同时学习各国的历史、地理与社会情形。此外,美国政府在哥伦比亚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设立海军语言学校,在费吉尼亚的夏洛特尔设立陆军语言学校等。培训的时间由6个星期至17个月不等。
    太平洋战争前,美国许多大学的汉语教学内容,主要是为了培养汉学家而开设的古代汉语,注重古代汉语的阅读和语法分析,忽视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很显然,如果采用战争前各大学的汉语教学方法,将无法满足战争需要。为此,那些承担教学任务的中国学家们不得不改进汉语教学方法,他们尝试对学员强化语言训练,在教学中注重现代汉语的听力与口语表达。接受过训练的美国学生,就能被派到所学语言的区域去开展工作。
    哈佛大学受美国陆军委托,1943年开始举办中文、日文培训班,赵元任先生当时负责主持中文训练班的工作,主要助教是周一良的夫人邓懿,正在读博士学位的杨联陞由于表现突出,而受到赵的特别赏识,在中文部二十余位助教中,特别为他申请了一个讲师的职位。后来,杨联陞还曾协助赵元任编写过一本《国语入门》的通俗读物。
    关于杨联陞在ASTP授课的经历,1944年3月14日杨联陞致胡适的信中说:"哈佛的海外政治学院远东组在风雨飘摇之后,裁剩下了一百四十人(旧五十,新九十)。还够忙一阵的。坏学生差不多都走了,以后大概可以教得快一点儿。"1946年4月,北大明确胡适出任校长之后,他曾很想和邓嗣禹一同回北大任教。1946年4月5日,杨联陞在写给胡适的信中列出了自己的简历:1943-1944年曾任哈佛大学海外政治学校任讲师,教课5学期。不过后来他还是去了联合国做过一阵子翻译。哈佛又聘他回去任教,杨联陞后来遂留在哈佛教中国史。自1948年起,他长期担任《哈佛亚洲学报》中国部分的实际负责人和联络人,并长年撰写书评。
    周一良先生在他的回忆录《毕竟是书生》一书中,也提到了他在哈佛陆军特别训练班的这段经历。他说在1944年毕业前夕,因参加哈佛的ASTP工作,推迟了论文的写作。因为哈佛当时的日本学专家赖世和进入军队工作,负责ASTP日文班的叶理绥(SergeElisséeff)便将在哈佛自己培养的弟子周一良,留校担任日文班的助教。赖世和是一位广受日本人敬重的学者,后来曾出任美国驻日本大使(1961-1966年)。
    1943年10月中旬,应邀来哈佛讲演的外聘中国学者是费孝通。邀请费孝通来演讲的人是哈佛社会学家帕森斯(TalcottParsons)。
    二
    当年,美国有一项称为"国际教育和文化交流计划"的援助项目,它始于1940年,最初只是针对拉美国家。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加强了对中国抗战的援助,首次在西半球之外增添了对华关系项目,邀请中国在教育、农业、工程、社会学等诸多领域的学术精英去美国进行学术交流。从1943年到1947年,中国共有26位有名望的知识分子,分四批应邀访美。第一批的人员中,除了费孝通,还有金岳霖、蔡翘、刘乃诚、张其昀和萧作梁等6人。
    1942年11月,美国驻华大使高思代表美国国务院,在通知中国教育部的同时,正式向中国6所大学校长发出邀请函,请求他们各推荐一名教授赴美讲学。1943年1月底,这6位人选最后确定:西南联合大学哲学教授金岳霖,中央大学生理学教授蔡翘,武汉大学政治学教授刘乃诚,浙江大学历史地理学教授张其昀,云南大学社会学教授费孝通,四川大学政治学教授萧作梁。这几位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除了张其昀、萧作梁外,其他4位都在国外受过教育,英语流利。其中金岳霖和蔡翘都曾长期留学美国,金于1920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蔡于1925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刘乃诚和费孝通则是伦敦大学校友,分别于1930年和1938年获得博士学位。在这6个人当中,年纪最轻的是费孝通,时年32岁。
    1943年6月-1944年7月期间,费孝通在美国做了为期一年的学术访问。当时费正清的夫人费慰梅任职于美国国务院文化关系司,负责费孝通的北美旅行。费正清作为高思大使的特别助理,也曾为推进此项目的实施做了大量工作。他在《费正清中国回忆录》中记载道:"到1943年底,美国国务院文化关系司邀请6位教授前往美国,在我的督促下,哈佛燕京学社为6位教授每人赞助1000美元,其他8位教授每人500美元,共计1万美元。美国学术团体委员会也按同一方针组织了类似的援助活动。"
    费孝通的主要留驻单位是哥伦比亚大学,他在哥大见到了社会史家魏特夫和人类学家林顿(RalphLinton)。林顿让自己的一位研究生帮助费孝通完成一部英文书稿。帕森斯当时实际负责哈佛SOA(海外管理学院,SchoolforOverseasAdministration)的事务,利用这个机会,邀请了费孝通和魏特夫去演讲。
    在这个学院的秋季课程表上列出了两次费孝通和帕森斯一起上的课:10月11日费孝通和帕森斯一起上"中国的乡村社会";10月18日费孝通和帕森斯一起上"中国的镇"。费孝通在哈佛期间,也和社会学系的教授们有所接触,只有帕森斯对他比较热情,其他人均比较傲慢和冷淡,这使得费孝通对哈佛社会学系感到十分失望。他在哈佛还接触了远东系、商学院的一些教授,但他在1943年10月21日写给费慰梅信中抱怨说,哈佛汉学家们比较空虚和迷失于过去,而只有商学院的玛约(EltonMayo)和怀特黑德(T.NorthWhitehead)对他的研究很感兴趣。他在远东系接触的汉学家应是魏鲁南,魏不关心当代中国,甚至不通现代汉语。当时在哈佛求学的杨联陞、周一良等人似乎和费没有接触,杨在给胡适的信里没有提到费的来访。
    在接受汉语培训的数千名美军士兵中,日后最为学界所知的是明史专家牟复礼(FrederickW.Mote),他的中文名字取自《论语》中的"克己复礼"。牟复礼在他2010年出版的英文回忆录《ChinaandtheVo⁃cationofHistoryintheTwenti⁃ethCentury》中介绍,当时来哈佛ASTP远东组做讲座的校内学者包括帕森斯(TalcottParsons)、沃德(LauristanWard)、华尔纳(Lang⁃donWarner)、魏鲁南(JamesWare)、叶理绥,以及校外学者胡适、费孝通、魏特夫等人。他的中文班主讲教授是赵元任,主要助教是周一良先生的夫人邓懿,但他和担任日文助教的周先生也有来往。牟复礼的ASTP经历对他个人的职业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后来作为美军战略服务处人员参与监督京津冀一带日军投降之事。抗战结束后进入金陵大学历史系学习,后来在华盛顿大学获得中国史博士学位,最终成为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的奠基人。
    耶鲁大学受美国陆军委托,在1943年成立远东语文研究院,创始人和第一任院长是金守拙(GeorgeKennedy),采用的是拼音法教学,所用的第一本教材《SpeakChi⁃nese》(中文口语)由金守拙、赫德曼(L.M.Hartman)编著,1944年由亨利霍尔特(HenryHolt&Co.)出版社出版,留美学者房兆楹曾为该书撰写过序言。之后又出版了练习会话的教材《ChineseDialogue》(华语对话),整个耶鲁大学汉语教材的系统便是以这两本书为基础发展下去的。
    二战期间,房兆楹受美国陆军军部之聘,在耶鲁大学ASTP班教美国军人学习汉语。他和美国学者霍克特(CharlesF.Hockett)合作,在金守拙、赫德曼出版的《中文口语》的基础上,将此书扩充到两册本的汉语口语教材,列入美国"陆军部教育手册"(WarDepartmentEdu⁃cationManual),于1944-1945年在华盛顿出版。这个汉语口语课本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1976年、1980年再次印行。
    三
    芝加哥大学是较早接受美国陆军委托,在大学开办ASTP课程的学校,培训时间从1942年8月开始,到1944年4月结束,比哈佛大学开办的时间要早半年以上。芝大1942年下旬成立东方研究院,创始人和第一任院长是邓嗣禹(兼任远东图书馆馆长)。在他的回忆文章《美国陆军特训班给予吾人学习西语的教训》中(载笔者2014年出版的《家国万里:邓嗣禹的学术与人生》一书),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在芝加哥大学开办的课程,当时称为"中国语言文史特别训练班",由邓嗣禹负责并兼任班主任工作,芝大的美国著名汉学家顾立雅(H.G.Creel)先生也曾参与授课。培训的目的,是要求受过训练的学员,了解中国的文化与习俗,能阅读中文报纸,并能用中文演讲,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
    顾立雅最初没有被政府借用,而是留在芝大负责培训项目,1943年他的授课内容结束后,他也来到华盛顿,作为中国问题专家服务于美军情报部门,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才返回母校。
    邓嗣禹在回忆文章介绍,芝加哥大学的特训班课程分为两部分,一是语言学习课程,二是地域研究课程。语言学习课程每周上17小时的课,采用的教材由邓嗣禹与顾立雅共同编写,如:《中文报刊归纳法》《中文报刊归纳法翻译与选择练习》。有关口语方面的教材,也是采用邓嗣禹自编的教材。在此基础上,1947年他根据培训班的教案,整理出版了《社交汉语与语法注解》(ConversationChinesewithGram⁃matical),由杨联陞撰写序言。之后在此基础上,1965年他又出版了《高级社交汉语》(AdvancedCon⁃versationChinese)等书,在美国都成为畅销书,并多次再版。据1980年来华参加"中美汉语作为外语教学学术讨论会"的耶鲁大学黄伯飞教授撰文介绍,美国印弟安那大学在80年代中期以前,所用口语教材都是采用邓嗣禹的这套教材。
    芝大特训班讲授的地域研究课程,当时每学期有10个小时。第一期学习地理,教师为芝大地理学系各教授所担任,程序是先讲远东地理,然后相当详细的讲中国地理;第二期讲中国历史,从北京猿人讲起,到最近的时事为止。凡是中国文化、美术、政治哲学等内容皆需要讲述。第三期讲是有关中国社会组织活动内容,注重近百年来的情景,并增加讨论课的内容。第四期是地域学习的课程,整合前三期所学内容为一体,请人类学专家将中国文化做综合介绍。
    除此之外,在这一年当中,他们每周还有两小时的时间,学习欧洲历史、地理与政治的内容,使学生不仅了解中国的知识,而且对于世界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本校的授课教师中,有用中文演讲的,专门讲中国风俗的内容;有谈论时事的学者;还有介绍中国的旧剧作或书画的学者。除去听演讲内容之外,学生必须看课外参考书,数量要求为第周约100页。同时每月对学生有一次小考,每期有一次大考。
    邓嗣禹在回忆文章中,提及"一年中文训练的成绩,使金岳霖先生大为诧异"。受训的学生俨然成为"中国通"。这是因为当时金岳霖也在芝大,并通过邓嗣禹与ASTP班的学员有许多接触。
    1943年6月,金岳霖与费孝通、张其昀等6人集中到重庆办理访美护照,并参加了5天的集训。在这期间,作为国民政府的最高领导,蒋介石曾会见并宴请了各位教授,并向教授们赠送了自己的像片,这对于6位教授都是莫大的荣誉。集训后,他们由重庆飞往美国,作为期一年的访问与讲学。
    8月5日-7日,来到美国两个月之后,金岳霖与费孝通一行被邀请到芝加哥大学,参加了题为"不可征服的中国"的论坛,到会的有美国学者40多人。6位华人教授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向听众演讲与介绍了中国抗战以来的情况,并与参加论坛的美国学者、学生展开讨论。这些演讲和讨论文稿经过整理之后,结集为《来自不可征服中国的声音》(VoicesfromUnoccupiedChina)一书,1944年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
    金岳霖在访美期间,在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均参加过学术交流活动,但在芝加哥大学停留的时间最长。在芝大东方研究院,他用英文完成了《道、自然与人》一书。金在书的序言中写道:"无论这部著作是否值得撰写或发表,它毕竟使我有机会感谢美国哈佛大学、感谢芝加哥大学,特别是感谢美国国务院。"可惜这本书当时没有能在美国出版。
    1943年,金岳霖还曾用英文撰写《ChinaPhilosophy》(《中国哲学》)一稿,作为在华美军讲课的讲稿,曾少量油印,1980年在《Social Science in》(《中国社会科学》)创刊号首次刊出,后译成中文在《哲学研究》1985年第9期发表。
    1944年3月-4月,第四学期中国历史文化课程,是由邓嗣禹代表芝大,聘请胡适先生讲授《中国思想史》课程十余日,时间安排是每日讲演一次,每周有五次的时间,胡适也是芝大当时唯一的外聘学者。具体细节,我们可见胡适出发之前(1944年3月22日),写给王重民的信函:"我二九日去芝加哥看看他们的藏书,顺带为邓嗣禹的兵官学校作六个演讲。四月十三日可东归。"胡适在信中所指的"兵官学校",即是芝加哥大学当时开设的ASTP"中国语言文史特别训练班"。胡适演讲的具体时间,可界定为1943年3月29日—4月13日。这段经历目前在《胡适全集》《胡适年谱》中均属于被遗漏的内容。
    这期间,胡适居住在芝大的教职员俱乐部,业余时间他喜欢有人陪同他聊天,而且古今中外无所不谈。胡适之前曾长期在北大任教,1938-1942年期间又出任过战时中华民国驻美国大使,所以关于民国初年的事,他知道幕后背景与个人底细,这些内容在普通书中是不易看到的。胡适由于当大使期间多次在美国演讲,所以口才相当好,他可以从早谈到晚,而且滔滔不绝、娓娓动听,所讲的故事大多使人久闻不厌,毕生难忘。后来,胡适在收到讲课费的支票后,曾回信表示感谢,并多次称邓嗣禹为"邓老板"。1946年6月,胡适受聘为北大校长后,聘请邓嗣禹担任北大历史系教授,讲授中国近代史。邓嗣禹于7月到中国湖南,回老家省亲之后,8月中旬赴北大历史系就任。
    邓嗣禹在回忆文章中,还提及到"杨振声先生看见我的学生给我写的中文信,使印度的检查者看不出他的双关语的牢骚,致杨先生说他们的中文有中国初中毕业生的程度"。邓嗣禹在回忆文章中感慨道:"学一年中文,他们能会话,能演讲,能口译,能笔译,能看浅近的书报,能写简单的书信,总算是不错了。回想我们学英文甚至学中文进步的迟慢,真是有天渊之别。"
    当时,任职于西南联大中文系的杨振声教授,是由美国国务院邀请的第二批6人访问学者之一。杨振声(1890-1956)北京大学国文系毕业,1918年与进步同学组织新潮社,创办《新潮》杂志,任编辑部书记。1919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历任武昌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清华大学教务长、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教授,1930年任青岛大学校长。1938年任西南联合大学常务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中文系教授。
    1944年7月,杨振声随同厦门大学的萨本栋、南开大学的陈序经、岭南大学容启东、中央研究院的汪敬熙、金陵大学的陈裕光等6人,前往美国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大学演讲与访学。当杨振声来到芝加哥大学时,芝大ASTP班的学员已经结束课程,奔赴中国抗日战场。他们并没有忘记在芝大的师生情谊,时常用中文写信给邓嗣禹,汇报他们在当地工作、生活的各种情况。

——原载《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11月18日 05 版)

李剑阁:民族主义很可拍,义和团运动应及时制止

李剑阁

(原题)李剑阁:"两民主义"威胁改革


 最近人人都在谈股市。有言论说,这次牛市是"改革牛",因为有改革推动所以才出现牛市。但是这个说法引发了很多困惑,人们议论说,这轮改革并不是改革开放30年来改革最集中、推进速度最快的一轮,为什么这次改革就出现牛市,那以前的改革开放呢?又有言论说,牛市能够持续是因为不差钱。人们又问,过去的钱去哪了?现在的钱从哪来?还有言论说,牛市还会继续下去是因为今年中国GDP保住7%的增长是有把握的。但是,人们又问,以前GDP年增长率是百分之十几的时候,股市并没有一直牛起来,为什么现在增长速度掉到7%反而能够确保牛市持续呢?
  前段时间我参加一个论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国家牛市"这个概念很危险,并说"国家牛市的概念是个陷阱",被广泛报道。我认为,"改革牛"和"国家牛"都是以改革和国家的名义为牛市背书,同样是很危险的。股市有涨有落是正常的,就应该让它自然地走,政府部门最好不要对行情发表意见。政府的责任就是维护市场秩序,履行监管职责。最近市场交易量一天就能达到2万多亿,这个体量要是塌下来,谁都接不住。所以,我个人认为,市场的事情就让市场自己解决好一点。
  如果为了呵护牛市,把监管也放松了,那就更加危险。有些企业的收购兼并过程,产生了内幕交易,却没得到查处,令人失望。内幕交易是公开的抢劫,对广大股民十分不公。但我觉得更可怕的是,在社交场合谈论股票时,常常有人公然说自己有内幕消息,而且获利甚丰,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不认为是罪过,反炫耀为神通。前几年,香港一家国际大投行在没有任何外部举报的情况下,将一个在内部会议上声称有内幕信息的员工送上了法庭。可见成熟的资本市场必须对内幕交易和一切违规行为零容忍,否则会出现全局性、社会性的溃败。
  中国现在最危险的是什么?不是股市。过去中国股市大起大落过很多次,中国老百姓已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当然这次股市有很高的杠杆,跟过去不完全一样。有人说,中国最危险的是经济,因为经济可能会断崖式下跌。我不这么认为,我对今年达到7%的增长是有信心的。中国在市场经济的路上已经走了很长一段时间,民营经济占据了相当的比重。不管出现什么状况,民营经济会以其动物精神和植物神经自动地不停运转,不会一下子就发生崩塌。
  我认为,中国现在面临的最大危险是不改革,更大的危险是改革往回走。当然我对中国的改革还是充满信心的。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深改小组会议和政治局会议上,强调改革的"四个不变",坚持国有企业改革方向没有变,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方针没有变,坚持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政策也没有变;还提出要大胆启用改革促进派。这都是让全国人民感到无比振奋的重要信息。
  这"四个不变"的方向是正确的,传递出的改革信息也很明确。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国企改革方向,是国家对国有企业的管理,从管人财物转为管资本。但现在国有企业到底怎么改?已经改了什么?还要改什么?方案似乎十分模糊。举目看全国,谁在改?改什么了?也很茫然。
  "两民主义"威胁改革
  我认为,导致不改革或者改革往回走的最大威胁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民族主义抬头,另一个是民粹主义抬头。
  民族主义盛行以后,对改革开放是绝对的阻碍。有大学教授反映,学生学了四年经济知识,但一旦遇上民族主义阴谋论,就会颠覆全部认知,失去基本的经济常识和判断力。民族主义很可怕,中国历史上好几次重大的历史变动,甚至朝代更替,都跟民族主义有关。义和团运动攻打外国大使馆,连基本的国际法概念都没有。外交是很专业的事情,对于可能煽动老百姓上街的苗头应当及时制止。
  不要以为只有年轻人容易被民族主义煽动起来,其实在年岁大的那几代人中也很有市场。我有几个不同时期同学的微信群,经常看到一些完全匪夷所思的仇外的段子和议论。对此我往往很难保持沉默,因为有些同学退休后还在中学里加入"导师团"发挥余热,我们这一代人难道可以把自己受到的传统教育毫无选择地传递给下一代吗?
  最近一位官员在其母校清华大学校庆时做的演讲,引起了民粹主义式的攻击。其实他只是对当前一些比较重大的政策,比如如何保持就业市场的弹性、如何处理粮食安全、农民利益、土地保护、农产品收储体制等做了些反思,并且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我支持他的许多看法,在这里不再重复。我仅就当前的医疗改革,谈谈民粹主义的危害。
  中国医疗改革行进20多年来,新农合可以说是社会公认的、少有没有争议的、在国内外得到一致认可、农民普遍叫好的改革。按照个人、地方、中央共同掏钱的模式,新农合后来又拓展到城市,建立了城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障。迄今为止,中国的三种医疗保障制度——最早建立的城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了13亿中国人的99%,这是意义深远、举世瞩目的大事情。
  但从2003年开始,中央财政投入这么多资金到医疗卫生领域,我们却很失望地看到,目前中国的医患关系是改革开放以来,甚至是建国以来或有史以来最最恶劣的。为什么?原因当然很复杂,但用民粹主义思维鼓吹老百姓看病不该付钱天经地义,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我们现在的医保制度,是一种共担机制,政府和个人共同承担医疗成本。之所以要求个人支付一部分,是为了防止个人滥用医疗资源。在英联邦等医保水平很高的国家,滥用医疗资源是很普遍和严重的问题,多数已经难以为继。现在在医疗改革上,有一批人试图用民粹主义思维影响中央医疗改革的决策,甚至认为倒退到前苏联大包大揽的公费医疗是最好的制度。看病不收钱被认为是最大的德政。但是,政府的钱是哪来的呢?政府财政来自税收,政府包揽的越多,必然税收越高,老百姓要交更多钱。所以,每个人都面临一个现实选择,你是愿意把全部钱交给政府去吃大锅饭呢?还是留一些放在自己口袋里,自己决策更合理呢?
  当然,医保的特点是共济。不是每个人都会生病,所以要通过社会保障,给最困难、生大病的人覆盖一部分医疗成本,让多数人帮少数人。但是,并不是个人就什么钱都不应该花,医保中有个人支付的部分,可以抑制滥用医疗资源的行为,节省公共的财富。同时,目前的医疗保障制度,只能是覆盖基本医疗支出,否则中国的国力根本承受不了。美国现在医疗费用占GDP的17%到18%,试想如果中国人向美国的医疗水平看齐,是什么概念呢?
  这几年医疗改革徘徊不前,医患关系十分紧张。医院需要派武警去维护秩序,医生要穿着防弹背心、戴着钢盔去看门诊,这是全体中国人的悲剧。2003年发生的SARS让政府更加注重公共卫生,这是对的。但此后中国医疗改革的方向也发生了一些偏离。
  我认为,中国要解决老百姓看病问题,第一,发展公立医院之外,必须要大力鼓励社会资本办医,同时让各类医院都能够平等地纳入医疗保障体系;第二,在改革中,必须改善医生的收入待遇,提高医生的职业尊严,大大调动起医生的积极性。没有医生的普遍支持配合和真心拥护,医疗改革是不会成功的。现在的医改指导思想很成问题,又要让老百姓不花钱看病,又想不让吃草还要马快跑要求医生作出牺牲,医生诊疗技术的服务价格被严重低估。
  民粹主义的医疗改革主张容易蛊惑社会,是因为相比患者来说,医生永远是少数。现在医生群体普遍情绪低落,很多医学院学生毕业后都转行不做医生,有的流出率竟然达到50%以上。中国医学界的老前辈,都是最优秀的人才,或者书香门第的后代去读医科。我最近看到一则某省高考的新闻,说协和医科大在该省拟招10人,报考了4人,过线的只有1人,还跟清华大学在当地的录取分数相差100多分。其他医学院的报考人数只有招生名额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医学院招生惨到如此程度。我们想一想,如果问题不解决,一流的人都不愿意去学医了,未来只有二流三流的人才当医生。当下的年轻人应该想想,老了之后谁来给你们看病?
  作者为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理事长、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联席院长、中央汇金公司副董事长。本文为作者在2015年6月15日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的演讲摘要,财新记者孙文婧整理,经作者本人修订 
——财新网

王軍濤:高瑜想幫中共解扣卻成當局眼中釘

高 瑜或許可以算當代中國最具有世界聲譽的新聞記者——她先後榮獲國際報業發行人協會"自由金筆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吉耶爾莫·卡諾新聞自由獎、記者 無國界新聞獎、全球20世紀的新聞自由英雄獎……近年來,年屆古稀的高瑜筆鋒不老,身居北京的她,密切關注、及時反映中國的變化,凝聚共識,呼籲憲政。

2014年4月24日,高瑜突然被北京市公安局刑事拘留。高瑜的命運牽動海內外衆多人士的心。9月8日,博訊新聞網和中國研究院聯合舉行研討會,來自中 國、美國、德國的多位她的校友、同行,紛紛發言。明鏡新聞網記者根據錄音整理了這些發言,除個別人士未能聯絡到外,都經過了本人審訂。現全文刊載如下。



毛毛曾考慮請她寫鄧小平


王軍濤(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

我介紹一下高瑜。高瑜被抓之後我挺難受,她這是第三次被抓了,前兩次被抓都是跟我們的一些事情有關係。

高瑜是1944年出生的,她的簡歷中比較"硬"的東西我不介紹了,維基百科上都有,大家可以查一下。她在人大讀書的時候,丁子霖是她的班主任。她後來多次自豪地提到這一點。

高瑜在思想上一直是比較追求獨立的人,舉個例子:她的先生老趙,是"林立果小艦隊"的,當時被查,但那個時候她還是繼續跟他結婚、生子,老趙出來以後很長 時間沒有工作,高瑜沒有任何怨言。老趙由於在關押期間身心都受到摧殘,身體不好,但高瑜一直都在盡她的責任,從來沒有動搖過。

高瑜在1986年前後開始走向一個真正的記者職業生涯,她是從人民大學畢業後就開始做了,當時她在中新社,她走向這條路跟當年我、陳子明、陳小平在北京的 交往有關係。我跟高瑜認識是在1986年。當時胡耀邦搞了一個關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決議,高瑜在中新社是高級記者,主要工作是向世界(主要是香港和台 灣)的一些刊物撰寫文章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文化、名人和事件,這個精神文明決議和她的工作有關。當時某個部門也把我找去參加座談,她覺得我講的觀點比較 有新意,就把我請到她家裡去,從那個時候開始大約每兩個星期我就去一次她家,就某一個時髦的話題聊天,她請我吃飯。

由於她在中新社的工作關係,那個時候她就代表官方和港台媒體建立了聯繫,這些媒體應該說都是親中共當局的——其實我們把高瑜這個人呈現出來,會發現高瑜無 須保護:她是在1986年就開始考慮用她這支筆推動共產黨的改革。在這之前她也跟我講過她的興趣,她當時和林豆豆、羅點點都有聯繫,她想從被共產黨打入另 冊的人那裡了解情況,寫些歷史。

她跟鄧毛毛關係也好,鄧毛毛一度考慮由她來寫鄧小平。當時我們談起,如果寫鄧小平怎麼寫?我說你如果想推動改革開放的話,當然應該在改革開放的思路下,把 鄧的功勞多寫一點,給他定一個位。我知道鄧小平、朱鎔基這些人都喜歡看外邊的人對他怎麼評價,看到好的評價,會促進他們往前再走一步。

到後來她出事了,我們可以看到她的主要社會關係,多是共產黨中推動改革開放的、或者是她覺得被打入另類的那些人,她覺得把這些東西拿出來,對共產黨思考自 己的錯誤、問題和整個國家進步有好處,有積極意義,她總是寫這些內容的文章。她也說過,作為一個文化人,她特別想寫一個關於弘一法師李叔同的劇本,這就看 出來她的文化底蘊也是相當地深厚。

和我認識了以後,我就把她和子明、陳小平、我們這個團隊中的閔琦等其他人,都介紹接觸了,正好我們在做一個新的團體,高瑜很願意幫我們做一些工作,她介紹 我們認識了徐四民——當時徐四民是香港政協委員中的媒體代表,每次他到北京,總是要跟我們見面談一次,然後會把我們的一些想法拿到全國政協的會議上去。每 次徐四民和我們談完都挺激動的,感慨中國還有這麼一批人。

1988年3月,我們接過《經濟學週報》,《經濟學週報》很快就有了一些變化,胡啟立在一次會議上就點了我的名字,說"聽說王軍濤去接了《經濟學週報》, 他是怎麼去的要查一下"。主編何家棟先生出於保護我,就把我從《經濟學週報》的副主編位置撤下來,安排我到深圳蛇口工業區、陝西延安地區和山東兗州礦務局 搞調研。這時候我們跟高瑜說,你能不能把中新社的高級記者辭掉,到《經濟學週報》來當副主編?我們那個報雖然是中宣部直屬的13家廳局級報紙,但實際上已 經民辦了。高瑜義無反顧就來了,而且做羅點點的工作,兩個人都到了《經濟學週報》,一個做副主編,一個做副社長。

高瑜來《經濟學週報》之後立即搞了幾篇重頭文章,其中有影響很大的、被陳希同"89報告"中提到了的嚴家祺與溫元凱對話錄,明確提出來"中國改革不進則 退,搞不好會進入勃列日涅夫停滯期"——你可以看出來,雖然陳希同報告中對這篇文章上那麼高的綱,但高瑜關注的其實還是共產黨的改革,並沒有在體制架構之 外去談。

她想幫著共產黨解扣

在這些過程當中,高瑜對政治越來越關心,與共產黨中有改革思想的、而且受過打壓的團體就有了廣泛的聯繫,和胡績偉先生等人大的一批主張改革的人也建立了很 好的關係。對於1989年政治事件,海外開放社會關注的重心都在學生身上,而共產黨的實際關注重心始終是在黨內的這些人。到了1989年,學生是在開槍十 天後開始受到通緝的,而高瑜和曹思源,都是在5月就開始被通緝,6月初就抓了他們。曹思源是因為要動員人大常委們開緊急會議,高瑜是因為在胡績偉等人和學 生之間做了一些斡旋,希望給一些時間,讓學生撤出廣場,同時希望人大表態,對學生的熱情給予肯定。這跟我所知道的閻明復、李鐵映甚至陳希同、李錫銘的說 法,並沒什麼太大區別,連李鵬公開對學生談的,也就是這麼個意思——當然李鵬公開說他是共產黨員,真正的觀點他不說,說出來的都是"你們動機是好的"之 類。

運動被鎮壓之後,共產黨不認賬了,高瑜也被抓了,查下來之後覺得高瑜確實也沒有什麼,就是在憲法和黨章的架構之中進行活動,一年之後(陳小平:450 天。)得到釋放,被羈押的時間也不算是很長——在度過"六四"週年以後,當共產黨覺得沒有什麼威脅的時候,很多人被陸續釋放。

釋放之後,高瑜就開始進行了另一輪工作。徐四民其實是一個連李鵬都很喜歡的人,高瑜的很多文章恰恰都發表在徐四民的《鏡報》上。她當時做了一件事,我在監 獄裡有23次絕食,我父親當時就寫文章向上邊反映這些事,是高瑜找了她的大學同學高潮,送到了喬石那裡,喬石就讓兩個《法制日報》記者、又是我們北大77 級的校友做調查,調查後說反映基本屬實,這樣就開始給我看病等等。後來高瑜又對中國其它的政治犯,特別是"六四"時受迫害的犯人的情況,做內外溝通,包括 讓徐四民出面勸李鵬,讓李鵬態度能軟一點,因為李鵬當時的態度最強硬。李鵬開始說不行,徐四民就說這對中國吸引外資沒有好處,李鵬說要是從中國吸引外資的 角度,可以考慮。

我舉這個例子,是想說雖然在政治方面高瑜做了許多幫助異議人士爭取人權的工作,但很大意義上她也還是想幫著共產黨解扣,讓它的罪惡錯誤不要更重。她主要的 活動對象,還是共產黨中離休的或在任的幹部。高瑜在我出國之後就再次被抓了,後來何家棟先生在我出國後三個月給我來了一封信,提到預審員對他講,王軍濤判 了13年,只坐了四年半牢,有八年半沒坐,說讓高瑜和畢誼民兩個人把這個牢坐滿,畢誼民三年,高瑜六年——當然這只是他們的一個說法,中國法律也沒有那麼 簡單。

他們那次說高瑜"洩密",其實指的是洩給徐四民的媒體。徐四民本身是全國政協委員啊,照理說在徐四民那裡發的文章也不足以給高瑜定罪,後來官方要求徐四民和共產黨"保持一致"。高瑜那次非常了不起,在監獄裡關押的時候,還和何家棟聯繫,講起裡面的情況。


高瑜著《我的六四》。

這次出獄之後,她繼續為推動中國的新聞自由做了些事情,這個時候她獲得了一系列的國際大獎,奠定了她在海外媒體中的影響力。一開始高瑜還寫一些時論和時評 的文章,在薄熙來唱紅打黑的事情成了熱點之後,在十八大前後,中國向什麼方向走的話題突然有異議的時候,我覺得高瑜作為一個新聞記者的嗅覺和能力就出來 了,她開始和各個方面的人廣泛接觸,我記得當時包括偉東、柏光等這些人的動向都是高瑜告訴我的,她接觸了很多人包括張木生、陳小魯、馬曉力等等,各派都接 觸,交際甚廣。高瑜自覺地選擇了一個定位,就是"推動中國政治走向著憲政和民主的方向"。越到後來她越清楚,她聯繫一批老的,過去在"一二九"一代的共產 黨裡的改革派,比如在《炎黃春秋》的一些老同志家裡定期聚會,她把他們的一些意見在海外的媒體上發出來,這些成了她的特色,因為她信息多,也跟其它一些媒 體,像何頻先生的明鏡集團等有交流和討論。

我覺得媒體就應該是這樣:別人有的東西我也登,但有自己獨立的信息來源,高瑜只是其中之一。從立場上來說,高瑜的時評雖然也有一些對習近平和共產黨執政者 的批評,但是基本上還是站在建設性的角度,建議這個國家往什麼方向走更好。我記得習近平在南巡講話出來之後,我和她在skype上聊,她還說習近平的南巡 講話是準備繼承鄧、反對毛。當時胡錦濤在建國60週年後想打通毛鄧,這是有點左派回潮,而江是主張區分前後30年,高瑜說習近平的姿態還是繼承鄧,繼續推 進改革開放,對此她抱了些期待。她有一篇文章德國之聲沒有發,其中也是從這個角度出發,對薄熙來做了一些肯定。

高瑜不是一個激進派

我對高瑜的總體印象,我覺得高瑜就是一個記者,主要把社會各方面的信息綜合起來,通過媒體傳遞到社會上去,特別是把各種政治意見的討論表達出來。至於說 "洩密",我不相信。高瑜作為一個記者,最擅長的不是陳述事實、寫故事,最擅長的是把意見綜合地表達出來。再一個,她在政治光譜當中不是一個激進派,雖然 她和激進派有很多來往,和激進派做很好的朋友,有很多交流,在一些方面挺贊成和尊重他們,但她基本表述的立場,包括平常接觸的人,都還是共產黨中的在各個 歷史時期推動中國進步的一些人。

所謂她的"罪"中有一條,是說她參加了幾個海外的會,這讓我覺得有些蹊蹺——習近平抓的一些人,我覺得蹊蹺。在周永康主政後期,抓人是先警告你不許幹,你 出國我不讓你出國,如果你不聽,"犯規",那就要抓你了。但是習近平時期是不警告你,你幹了之後我再抓你。高瑜兩次出國開世界民主化大會,簽証護照等,當 局都放行讓她出來了,這要是在胡錦濤和周永康後期是不會讓你出來的。這就使得我想:抓高瑜是高層比較成熟的決定,還是底下有些力量想故意"做局"陷害高 瑜,把一些矛盾激化?我個人認為有這個可能。因為從1976年到現在,我參與中國政治,我知道共產黨不是鐵板一塊,作為執政黨主要掌權者,一次只想解決一 個問題,也不想樹敵太多,但是他的政敵往往也給他製造出一些麻煩來。我希望中共當局要意識到高瑜是得到世界範圍內尊敬的記者,在這麼長的記者生涯中一直是 推動中國各種力量,形成中國改革開放進步的共識,在這一點上,她從來沒有站在被共產黨判定為敵對的、很激進的立場上。當然共產黨也有很多派別,有的是敵視 憲政民主和普世價值的,但高瑜是站在憲政民主和普世價值一邊的,她所採取的方式和主張的路,還是在打造一個民族的共識。(未完待續。 選自明鏡出版社 《中國新震盪》)

2016年7月30日星期六

唐昊:希拉里承受了人们对政治精英的满满恶意

美国总统大选的好戏一台接一台,最新的戏码是民主党高层邮件被阿桑奇曝光,党鞭辞职,希拉里在竞选路上遭遇重挫,民调开始落后于此前不被看好的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民主党试图通过这几天的全国大会来挽回颓势。所有他们能够想得到的支持者,如第一夫人米歇尔、前纽约市长布隆伯格、甚至在邮件门中显示备受民主党高层伤害的桑德斯,都被拉来为希拉里背书。
这些支持者看来是出尽了全力,每一个人的演讲都令人感动并备受赞许,但对于希拉里深陷的窘境似乎然并卵——从之后几个主要媒体的民调看来,并无翻转式的重大影响。

一、希拉里上台,谁在支持,谁在反对

对于希拉里的评价一直是两极分化的:全世界总是有那么一群人,选择毫无保留地支持希拉里,尽管知道她只是个政治家,所有的话语都经过政治的考量,但他们的忠诚多年以来没有改变,这种粉丝式的死忠心态无法完全用选举政治来解释。
也有另外一群人,对希拉里厌恨至极,但同样说不出来为什么。很多分析给出的原因是,因为她是一个女性政治家,如果她是一个男政治家,可能早就当选了。但包括希拉里自己在内的民主党人都并不完全同意。
但今年的美国大选,在出人意料的残酷竞争下,将以往出于政治考虑的、浮在真实意图之上暧昧言辞一一冲刷而去,让一切都透彻得可以轻易分辨:那些反对希拉里的人,面目清晰了很多——就是那些不希望美国政治继续走"精英政治"路线的人
而希拉里在政治竞争中的属性也确定无疑了:政治变迁中坚持传统改良路线、精英主导大政府的传统华盛顿政治精英。
至于这场大选的基本格局,也是到了今天才明确无误地显现出来:是传统的政治精英们与从"左""右"两个方向对此进行攻击的"反精英政治"的生死之战。
积极出面,眼含热泪进行演说的米歇尔等人清楚地认识到,他们并非仅仅为希拉里站台,也是在为包括共和党在内的华盛顿政治传统站台。桑德斯、布隆伯格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民主党人,布隆伯格更是参加过共和党,但估计许多共和党内部的精英也都宁愿希拉里当选,否则特朗普上台的话,以往的政治游戏恐怕就玩不下去了。
米歇尔·奥巴马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演讲,支持希拉里
到那时,失败的就不仅是希拉里,而将是华盛顿的一代政治精英。

二、咎由自取的美国政治精英

不过,民主、共和两党的"政治精英"们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不得不为曾经的对手背书,以防止更加反感的人上台,实在是咎由自取。多年以来的高层政治游戏的成功,选举制度的轻易操控,让这些政治精英们感觉良好,似乎政治一直可以这样玩下去。《权力的游戏》《纸牌屋》《国务卿女士》这些深受美国人喜爱的电视剧,似乎更加深了人们的印象,即政治真的可以是少数人在密室中的筹划就可以成就的。
但问题是,政治不是游戏,政治不是游戏,政治不是游戏——秉持重要的话说三遍的传统——认为政治是游戏的人,最有可能成为这个"游戏"的出局者。政治的原意,无论是亚里士多德的"至善论",还是孙中山的"众人论",都表明政治一直是或主动或被动开放的、面向人群的、残酷的、后果严重的、要求参与者态度严肃的事业。美国的代议制选举政治是经历了两百多年的时间,许多代政治家的努力而完善的。这同时也意味着其中的利益是相对固化的,弊端也是历史悠久的
民主政治、特别是选举的逻辑是:民众是自己利益最好的评价者,因此把选择领导人和选择政策的权利交给民众,他们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政治精英和政策,这便是公共利益实现的途径。
这一套一直行之有效,直到上世纪90年代,从经济全球化突然加速的现实来看,大政府、福利国家、两党政治并没有有效地引领经济发展的方向,带来的却是蛋糕缩小、阶层分化和观念歧异等结果,从长久看是腐蚀了制度的根基。
特别要命的是,如果说市场经济中的利益分化还可以归咎于经济精英的话,政治上的利益分配不公却只能让政治精英来背锅。全世界的政治精英正是高度依赖制度而生存的。例如,在现实中,经常会出现谢淑丽(Susan Shirk)所说的"双向代理"的状况,即政策执行者把自己的利益,以及自己所代理的利益集团的利益置于公共利益之上。
在过去的全球化加速的过程中,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政治精英不但没有阻止经济上的两极分化、中产阶级缩减等重大变化的发生,反而自己在国家的结构性衰退中获益,至少是没有受到损害,并且和经济精英越走越近,这就让人更加无法容忍了。这也是近年来大公司游说华盛顿的力度加大、希拉里竞选资金丰厚等现象受到广泛的负面解读的原因。与此同时,美国的经济状况则在金融危机后一直没有太大的起色。
这一次维基解密曝光的邮件其实分量不重,看过了一些"重量级"邮件的内容,无非是打压对手抬高自己。而政治家们,包括共和党的政治家们,不都是这么搞选举的吗?(也许阿桑奇把更多重量级的邮件留在后面吧?)但人们仍旧是不依不饶,无非是因为这些邮件坐实了人们对于政治精英们的想象:阴谋家、无视公众利益、暗箱操作等等。确实,民主政治中的政治精英也会腐化。这种腐化并不是贪图金钱的腐败,而是政治上的腐化,为了既得政治利益不择手段的自利行径。
但是,等等,这样的场景似乎很熟悉啊。古罗马共和制灭亡之前,魏玛共和国要选举希特勒之前,都曾出现过人们对民主制度下腐朽的"政治精英"或"政治贵族"的攻击,而被攻击者也很难为自己的行为辩护。最终获胜者将政治精英和民主政治一股脑地废除了,民众们也在欢呼中走上另外一条政治道路。政治精英的不堪足以摧毁民主政治的根基。
当然,华盛顿今天的政治精英们还没有走到这个地步。当布隆伯格说希拉里代表了政治上的公共利益理想时,说的是真的,因为这是精英政治设计的初衷。相比左右的极端主义,主张建制的政治精英还更加靠谱一些,至少他们民主政治和公共利益的大方向是不会走错的。
前纽约市市长布隆伯格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抨击特朗普:"他最富有的地方就在于他的虚伪

三、希拉里承受了人们对政治精英的满满恶意

要说希拉里承受了人们对政治精英的满满恶意,这也不能怪美国公众,因为她实在太像是精英政治的典型代表了:家世好,毕业于名校,全美最具影响力100位律师获得者,在律师事务所和政府都曾担任高位,老公做过总统,有一个强大而狭窄的圈子支持她。在这个意义上,希拉里的邮件门并不冤枉,代议制下的政治精英就是这个样子,她也并没有特意做过超出两党政治家底线的事情。如果说有,她唯一的"错误"就是让这些邮件、这些想法、这些密室谋划被公众知晓。
不过,相比民主政治的精英们本身的不争气,对民主来说一个更坏的消息是:代议制精英民主赖以建立的外部环境开始崩塌。传统的政治家和许多利益集团本来是依靠制度来获得既得利益的,但现在,这个制度的根基已经被极大地腐蚀,无法再像以往那样顺利运转下去了。民主本来是为大众服务的,但大众民主的兴起却往往会走向原来由政治精英设计的民主初衷的反面。土耳其的变化,埃及的选举,都显示出民主政治与以往精英民主不同的新走向。
特别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受教育程度的提升,普通人参与政治的能力增强了。随着现代社会中经济和个体生活受政治的影响越来越大,普通人参与政治的愿望也空前强化。无论这个国家的政治体系如何,被统治者的变化都意味着:大众政治的时代来临了。所以,今次美国大选代表未来的,是特朗普和桑德斯这样的政治家。当然,他们的目标和理念完全相反,但政治路数却高度一致。他们或者凭借自己的理念、或者凭借自己的人品,或者凭借谁都莫名其妙的理由,而能够轻易地动员民众。
桑德斯在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演说,呼吁其支持者在大选中将选票投给希拉里
希拉里的运气不好,她是一个传统的华盛顿政客,却无法将自己融入大众政治之中。在许多精英政治的场合她游刃有余,但在吸引民众方面却有很多短板。这也是许多人批评她"不亲民"的主要原因。
但说实话,这并非她的主观愿望,而是精英政治的传统所致。去年4月份,我到纽约参加一个会议,希拉里是压轴演讲。面对数百名有经济实力的参会者(听她小范围演讲的门票价格实在不低),她的演讲可圈可点,说理明晰透彻,令人赞叹。但等演讲结束,人们在会场的后门等她出来时,她见到了人群,仍在保持微笑,却还是很矜持,虽然还不至于一副赶快早点握完手签完名的表情,但很明显没有其他美国政治家如奥巴马、特朗普,以及她老公克林顿那种见到民众就像见到亲人的夸张表情,而前两位都是曾经击败她或者有可能击败她的强劲对手。

四、全世界"政治精英"都越来越不受待见

而把眼光超出美国,我们会发现,政治精英和精英政治不受待见这回事,不是美国的问题,而是全世界的问题:在欧洲,英国脱欧意味着卡梅伦这样在精英政治中浸润已久的首相,根本不了解自己的人民;而坚持政治正确的默克尔大妈的政治形象也随着德国高发的移民暴力而遭到不少人的否定。
在亚洲,台湾地区高度体制化的国民党也因大佬们在选举政治中过多的利益算计而一败涂地,就连新加坡执政了数十年的人民党,声势也大不如前。在日本,长期执政的自民党的声望经历了长时期的下跌,直到安倍上台,带来的却可能是对传统制度,包括和平宪法的废除。
中东地区的阿拉伯之春摧毁了埃及、突尼斯等国家原有制度和利益集团,但并未建立起新的有效的体制,最后还是要求助于军队干预。至于在伊拉克、叙利亚,原有制度则是被美国亲手打碎的。并且和美国的期望相反,填补强权制度的不是世俗民主,而是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其引起的后遗症让整个西方社会不堪重负。
这几天,很多认识的朋友让我对美国大选的前景做个预测。说实话,这真的不好预测。美国大选还有几个月的时间,翻转式的新闻仍会层出不穷。但社会潮流大势已成,谁能站在大众的前面一点点,不要太前也不要太后,就能引领大众政治
至于共和党目前的状况,选出了特朗普,这不是引领大众政治,而是向大众政治屈服。民主党还在抵抗,但最终的结果取决于桑德斯的支持者,而不是希拉里的支持者;取决于人们反感特朗普的程度,而不是喜爱希拉里的程度一个精英政治的高手,要去吸引大众政治的基本盘,这在政治实践、特别是竞选宣传中是很要命的事情——你都不知道怎么宣传才好。
当然,对政治前景的判断,除了政治现实之外,往往还基于一个人的基本政治理念。说来好笑,促使我建立自己的政治观念并可能会终生坚守,且此后选择政治成为自己专业的"引路人",并非某个真实的政治家或学者,而是我在少年时读过的一本长达数百万字的幻想小说的主人公——杨威利,那本书的名字是《银河英雄传说》。
这当然是一本描画了民主政治存在诸多弊端,乃至最后自取灭亡的小说,却同时展示出包括现代政治的目标是为实现正义的强大信念。至于在我阅读过和亲眼目睹过的真实历史中,当人们拥有选择权的时候,经常在腐朽的民主政治和高效的强人政治的前景中举棋不定。但可悲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会和小说中的人民一样,选择腐朽的强人政治。
——微信ID:iprss

张翃:后特朗普时代的共和党

特朗普
全国代表大会开完了,美国共和党也正式进入了特朗普时代。这个党几乎要认不出自己了。
  共和党的"自由"还在吗?
  特朗普之前、21世纪初的共和党,可以说是这么几类人的联盟:要求限制联邦政府权限的、反感政府债台高筑主张财政平衡的、担忧公共福利导致底层人依赖救助陷入贫困怪圈的、推崇自由贸易拒绝工会和保护主义的、视基督教义为美国文化之源和立身之本的、主张按照两百多年前国父们的字面意思理解宪法而反对任意拓展释义的、认定美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独一无二应义不容辞维护全球自由秩序的……把这些形形色色的意识形态串在一起的,是对一个过于强大政府暴政的未雨绸缪,和对"自由"一种近于宗教式的热忱。
  但2016年7月从全国各地聚集到俄亥俄州克里夫兰为特朗普加冕的共和党代表们,却是由截然不同的原因团结在他周围。
  喊着"让美国再次伟大起来!"的人们,在对往日美好的选择性记忆中,找到缓解现实无力感的药剂。他们渴望重现印象中那种安宁:一人上班养活全家、美国产品畅销全球、美国国际地位稳固、战乱和恐怖主义远离家门。他们将自己处境的恶化归罪于全球化:加入WTO的中国抢走了工作,跨境北上的拉美移民分食了资源……他们沮丧地发现,政治精英们没有能够迅速解决他们问题的药方,全球化的洪流让他们惊慌失措,特朗普的出现却让他们喜出望外。当特朗普高喊"我,只有我,能修好这个体系",他们感动莫名,忘了用以往衡量政客的挑剔眼光来检视这位号称代表人民的亿万富翁。
  特朗普麾下"新"共和党人的主心骨,不再是对政府暴政的防备,而是对政治强人的崇拜;不再是对自由的坚守,而是对竞争的排斥;不再是对美国世界地位的自信,而是关门疗伤的低落。
  特朗普引着本土主义的千军万马,冲入共和党的阵营,夺了帅位。胜者特朗普,正在重划共和党的轮廓。共和党主流提倡自由贸易,特朗普则扬言要打贸易战;共和党主流主张压缩政府福利项目,特朗普则要保持;文化保守派们不能容忍堕胎,特朗普则说提供堕胎服务的"规划亲育"(Planned Parenthood)机构做了许多好事。党代会上,特朗普邀请了身为同性恋者、Paypal 的创始人之一的皮特·瑟尔(Peter Thiel),不忌惮冒犯文化保守主义者们。他的女儿伊万卡(Ivanka Trump),在党代会上为当母亲的职场女性权益振臂高呼,乍听像是从民主党那儿借来的台词。
  特朗普赢的不仅是"怀旧者"
  "正统"的共和党人们,不会甘心就这样看着特朗普的上位——他用了夹杂着自由派观念的民粹本土主义,试图溶解他们的保守主义大本营。他们摩拳擦掌,时刻准备夺回共和党的主导权。目前隐约可见两种路径:一种或许可以称为纯粹派,主张用更加鲜明的保守主义意识形态来与特朗普划清界线;另一种或许可称为政策派,他们表面上更加融通地与特朗普妥协,以换得政策的更大空间,为保守主义重振旗鼓。
  纯粹派的代表人物,应数特朗普在初选中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德克萨斯州的联邦参议员克鲁兹(Ted Cruz)。在原本共和党的意识形态同盟中,他就以最纯粹的保守主义者自居,也因此最无法容忍特朗普主义的篡夺。党代会上,他坚决不为特朗普背书,还号召大家在大选的时候"凭良心投票"。原本就因在参议院呛声本党资深议员而闻名的克鲁兹,自然不会害怕得罪特朗普这位新贵。路人皆知,他已经在为2020年再度出征做准备。
  以彰显意识形态纯粹性的克鲁兹可能会主要依赖两股社会力量:作为传统共和党票仓的福音派基督徒,和暂被特朗普旋风掩盖了光彩但仍方兴未艾的"茶党"运动。两股社会力量都有相当的组织资源:福音派有教会,"茶党"六七年来也发展得相当成型。经过2016年竞选进入全国视野的克鲁兹,将顺其自然地成为保守派运动的核心,整合这些基层力量。
  问题来了:2016年竞选恰恰也证明了,许多福音派基督徒和"茶党"分子们也完全有可能投入特朗普本土主义的怀抱。福音派基督徒的领袖人物、自由大学校长小杰瑞·法拉维(Jerry Falwell Jr.)为特朗普盛情背书就是一个例子。皮尤调查中心的民调发现,有78%的白人福音派基督徒都表示自己会在大选中支持特朗普。而"茶党"的集结号虽然是宪政、小政府,但正如哈佛大学社会学家斯考切波(Theda Skocpol)对茶党深入访谈后总结的,许多"茶党"的政治热情,来自对那些他们眼中"不配"得到政府福利救助的人的恼怒。其中既有婴儿潮一代中产阶级对千禧一代年轻人生活方式的不解,也有部分劳工阶层对外来移民的敌意,而后者正是特朗普主义的主要燃料。
  再看政策派。其代表人物则是现任众议院议长保罗·瑞恩(Paul Ryan)。作为共和党新生代的领袖人物,瑞恩对特朗普的态度一直比较暧昧。一方面,他偶尔也会直言批评特朗普的种族主义言论,避免共和党整体形象被拖累;另一方面,他又不能像克鲁兹那样我行我素,以他众议院议长的身份如果和本党的总统提名候选人决裂,只会让共和党显得更加难堪。这不仅事关总统大选结果,更关乎共和党能否保住在参众两院的多数席位。所以,临到党代会,瑞恩还是选择了与特朗普握手言和,给出"特朗普不完美,但比希拉里强"这样的理由。
  建制派还能夺回民意吗?
  风头正健如特朗普,在全国性大选中要与希拉里抗衡也离不开共和党组织的支持;假设他能当选,推行政纲更需要国会的配合。瑞恩目前对特朗普释放出的善意,也是期待他未来投桃报李,支持瑞恩领导之下众议院共和党人的政策主张。事实上,至今仍以喊口号为主并无多少缜密政策计划的特朗普,即便入主白宫,在推出政策法案上可能也要慢半拍,国会很可能占得政策议程设置上的先机。
  瑞恩正是以共和党政策枢机自居。不久前,他带领国会共和党推出一套名为"更好的路子"(A Better Way)的政策包,涵盖减贫、国安、经济、宪政、医保、税收六大领域,意图打破过往共和党被批评"只会反对没有建树"的形象。值得注意的是,与以往共和党人强调减税和国防不同,他将减贫政策放在了第一位,意在提出一种有别于自上而下的自由派福利政策、强调个人能动性和责任感自下而上摆脱贫困的保守主义愿景。但这些政策,能否从特朗普身边争取到中下阶层选民的心意,仍待检验。
  然而说到底,主打意识形态的克鲁兹,和主打政策的瑞恩,都很难阻止共和党从此带上特朗普主义的印记。如果特朗普在11月的大选中胜出,则以其个性与总统享有的权力,克鲁兹整合保守派社会力量的行动将大受掣肘,瑞恩领导的国会共和党也将在与民主党的竞争和对特朗普总统争议政策对阻挡中腹背受敌。即便特朗普输给了希拉里,这股本土主义风潮也不会轻易散去,仍将倒逼共和党做出相应调整。特朗普已经改变了共和党的面貌。

——微信 (网友推荐)

不满特朗普崛起,布隆伯格选择支持希拉里(附《封楚诚:最好的民主党大会演讲》)

2016年7月25日
迈克尔·R·布隆伯格计划在费城的民主党全国大会上正式支持希拉里·克林顿。
迈克尔·R·布隆伯格计划在费城的民主党全国大会上正式支持希拉里·克林顿。
Chad Batka for The New York Times

迈克尔·R·布隆伯格(Michael R. Bloomberg)的一名顾问表示,选择不参加本届总统竞选的布隆伯格将于黄金时段在民主党全国大会上发表演讲,正式支持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同时陈述在2016年的选举中,为何克林顿是温和派选民的最佳选择。
有关布隆伯格此举的消息出人意料。他从2000年开始便不再是民主党成员。之后,他以共和党人的身份当选纽约市长,后来又成为了独立派人士。
不过,此事反映出了布隆伯格对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崛起越来越不满,并决心看到这名共和党提名人败北。
克林顿正寻求争取持中立态度的摇摆选民,乃至对特朗普感到不安的温和派共和党人。民调显示,相当人数的共和党人始终对特朗普怀有戒心,怀疑他是否适合担任总统。
布隆伯格的高级顾问霍华德·沃尔夫森(Howard Wolfson)表示,布隆伯格将"从商业领袖和独立派人士的角度"为克林顿担保。
"作为全美知名的独立派人士和务实的商业领袖,两党的候选人迈克都支持过,"沃尔夫森说。"本周,他将在费城提出充分的理由,证明本届选举中显而易见的选择是希拉里·克林顿。"
布隆伯格一直严厉批评特朗普在移民和经济问题上的观点。他可能会巩固克林顿对政治中间派的吸引力。
共和党提名人特朗普将竞选建立在其作为商人的背景之上。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身家亿万的媒体高管和慈善家的布隆伯格或许有助于反击特朗普的这种推销辞令。
非党内成员在某政党的全国大会上发表演讲的情况颇为少见,但也并非闻所未闻。布隆伯格预计会与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及副总统乔·拜登(Joe Biden)一起,在周三傍晚发表演讲。
对于2016年的民主党来说,布隆伯格并非完全合适的人选:尽管在枪支、移民和气候变化相关问题上是一位精力充沛的倡导人士,但他一直是金融服务行业的有力盟友,还为他领导的纽约市政府采取的严厉的治安手段辩解。
克林顿的通讯联络负责人珍妮弗·帕尔米耶里(Jennifer Palmieri)表示,布隆伯格将给大会带来"一种独特而重要的声音,阐明这次选举的选择对象。"
——纽约时报

【附录】
布隆伯格民主党大会演讲(视频网址)

封楚诚:最好的民主党大会演讲



Michael Bloomberg,两次以共和党身份、一次以独立竞选人身份当选纽约市长,著名企业家,曾在Trump党内初选遥遥领先其他建制派对手时被很多共和党尤其是温和派寄予厚望期待其出山阻击Trump,在拒绝了参选后,又于上周作出决定将在7月27日周三民主党大会的黄金时间发表演讲。

自此之后,很多人都在期待,一个曾经两次以共和党身份参选美国第一大城市市长的Bloomberg,一个和Trump有类似经商背景而比Trump建立了更为成功的商业帝国的Bloomberg,怎么能在一个民主党的全国大会上把话说了。

而就在月27日,Michael Bloomberg用一篇并不慷慨激昂、措辞并不强烈的演讲,让很多对本次大选一度失去信心的人们重新看到了美国这个国家200年来所具有的一些特质,让我们看到了在以激发仇恨为武器的"嘴炮"Trump和被广泛诟病的两党建制派候选人之外,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和一个伟大的演说家。

在今天的民主党大会后,久久不能平静的封某决定全文转载Bloomberg的演讲,并简单分析。



Kasim, thank you for that kind introduction. Let me thank all of you for welcoming an outsider here to deliver what will be an unconventional convention speech.
这一段开宗明义,表明自己对于民主党而言是个"外人(outsider)"——既然不是民主党人,那么这个演讲势必"不会循规蹈矩(unconventional)"。说实在话,笔者在听到这一句的时候,心里抖了一下。

Now, I'm not here as a member of any party, or to endorse any party platform. I am here for one reason, and one reason only: to explain why I believe it is my imperative that we elect Hillary Clinton as the next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to ask you to join with me in supporting her this November.
这一段是开头部分的点睛之笔:如果直截了当说支持谁,那肯定会被人在背后戳脊梁骨,说Bloomberg见风使舵。所以老爷子也非常明确:我今天站在这里不是代表某个政党或是表示对某个政党纲领的支持。我站在这里,就是非常纯粹地支持希拉里,我希望用这个演讲告诉你们为什么一定要选希拉里成为我们的总统,我也号召你们加入到我支持她的阵营中来。就这么一句话,彻底打消疑虑,也让猜忌和谩骂不再有生存的土壤。

When the Founding Fathers arrived here in Philadelphia to forge a new nation, they didn't come as Democrats or Republicans, or to nominate a presidential candidate. They came as patriots who feared party politics. I know how they felt. I've been a Democrat, I've been a Republican, and I eventually became an independent because I don't believe either party has a monopoly on good ideas or strong leadership.
回溯历史:民主党、共和党并不是国父建国时就存在的事务:对于那些带领美国人民取得独立战争胜利并在费城制宪、实现美国国家正常化的国父们而言,他们的身上并没有党派的分野:他们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爱国者。同时,Bloomberg也强调自己在不同时期曾经支持过两党:最终发现,殊途同归,没有任何一个党派可以永恒地代表好的执政理念和好的领导力。

When I enter the voting booth each time, I look at the candidate, not the party label. I have supported elected officials from both sides of the aisle. Probably not many people in this room can say that, but I know there are many watching at home who can. And now, they are carefully weighing their choices. I understand their dilemma.
言传身教:当我进入投票站时,我看的不是政党的标签而是具体的候选人。很多人现在在希拉里和特朗普之中面临艰难抉择,我理解你们——因为我给两个党的候选人都投过票。这段和上几段相互呼应,一再强调我Bloomberg不是某一个政党的拥趸,作为一个爱国者,我和国父们一样、对人不对党。这样的重复为整个演讲奠定了基调。

I know what it's like to have neither party fully represent my views or values. Too many Republicans wrongly blame immigrants for our problems, and they stand in the way of action on climate change and gun violence. Meanwhile, many Democrats wrongly blame the private sector for our problems, and they stand in the way of action on education reform and deficit reduction.
各打五十大板:我知道两个党都不能代表你的观点和价值是什么感觉。共和党把问题推给移民是错误的,民主党把问题推给私企也不全对。

There are times when I disagree with Hillary. But whatever our disagreements may be, I've come here to say: We must put them aside for the good of our country. And we must united around the candidate who can defeat a dangerous demagogue.
再让一步:我也曾经和希拉里有过分歧:但在个人政见的分歧之上,(作为一个爱国者)我们必须摒弃分歧、为国家着想。我们必须团结在一个可以打败特朗普的煽动性政客的候选人周围。欲扬先抑,充分把听众拉到和自己一条战线上来。

I believe it's the duty of all American citizens to make our voices heard by voting in this election. And, if you're not yet registered to vote, go online. Do it now. It's just too important to sit this out.

Now, we've heard a lot of talk in this campaign about needing a leader who understands business. I couldn't agree more. I've built a business and I didn't start it with a million-dollar check from my father. Because of my success in the private sector, I had the chance to run America's largest city for 12 years, governing in the wake of its greatest tragedy.
我们都听到(特朗普)说了太多这个国家需要一个懂"生意"的领导人。我太同意了。我自己建立了自己的商业帝国,而我白手起家的时候可没有我爹给我的百万支票。因为我在商业领域的成功,我有幸可以在9/11之后百废待兴的时候领导美国最大的城市长达十二年。这段简直是神来之笔:你特朗普不是号称商业成功吗?我比你更成功,我比你更有发言权。你的成功起源于一张一百万美元的支票,我的成功白手起家,孰强孰弱,一目了然。更何况,我已经成功转型政界,要知道,领导纽约这个城市的难度丝毫不亚于领导美国。

Today, as an independent, an entrepreneur, and a former mayor, I believe we need a president who is a problem solver, not a bomb thrower. Someone who can bring members of Congress together, to get things done. And I know Hillary Clinton can do that because I saw it firsthand.
作为一个无党派人士、一个企业家、一个前市长(再次表明自己言论的合法性、正当性),我相信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一个到处扔炸弹的人。这句话再次切中要害:因为特朗普"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谩骂、扔炸弹、激发仇恨。

I was elected mayor two months after 9/11, as a Republican — and I saw how Hillary Clinton worked with Republicans in Washington to ensure that New York got the help it needed to recover and rebuild. Throughout her time in the Senate, we didn't always agree — but she always listened. And that's the kind of approach we need in Washington today, and it just has to start in the White House.
如何运用好自己曾经是"共和党人"的资本,请看教科书式的演讲:我是以共和党身份成为纽约市长的,而作为"对手",我看到希拉里如何与共和党合作重建纽约。我们在很多问题上不能达成共识,但她愿意倾听,这是我们在华盛顿所需要的政治家。一句话打破了很多人的幻想:在现在的美国,两党极化严重的华盛顿很难达成共识,在这种前提下,更重要的不是迫使共识的形成,而是妥协、倾听,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Given my background, I've often encouraged business leaders to run for office because many of them share that same pragmatic approach to building consensus, but not all. Most of us who have created a business know that we're only as good as the way our employees, clients, and partners view us. Most of us don't pretend that we're smart enough to make every big decision by ourselves. And most of us who have our names on the door know that we're only as good as our word. But not Donald Trump.
再次切中要害:经商最重要的是什么?有自知之明!成功的商人都应该直到自己的底线在哪里,自己的能力到什么程度。而这显然不是特朗普所拥有的品质。这枪扎的更狠,不仅把特朗普竞选批判了一番,现在特朗普连是不是成功的商人都更是有待商榷了。

Throughout his career, Trump has left behind a well-documented record of bankruptcies, thousands of lawsuits, angry shareholders, and contractors who feel cheated, and disillusioned customers who feel ripped off. Trump says he wants to run the nation like he's run his business. God help us.
特朗普这么多年来,有无数破产、官司、生气的股东、合同商、客户追在他屁股后面骂他。他说他想向管理他的商业一样管理这个国家,想想就可怕。

I'm a New Yorker, and New Yorkers know a con when we see one! Trump says he'll punish manufacturers that move to Mexico or China, but the clothes he sells are made overseas in low-wage factories. He says he wants to put Americans back to work, but he games the US visa system so he can hire temporary foreign workers at low wages. He says he wants to deport 11 million undocumented people, but he seems to have no problem in hiring them. What'd I miss here?!
我是一个纽约客,纽约客最牛逼的地方是什么呀?一眼就能看懂谁在骗你!纽约有太多的勾当,无论是中央公园边上企图迷惑你双眼的纸牌戏还是华尔街的金融家,这恰恰是纽约的特质。这句话是告诉特朗普:你这样的骗子,我们是见的多了!你说了半天改革移民、遣返黑户,但是你自己在利用他们降低成本,过于低劣的骗术,一目了然。


Truth be told, the richest thing about Donald Trump is his hypocrisy. He wants you to believe that we can solve our biggest problems by deporting Mexicans and shutting out Muslims. He wants you to believe that erecting trade barriers will bring back good jobs. He's wrong on both counts.
特朗普总说自己如何如何富有,要我看,特朗普最富有的就是他的虚伪!他希望让你们相信他能解决问题,但是他的方法没用,他也没法解决问题。

We can only solve our biggest problems if we come together and embrace the freedoms that our Founding Fathers established right here in Philadelphia, which permitted our ancestors to create the great American exceptionalism that all of us now enjoy. Donald Trump doesn't understand that. Hillary Clinton does. And we can only create good jobs if we make smarter investments in infrastructure and do more to support small businesses. Not stiff them. Donald Trump doesn't understand that. Hillary Clinton does.
那批判了这么半天,该怎么解决问题呢?今天我们就站在费城,国父们建立这个国家的起点——他们已经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迎接自由、团结一致,美国的例外主义由此而来。特朗普不懂,可希拉里懂啊。

I understand the appeal of a businessman president. But Trump's business plan is a disaster in the making. He would make it harder for small businesses to compete, do great damage to our economy, threaten the retirement savings of millions of Americans, lead to greater debt and more unemployment, erode our influence in the world, and make our communities less safe.
我理解一个商人总统可能会很有说服力。但是特朗普的商业计划就他妈是个灾难。中小企业会更没有竞争力、我们的经济会受到伤害、千千万万普通美国人的退休金会没有保障、债务高企不会降低反而加剧、失业也会更多。美国的世界影响力不再,而我们的社区并不会因为驱逐了穆斯林和非法移民而变得更安全。

The bottom line is: Trump is a risky, reckless, and radical choice. And we can't afford to make that choice.
总而言之:特朗普是一个过于冒险、无所顾忌、极端的选择,我们承受不起。

Now, I know Hillary Clinton is not flawless; no candidate is. But she is the right choice — and the responsible choice — in this election. No matter what you may think about her politics or her record, Hillary Clinton understands that this is not reality television; this is reality. She understands the job of president. It involves finding solutions, not pointing fingers, and offering hope, not stoking fear.
再次让步开头:我知道希拉里并不完美,但她是一个对的、负责的选择,至少在这次选举中。无论如何,希拉里知道选举是真刀真枪,不是真人秀(又把特朗普黑了个干干净净)。总统需要的是寻找解决方案而不是攻讦、责难,需要的是希望而不是恐惧。希拉里和特朗普形成鲜明对立。

Over the course of our country's proud history, we have faced our share of grave challenges, but we have never retreated in fear. Never. Not here in Philadelphia in 1776, not at Gettysburg in 1863, not through two World Wars and a Great Depression, not at Selma or Stonewall, and not after 9/11 — and we must not start now.
回顾历史:我们在1776年寻求独立的时候、在1863年国家面临分裂的时候、在两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的时候、在平权运动的时候、在9/11之后面临了比现在更大的挑战,而我们都顽强地挺过去了。我们不能在恐惧面前退缩,尤其不是现在。

America is the greatest country on Earth — and when people vote with their feet, they come here. The presidency of the United States is the most powerful office in the world, and so I say to my fellow independents: Your vote matters now. Your vote will determine the future of your job, your business, and our future together as a country.
直接回应特朗普的竞选口号"Make America Great Again":我们不需要复兴,美国就是最伟大的国家,你作为总统必须要有这样的自信。而和Bloomberg一样的你们需要动起来了,你们的投票很关键。

To me, this election is not a choice between a Democrat and a Republican. It's a choice about who is better to lead our country right now: better for our economy, better for our security, better for our freedom, and better for our future.
回归最开始自己的立场:这次选举无关党派,这是对人不对党的一个选择,谁能恢复经济、重振安全、保护自由、创造未来我选谁。

There is no doubt in my mind that Hillary Clinton is the right choice this November. So tonight, as an independent, I am asking you to join with me — not out of party loyalty but out of love of country. And together, let's elect Hillary Clinton as the next president of the greatest country in the worl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希拉里是我的选择,并非因为党派,而是因为我对我的国家爱的深沉。——结束

Thank you.

——微信公号 封言封语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