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7日星期一

林泉忠:何谓“天然独”——台湾与香港新一代“去中国”思维的特征

(作者林泉忠,爱思想网专栏学者,日本东京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主要研究范围为中日关系及东亚区域国际关系、国民整合、民族主义、族群政治、文化认同等现为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上篇:台湾的语境

一场被香港媒体称为"中港大战"或"港中大战"的世界杯外围赛,亦即11月17日在香港旺角大球场举行中国队对香港队的运动赛事,场内一批香港年轻球迷仿效巴塞隆拿球迷的做法,合力展示出几幅"Hong Kong is not China"的斗大标语。此一画面经路透社驻港记者的报道,跃然登上了《华尔街日报》等国际媒体,也使此一极富"港独"意涵的诉求,首度传播到全世界。

这一幕的震撼,结合近期香港几所大学的刊物纷纷出现的"港独"论述及民主墙中类似"Hong Kong is not China"的标语意见,笔者先看到了台湾"天然独"的身影,继而赫然地意识到:莫非香港版"天然独"已在此地悄悄然萌芽了?
何谓"天然独"?

身处在强大且共通的"中国因素"下,近年来香港与台湾的学生运动此起彼落,年轻一代的诉求及其在运动中展示的瞬间爆炸力,不仅冲击了现有的执政体制,也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带来难以低估的影响。正因为如此,被这股年轻力量挑战且否定的执政者,即使还在台上,也不得不放下身段,展示要"重视年轻人诉求"的柔软姿态。

自去年"太阳花学运"以来,台湾社会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天然独"。此一新概念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已俨然成为理解台湾新一代不可或缺的关键词。

追溯此一"天然独"概念的源头,不难发现正是来自于当下台湾总统大选中呼声最高的民进党主席蔡英文。或许正因为蔡英文成功解读了台湾年轻世代的心理,因而在这场选战中获得了年轻选民压倒性的支持。

蔡英文是在去年7月19日民进党召开全国党员代表大会前夕,就党代会是否讨论"冻结台独党纲"议题表示:"随着台湾的民主化……认同台湾、坚持独立自主的价值,已经变成年轻世代的'天然成分',这样的事实,这样的状态,如何去'冻结'?如何去'废除'?"

此话一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随即引发社会的广泛讨论。被视为民进党"台独"理论家的林浊水随后在其"华山论剑"的专栏里,连发三文,讨论年轻世代的"天然独"(当时林使用的是"自然独")。

其后,"天然独"快速地成为台湾社会的流行语,并被"太阳花世代"所接纳。"太阳花学运"后崛起的新政党"时代力量"在组党期间,身兼该党建党工程队代理总队长(后就任党主席),也是"太阳花学运"领袖的黄国昌于今年7月8日就该党的国家定位与两岸主张时直言:"天然独"是"时代力量"的"创党DNA"。黄进而指出会将"追求台湾国家地位正常化"的目标列为党纲。

台湾"天然独"的特征

10月,一位23岁,来自外省籍"深蓝"家庭的台湾青年投书电子媒体,他在这篇引发广泛转载和议论的文章〈身为一个年轻人,国民党得不到我支持的三个原因〉中,所点出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国民党"小看'天然独'",他批评国民党和中共一道"把这些天然独的年轻人,通通打成是被民进党洗脑的"。

在台湾,作为一种政治主张与思想,"台湾独立"由来已久,并非什么新生事物。然而,随着"天然独"3字带来的语汇新诠释,赋予了"台独"全新的内涵与形象,也成为21世纪"新台独"现象的三大特征。

其一,"天然独"强调的是"自然的"、"与生俱来"的天性。不同于传统"台独"的后天属性,"天然独"并不背负过去"台独"在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历史"悲情",也否认此特性受到特定政党的操控或受到"台独教育"的洗脑。亦正因为视"天然独"为一种"天性",从而认定为自然生成的观念,故具有拒绝"污名化"的自然反应。

其二,"天然独"的假想敌,不再是传统的国民党,也不限定于台湾民主化时代的中共,而是转换成"崛起"的中国+向北京靠拢的国民党。在过去"台独"思想的发展脉络里,尤其是威权时代及民主化初期,"台独"如假包换的假想敌乃是国民党。此一时期的"台独"思想带有浓厚的"省籍"因素,因此"台独"成为终结国民党"外省人统治本省人"的意识形态。到了2000年民进党执政后,"台独"思想的抗争对象从国民党转移到不放弃"武力犯台"的北京。而到了"太阳花世代","天然独"的反对对象除了北京,还有在马英九时代日益明显,"不断向中国靠拢"的国民党政府。正因为抗争对象的变换,"天然独"也因此得以重建新的政治攻守态势,并试图去裂解现阶段的假想敌。

其三,未被"污名化"下的"天然独",化暗为明,摆脱了传统老派"台独"的隐讳阴影特质,彰显出截然不同的自在与自信。"台独"在过去国民党威权统治时代被视为异端,不仅成为禁忌,相关的活动与诉求都因"损及国家安全"及"扰乱社会秩序"而成为被取缔的对象。而即使到了今日,"台独"仍被北京视为"数典忘祖"、"十恶不赦"、"绝没有好下场"的代名词。然而,如今台湾年轻人的"独"在冠上"天然"的形容词后,已一扫"负面"的形象,在使用上也常展现出"小看'天然独'"的自信。

日前,新台湾国策智库公布了在马英九与习近平会谈后举行的一项民调结果,数据显示高达98%的年轻世代(20至29岁)认同自己是"台湾人",只有2%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认同"台湾未来应独立成一个国家"的也高达81.9%。
香港版"天然独"的萌芽

近年来香港民众对"中国"的离心力,也在多项民调中显露出来。根据长期以来就香港的身分认同定期举办民调的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历年来的调查数据,可以发现在九七之前稳居主流的香港市民的"香港人"本土意识,到了回归后逐渐下滑,反之"中国人"意识则稳步上升,到了2002年之后更发生逆转。

然而,当香港市民的"中国人"认同在北京奥运的2008年上升到最高峰后,却又开始走下坡。一方面是香港民众的"0708年双普选"诉求遭遇挫折,政改前景黯淡,另一方面则是中国人权问题再度恶化,就在这一年年底,起草《08Charter》的刘X波被捕。到了狱中的刘X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2010年,香港市民的身分认同结构再次发生了逆转,自认"香港人"的比率再度超过"中国人",并在其后的"占中"时期达到顶峰。

中文大学传播与民意调查中心的民调也发现相同的趋势。该中心在"占中/雨伞运动"末期的2014年10月所做的香港人的身分与国家认同民调,发现对比过去18年的调查结果,自认为是"中国人"的比率,由1997年的32.1%下跌至8.9%,其中34岁以下的"80后"更低至4.3%,反之"香港人"认同则高达38.1%(其余部分主要为双重身分认同)。

换言之,尽管中国迎来"崛起"的高峰期,然而香港民主化的挫折以及中国人权问题的恶化,却造就香港社会本土认同近年快速高涨及"中国人"认同的急速弱化的吊诡现象。

不过,严格而言,"香港人"意识的强化未必意味着"港独"意识的高涨。2004年,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港澳研究所所长朱育诚"无中生有"地挑起在此之前从未成为话题的"港独论",使"港独"议题一举获得了讨论的空间。当时笔者就此现象在《明报》的第一篇投书〈真正港独的虚实〉(刊2004年11月22日)所评论的正是当时"从无到有"的"港独"现状。此后11年来,围绕在"港独"的议论此起彼伏,也逐渐使"港独"从"虚体"逐渐走向"实体化"。

2007年笔者首度与港大合作举办涉及"港独"的身分认同民调,受访者中占25%认同香港"应该独立",不认同的则为64.7%。必须指出的是,当时正是香港人的"中国人"认同达到最高峰的时期,相信在"后雨伞运动"的今天倘重新调查,支持"港独"的数字可能大幅度增加,此一判断主要是基于两个阶段的发展变化。

首先,陈云于2011年发表的《香港城邦论》及其后2012年"中港矛盾"与2013年"反国教运动"的爆发,刺激了学界不以大陆民主化为前提的香港本位论述的思考。2014年在"占中"启动之前由港大学苑出版的专书《香港民族论》(9月)及同年刊出的"香港民族命运自决"(2月号)、"香港民主独立"(9月号)杂志专题,正是在此氛围下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不过,在此一阶段,"港独"仍然停留在"论述"的层面(参照林泉忠,〈普选死局与"港独"出路〉,明报,2015年1月19日)。

然而,"占中/雨伞运动"的爆发,终于使"港独"首次走出书本与网络以外的空间。由学联领航的罢课行动及"雨伞运动",在一开始就毫不犹豫地打出"命运自主"的口号。为避免普选的诉求失焦,"雨伞运动"的年轻精英并没有进一步在运动中提出"政治独立"的主张。根据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兼任讲师邓皓文于10月中在占领区所做的调查显示,学生及其他参与者中有75.1%并不认同自己的诉求是"港独"。然而,北京最终对"真普选"诉求的全面拒绝,也触发本土运动进入了全新的历史阶段。

下篇:香港的语境

香港版"天然独"的环境空间

"后雨伞"时代的香港本土运动蓬勃发展,支流繁多。其中,与香港社会较有连结及影响力的,包括以激烈的街头行动来"捍卫本土利益"的"热血公民"、透过决议案等方式在立法会诉求"拒绝大陆化"的毛孟静、范国威等议员一族。不过,这两个在媒体能见度较高、也较具代表性的"本土派"支流,并不敢旗帜鲜明地提出在政治上与中国切断关系的主张。相比之下,港大、城大、中大、岭大等大学的学生在校园内外,大胆地喊出"Hong Kong is not China"的香港版"天然独"则直接得多。

诚然,当下香港的疑似"天然独"与台湾的"天然独",并不全然一样。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所处环境的迥异。如今的台湾社会,"天然独"就如空气般可以自然地、无所恐惧地存在,既可以成为政党竞争中区隔彼此的政治理念,也可以成为选举时显而易见的政治诉求。而之所以"天然独"可以在当下台湾社会"自由自在"、"理所当然"地存在,主要是基于两大环境要素。

其一、1949年之后的台湾在"中华民国"的框架下,走向了有别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化"过程。1971年之前的台湾更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成员国,即使在退出联合国并丧失一个个主要邦交国后,至今仍维持不受外来支配的自主政府。其二、1990年代以来台湾政治与社会的民主化及本土化,强化了一般民众拒绝北京对台湾主权要求的意识,造就了今日"天然独"的土壤。

然而众所周知,回归前的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回归后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组成部分,中南海握有香港最高统治权。加上"港独"意识是回归后才在香港社会出现、蔓延,目前亦仍未成为主流。因此客观而言,香港"天然独"并不具备如台湾一样的"天然"环境。

不过,香港在过去和现在却也客观存在能够让"天然独"意识得以想象及滋生的条件。

首先,香港独特的国际地位。在回归以前,香港虽然是英国的殖民地,却享有以"香港"(非"英国香港")的独立身分,自主地参与一些国际组织的活动,包括联合国辖下的WMO世界气象组织(1948)、UNRCC(AP)联合国地区绘图会议(亚太区,1982)、UNGGIM-AP全球地理信息管理亚太区域委员会(1994)等,其他还包括国际奥委会(1951)、ADB亚洲开发银行(1969)、GATT关税暨贸易总协议(WTO世界贸易组织前身,1986)、WCO世界海关组织 (1987)、APEC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1991)、EMEAP东亚及太平洋地区中央银行会议(1996)、亚太海事安全首脑论坛(1996)等一百多个国际组织。其中许多是台湾望尘莫及,也有不少是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更早加入。回归后在北京强化对香港主权的驱使下,虽然名称改为"中国香港",但仍能以单独的身份继续参与这些国际组织等。

其次,在1997年香港主权从英国移交中国后,根据《香港基本法》,香港获得除了国防与外交之外的高度自治,与中国大陆"河水不犯井水"(江泽民),相当程度区隔了"中国"。事实上,香港迄今仍拥有与大陆不同的关税区、出入境管理、市场(否则不会有"奶粉问题")、货币、法律、教育制度、教科书,也享有大陆不存在的新闻与言论自由。

然而,近年来中国政府干预香港事务的举动日益明显,2014年6月强化中央权力的《"一国两制"白皮书》及"八三一决定"对香港主流社会争取真正普选的扼杀,让香港社会更深领悟到北京并无诚意让香港有真正的民主,也看清中共"权力至上"的本质。在"占中/雨伞运动"后,香港社会的危机感日深,终于促使许多市民尤其是年轻一代更为大胆地提出"拒绝大陆化"、"香港不是中国"的诉求。

观察香港正在萌芽的"天然独"的现象,笔者以为港版"天然独"可定义为:根据过去长久以来香港并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统治的历史经验,在面对"九七回归"后尤其是近年来香港日益明显的"大陆化"趋势,而产生拒绝"权力至上"的北京强势干预香港的社会心理,基于中共与"中国"重迭的现实,因此萌生出"香港非中国"的意识。

台港"天然独"的"中国因素"

"天然独"在台湾的发展及在香港的萌芽,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特征,即作为起因的"中国因素"的存在。并且在"中国因素"下,台港两地的"天然独"世代透过互相影响的"太阳花学运"与"雨伞运动"的经历与记忆,在去"中国"的想象与重新建构自主意识的过程中,获得了相互共鸣的空间。

上述"太阳花"领袖黄国昌在说明"天然独是时代力量创党DNA"时就道出了"中国因素"与"天然独"的因果关系:"从去年太阳花运动以来,历经中共公布的'一国两制白皮书'以及香港雨伞革命,台湾人民已经清楚意识到台湾唯有自立自强、不再倾中媚共,才能有未来"。事实上,台港间接的"命运共同体"关系也在"太阳花学运"及"雨伞运动"中的"今日香港,明日台湾"的形象化诉求里获得了强化。

所谓"中国因素",指的是"崛起"后的中国,一方面继续拒绝政治朝向民主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透过其强大的经济力量来进一步干预香港及台湾的政治、改变两地社会的核心价值,使香港出现明显的"大陆化"趋势,也使台湾社会出现深深的危机感。

笔者自从1993年的大学毕业论文"台独运动的起因"开始观察"台独"现象20余年在台湾社会的发展,目睹坚持拒绝民主的北京尽管"反台独的坚定立场"迄今未变,却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台独"从非主流的"异端"演变至今日主流化的"天然独"而无能为力。

同样,11年前"港独"从京官无中生有的虚无状态,走到今日年轻一代大胆地在社会公共场域展示"Hong Kong is not China"的实体行动的过程中,即使视"港独"为洪水猛兽的北京如何口诛笔伐、如何恫吓威胁,但是在《香港基本法》"言论自由"的保障下,对"港独"意识在香港社会的蔓延,迄今也只能无可奈何。不难预测:尽管明知"不现实",然而在"官逼民反、别无选择"下,由香港"雨伞"世代脱颖而出的从政者,进一步大胆地在论政平台提出"港独"的政治主张,恐怕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前述23岁台湾青年在投书中所提及的"天然独"的主要理据,一是中国的人权问题,二是"在国际上不断打压我们"。前者与香港"天然独"萌芽的背景完全相通,后者在香港则换上了"在民主路上不断打压我们"。事实上,前述笔者2007年与港大合作的民调及2013年台湾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的调查,也都在在显示了无论是在香港、还是台湾,"中国继续由中共统治"是"天然独"得以蔓延、发展的温床。

遗憾的是,北京对台湾和香港年轻人的"台独"与"港独"意识扩大的现象,向来将之解读为"被敌对势力利用"、"受外部势力干扰",却从不扪心自问"为什么中国'崛起'时期,却有更多台港民众不愿意当'中国人'?更想独立?""为什么英国统治150年期间,香港从未有过独立运动,却在'回到祖国怀抱'后喊出独立的声音?"、"为什么'占中'这场香港史上规模最大的反政府运动,不是在殖民地时期发生,而是在'回归祖国'之后爆发?"。

解铃还需系铃人。现阶段能真正有效阻止正在萌芽中的香港新一代的"天然独"意识进一步发展的唯一力量,是北京正面响应压倒性的年轻世代争取"真普选"的诉求,并大胆地着手中国大陆迈向民主化的政治改革。

否则,香港社会进一步步台湾"天然独"后尘的趋势就无可避免。

注:原文刊登于《明报》。本文图片来自wikimedia。作者文章不代表爱思想网观点。

——爱思想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