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2日星期四

吴戈:談習馬會怎能忘了台海軍事問題

台海統獨之爭其實有講究,大陸「文統」台灣沒戲,台灣「武統」大陸無望。不管誰統誰,都遠不止以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是中華民國之爭,國家認同將同對兩岸統一體的治權一樣,必須通過投票由民意決定。對此大陸也許在國名上有自信,但在治權上,「一國兩制」有個不易覺察的潛台詞就是害怕治權必須民眾授權的規則從台灣擴及大陸。即使大陸有些勢力大有「一國一制」野心,也深知「武統」台灣代價很大,只能以「台獨」為前提。而對馬英九,甚至蔡英文,台灣「文統」大陸也除非大陸內部巨變。
在「維持現狀」作為台灣朝野最現實、最有利選項的前提下,尋求台海「永續和平」就成為合理的階段目標。然而大陸需要用武力恐嚇台獨,包括事實上長期維持分離現狀,從而使統一永無希望的企圖,因而絕不願「永續和平」。
同時,幾乎所有台海評論基本都有一個共識,台海軍事天平已決定性地倒向大陸一邊。還有人探討起台灣「芬蘭化」的前景。那麼,在這種形勢下,馬英九有什麼資本向大陸提「永續和平」?難道就憑大陸內部也危機四伏嗎?
實際上,所謂台海軍事平衡,從來就不是單純兩岸的武力對比,而是台灣以永遠相對弱小的軍力,借助地理屏障、武器質量優勢和外力支援,達到使大陸難以下決心武統的目的。現在所謂天平倒向大陸,體現在大陸在原有數量優勢上,武器質量提升,克服地理屏障能力增強,但在對抗外來干預上並無根本改觀。
大陸軍力到底強到什麼地步,深刻了解大陸國情的人士,恐怕無不深知其中實際戰鬥力的水份之大,只是台灣和美國不敢相信,或者相信也不敢掉以輕心而已。
這其實使問題變為美國是否能容忍失去台灣。對此可以相信的是,如果美國容忍,在整個戰後世界格局和秩序、美國領導地位、盟國體系、地緣戰略條件、意識形態和價值觀上都將損失慘重,被迫重新洗牌。這也正是蘭德公司還總是不時計算一旦戰爭爆發要多少軍力支援台灣的原因。
這種計算中,戰爭升級到必須徹底擊敗中國大陸海空軍,以及是否攻擊大陸目標,歷來是戰略難題。大陸一些人也歷來以美國不敢與大陸決戰而得意,問題是美國以保住台海分治現狀為目標還是沒太大難度的,倒是中共若為奪台而與美國決戰,冒失去大陸政權的風險時,恐怕比美國更為難。
在美國尚且沒放棄的情況下,台灣如果因大陸軍力優勢已成,而台灣平民都想過好日子,就大肆淡化台灣防衛能力,結局恐怕更慘。實際上,作為華人圈首個完整民主,台灣不管有沒有決心,是否願意,都可能負有更大責任。盡管這可能意味著巨大風險,但通過芬蘭化,恐怕也是無法獨善其身的。
美國最為擔心的正是這些前景,加上中共在國際舞台的籌碼和美國的私利干擾,這也正是台灣在軍購和防務能力上長期被人為維持在較低水平,遠無法與先天條件相似的以色列相比的原因之一。
如同在台灣和美國眼中,大陸千瘡百孔的軍力居然也大有威懾之效一樣,大陸對自己武力的認識也不無瘋狂。不難想像,即使只是假設奪得台灣,對中共及作為其最大政治支柱的民族主義狂熱將是多大的刺激。加上轉移國內矛盾,極大地鞏固統治的好處,屆時中共重復日本二戰野心,欲在西太平洋取代美國地位也完全可能。也許結局不比日本好,但歷史上的冒險者不都是因為自視有資本嗎。
習馬會上習問馬所談及的抗戰時曾遭轟炸的總統府是「日本時候的總督府嗎」,顯然因對歷史的無知而淪為笑柄,但近日共青團背景的《觀察者網》卻毫無覺察,仍然得意於解放軍在朱日和訓練基地仿建台灣「總統府」作為練兵場景,「引發台灣高度緊張」。
為提升攻台部隊士氣,大陸不止仿建了一處台灣「總統府」。問題是台灣若只剩下死守總統府,恐怕早已大勢已去,但正是在大勢上面,解放軍又何嘗有多大把握?
中美之間如果不展開冷戰,哪怕只是「涼戰」,台灣也在首當其衝的地點之列,此時習馬會突然揭示某種政治突破,貌似逆勢而成。若兩岸真在民主前提下和平統一,中美對立的因素也自然土崩瓦解一大半,然而從在統獨問題上大陸當朝所理解和思考的座標系來看,那些為習馬會激動的人還是白日做夢而已。
——东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