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3日星期二

李直:经济增长业绩不彰,反腐煞车?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中國央行跟隨許多國家央行降息的腳步,下調了中國商業銀行的存貸款利率。這次下調利率,是中國央行上月和前月兩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後,又一次利用利率槓桿,增加資金的流動性。中國央行最近頻繁使用利率槓桿釋放流動性的背景,是中國經濟在年餘以來、尤其是最近幾月增長乏力,資料向壞。

儘管經濟降速的政策信號從上層已經發出很久,但是,由於20餘年堪為瘋狂的飛速經濟增長,絕大多數官員和民眾已經習慣了這個增長的節奏。因此,過快的降速,給為數眾多的人帶來了不適感,這些人中甚至包括發出和傳遞降速政策信號的上層官員。實際上,以中國現有的資源約束和環境容納能力,中國經濟增長也確實到了應該降下速來調整結構、提高質量的時候了。

然而,在「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的實用主義政治邏輯沒有絲毫動搖的情況下,經濟增長速度,多半會被用來作為判斷當今領導人能力與業績的事實根據。而這也正是江、胡時代不惜竭澤而漁,始終奉經濟增長為圭臬的政治根據。這種不顧一切的瘋狂增長,發展至胡錦濤後期,所致官員腐敗積重難返,社會衝突無日不增,生態環境瀕臨絕境,成為被稱為「拿著炸藥包玩擊鼓傳花」的危險遊戲。

對此,習近平當然心知肚明,遂在上台伊始,便重塑經濟增長預期,以為施政留下轉圜空間。不過,習近平也必定清楚,其在經濟增長方面的業績差評,極易為反腐行動中的被整肅物件用作政治反攻的武器。而經濟增速下滑,也是腐敗官員可以用來進行社會動員,凝聚力量,抵抗習近平反腐敗行動的最好因由。因為經濟增速下降,在中國現行分配制度下,將會被最快、最直接地傳導到社會底層民眾。由此形成的政治後果,就是首先瓦解這個最堅定支持習近平反腐行動的人數最多的社會階層。

這個正在或即將出現的後果,其實正也是習近平反腐行動的短板所在。這塊短板,就是反腐的權鬥色彩。當然,任何反腐行動,都有政治方面的考量,其後果也必定涉及到權力的變化。因此,最近兩年的反腐行動,在腐敗已經滲透至方方面面的背景下,無論是出於政治清明的考量,還是出於權力鬥爭考量,就其反腐結果的表徵而言並無不同。

但問題在於,習式反腐進行至今,雖已打掉蒼蠅老虎一堆,但仍在所謂治標階段,治本措施幾近於無。習式反腐,包括不准官員公款吃喝、公款出境旅遊,嚴格限制官員私用公車等措施。對此,官員有官不聊生之說,而民眾無不欣然稱快。不過,這一系列措施的結果,是政府的行政成本並未降低,當然也更談不上轉移至其他民生事項上去,由此也就很難讓民眾感受到反腐的實際效果。

不僅如此,已落馬的蒼蠅老虎,其所涉貪腐資金已達數以百億甚至數以千億計,即使這部分資金不可馬上直接體現為民生投入水平的提升上面,起碼也應在降低民眾生活成本上面有所體現。民生投入升不上去,生活成本降不下來,長此以往,反腐就成了與民眾無關的政治遊戲,來自民眾的支持就將渙散。

如果民眾從經濟生活、社會流動以及實際利益變化當中體會不到反腐與不反腐的差別,自然就會把反對的矛頭指向體制本身,而不再區分這個體制之內的反腐者與腐敗者。這樣的結果,又會迫使當政者重拾腐敗以為經濟增長之潤滑劑,從而在經濟增量中為民眾分得一杯羹。

(作者是大陸政治觀察家)
——世界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