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8日星期二

台灣:強化公民社會,拓展公共空間(王超华)

图:太阳花学生代表魏扬和吴峥十一月一日在英国伦敦演讲会。是次活动由台湾旅英学生会和丹麦台湾角等组织主办。




"民主制度的發展鞏固,需基於以高品質為標的的公民社會。台灣文化在社會生活中的曖昧地位,直接阻礙了大眾深入辯論關涉社會共同願景的議題。箇中原因,既有官本位的傳統文化影響,也有多年戒嚴的貽害。 "

十一月一日,台灣太陽花學運學生代表魏揚和吳崢在倫敦召開演講會。前一天,《紐約時報》剛剛發表對總統馬英九的專訪,其中問到香港學生佔領運動。馬英九表示支持香港學生要求的同時,又說,台灣三月份太陽花佔領立法院時,他曾七次表示要和學生對話,但都沒有得到回應。香港仍在持續的抗爭,再次投射到台灣對本土學運的詮釋爭奪。閣揆江宜樺最近在立法院質詢時,同樣藉稱讚香港學運貶低太陽花,似乎三月份巨大的社會動員,只不過是茫無頭緒的一場鬧劇。對照政府針對服貿一改去年的強推為迂迴退讓,這種說辭顯然是以攻為守的策略表態。筆者就此向兩位學生提問,他們回答說,當時在議會場內,並不瞭解總統要求對話。又說,總統似乎自我感覺太好,惹來台下一片笑聲,青年活力在會場中播散開來。

  事實上,太陽花一直有不同甚至強烈的對內批評聲音,但參與者們絕不會將其等同於民粹動員。而且,說太陽花是民進黨陰謀,就和中共指控香港佔中受境外勢力操縱一樣無稽。問題是,如何在公共空間跳出狹義政治,深入論辯認識公共事件,始終是台灣社會生活的薄弱環節。

  超越藍綠的政策是非

  多年來,社運人士一直追求超越藍綠惡鬥、彌合族群分裂,但始終處於少數邊緣。如今,藍綠政策越來越相似,喊出超越藍綠口號的人也越來越多。這次九合一選舉期間,一方面有承接太陽花而成立的「公民組合」積極動員青年世代出來投票,而且特別強調投誰不重要;另一方面,又有強烈不滿執政黨的群眾發起「軍公教廢票聯盟」,串聯號召既不投藍也不投綠,拒絕所有爛蘋果,很像「人民火大行動聯盟」以往百萬廢票行動的口號。不用說,一定會有人堅持用藍綠劃分來解釋這些現象。但必須承認,藍綠概念本身已經失去直接動員能量。同時,網絡揭發若干不同黨派候選人竟然使用同一政策畫面的文宣看板,也顯示候選人迫於壓力轉攻政策層面。如何超越小恩小惠,通過政見激發社會想像,成為政治生活中的新課題。

  台灣政論欄目熱鬧非常,但在社會長遠的共同願景基礎上辯論政策是非,卻並不多見。今年夏天,媒體踢爆時任勞動部長與女秘書偷情,令其被迫辭職。當事人後來還聲稱,真實原因是他擋了別人的財路。太陽花學生魏揚在臉書質疑,官員政策錯誤時,死皮賴臉不承擔政治責任也沒關係,一旦與公共利益無關的道德醜聞爆發,頓時群情激憤,時常導致立即下台。魏揚堅持,他寧願關注這位前勞動部長的政策是非。值得注意的是,網路評論認為政策是非太複雜,道德評價比較容易,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這種消極態度蔓延,難怪台灣選戰常常糾纏於人格抹黑,候選人政見雷同且敷衍,卻引不起足夠關注。

  民主制度的發展鞏固,必須要有豐厚的公民社會做基礎。而發展公民社會,又必須有高品質做標的,拒絕偷懶和搭順車。勞工實際工資多年來不升反降,正是社會民怨沸騰的重要原因之一,卻難以進入公共辯論。遲至十月底,主流媒體還在感嘆資本總歸要尋找低工資,似乎台灣薪資停滯完全是市場「自由」發展的必然結果。其實,經濟發達國家都實行最低工資與通貨膨脹率掛鈎的政策,不會像台灣這樣任由薪資滯後。從經濟學角度講,經濟增長依賴於社會購買力,薪資按比例逐年增長,市場才能有活力。台灣那麼多經濟專家,對此不會一無所知。從社會願景講,保障勞工和各種社會弱勢群體在民主政體下平等而有尊嚴的政治經濟地位,在台灣一直有多元廣泛的同情和支持,現在也急需明確為公共認可的最低原則,以便據以衡量批評政策走向。

  提昇公共空間的嚴肅文化

  台灣多元文化蓬勃發展,卻無法獨力佔據公共空間的高地,時常只能等待政治人物來添彩。文化在社會生活中的曖昧地位,直接阻礙了大眾深入辯論關涉社會共同願景的議題,箇中原因,既有官本位的傳統文化影響,也有多年戒嚴的貽害。立基深厚的多年老報,政治經濟版塊,頗有氣象。可是翻到影視新聞,卻必定滿眼娛樂八卦,從來沒有嚴肅影評,最多有些配合新片發行的訪談。讀書欄目缺缺,雖然可能有每週新書推介,卻不會在日刊報紙上讀到犀利書評。文學大約是唯一例外,但也是偏於創作,少於批評。文化評論,通常都縮到面目高雅的小眾刊物裡,與社會隔了一層。這些戒嚴時期形成的文化分工特徵,與西方有影響的大報形成鮮明對比。台灣出名的尖刻俏皮政論,因而缺少可見的文化結盟。這樣的媒體才是催生民粹的溫床。

  金馬影展正在進行,雖然四部陸港影片入圍最佳劇情片,卻謠傳大陸下令封殺頒獎直播。其實,如果不是牽涉到政治爭議,台灣主流媒體大概只關心紅毯和票房。電影界人士辛苦多年,堅持提昇影展品質和社會關懷,今年同步公映多部世界矚目新片,但在大眾媒體上卻無從充分傳達。島內票房衝高的話題電影,像今年的《Kano》,《大稻埕》,很少看到切中的批評,更不必說其他片子了。真正的銳評,往往出自年輕作者,文字停留在網絡上,等待同好去訪問。沒有媒體支持,這些評論難以進入構建公共文化生活的積極互動進程。

  台灣大批各界人才仍然游離在尚未充分整合的公共文化空間之外。整體而言,文化底蘊與社會生活的關聯共生,仍需耐心培育。利用已有的公共空間,提倡文化各界的嚴肅批評與論辯,作為實際可行又亟待實施的一步,將有助於提昇社會整體品質,促進公民社會的鞏固,並為未來政治生活提供堅實基礎。

——原载《动向》杂志2014年11月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