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1日星期四

许知远:“改革”的新衣


似乎是西蒙・雷斯(Simon Leys)说过,阅读中国共产党的报告就像是吞咽锯沫,到处是陈词滥调的口号标语。分析者们必须在其中寻找微妙的差异,以判断它的真正意义。在大多数时刻,它根本就是没什么特别意义,“皇帝的新衣”常是一丝不挂。

西蒙・雷斯那一代的中国观察者大多表现不佳,他们吞下了大量的锯沫,却还是搞错了方向。他们称颂毛泽东的革命精神,却不知他是历史上最可怕的独裁者,他们相信文化大革命是一次解放,却不知道是一场难以修复的反文化闹剧,他们甚至以为共产党创造了一个公正、朴素的社会,却难以相信它蕴涵的无穷压迫与匮乏。这也是集权者的统治之道,他们篡改与模糊了语言的本义,让一切都暧昧不清,这让公众陷入了永恒的困惑,除去追随当权者的指挥,他们实在不知该怎样保持安全。这也给予当权者最大的空间,他们可以随意篡改意思、改变方向,而不用担心任何后果。
阅读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公告与决定,仍像是品尝锯沫。当我看到那么多的欢呼与惊喜声时,真是感到费解,像是在长期吞食锯沫后终于品尝出滋味。我该是庆祝他们的敏锐,还是哀叹他们的迟钝?
不错,此刻的中国与毛时代已大为改观,但在权力的封闭性与语言系统上,它却又保持着惊人的停滞。你在决定中读到了那么多“改革”,却发现明白不了“改革”的意思。这个政党最爱强调“民主”与“人民”的价值,却是一个最反民主与反人民的政党。“改革”不过是最近一个被滥用的词汇。而倘若一个决议需要被如此多的解释,它一定是可疑的。
倘若中国人喜欢“一叶知秋”的说法,那么从这届会议的召开与它的公告与决议,它透露出的信号不容乐观。它在表面上有微小变革,它在思维方式上却是一贯的保守、甚至更为倒退。从它秘密开会地点到舆论的高度封闭,你可以看出排斥任何社会参与的可能性。似乎改革与是否、中国的未来方向,只是他们来决定,再赐予给社会的。在中国崛起的幻象下,当权者完全忘记了改革从来是自下而上的,即使以他们最喜欢类比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比,改革真正的动力是来自于小岗村的签下“生死状”的农民,而是不是政治局的冗长会议。他们甚至忘记了邓小平改革的逻辑,它遵从的是试验精神,而不是什么“顶层设计”。
当这一届领导人的地位确认时,他们激起了中国社会强烈的憧憬。尽管十年来的经济发展迅猛、中国的地位迅速提升,但人们相信胡温的时代是“错失的十年”,重新崛起的利益集团吞噬了主要的财富,停滞的政治改革压抑了各方面的创造力,在巨大的增量外观下,实质的改革却倒退了。必须有人来重启改革。新的领导人似乎具有很多这样的潜质。总书记是建国一代之后,似乎拥有天然的权威性,他的父亲曾以改革与开明著称。他则自小遭遇政治迫害,体验过共产党权力斗争的苦果,他也是知青一代,在流放中见识过人间疾苦。他的政治生涯则发端于邓小平时代,也曾在基层政治饱经历练; 总理则更是七十年代末的启蒙运动的产物,他的朋友们是如今最著名的民主运动人物,他的导师则是中国市场经济的奠基人之一。
他们或许不是戈尔巴乔夫与蒋经国,却很可能给中国社会带来一个喘息时刻,暂时遏制官僚系统、利益集团,给予市场与市民空间一些空间,变成一个开明专制者。他们也更可能驾驭中国面临的新国际形势,崛起的中国已与世界产生更多的摩擦。至少看起来,他们比上一个时代有力量得多。但一年来,不管新领导人有了哪些成就、做出那些呼吁,他们表现出思维方式却陈旧得可怕,他们不是通向一个新时代,而是顽固地向后看。
面临着中国的诸多挑战,他们认定采用毛时代的强力措施,来瓦解官僚系统,用运动的方式来应对腐败,用旧意识形态来填补价值真空。他们恐惧一个多元社会必然会产生的争吵、嘈杂,幻想万众一心带来的大国复兴。在国际舞台上,他们也启用强硬却粗鄙的民族主义,以一种更咄咄逼人的态度示人,相信自己终将取代美国的领导地位。他们不可能恢复到旧时代,却可能创造出一个新变种——一种世俗的国家主义。而在近代历史上,只有明治时代的日本、俾斯麦时代的德国、凯末尔时代的土耳其实现了自上而下的强力变革,但可悲的是,暂时的成功还最终让位于更大的失败
而21世纪的世界已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不相同,个人权利的觉醒已成普遍潮流,个人生活的分享与参已是日常习惯,不管多么强大的领导者都不可能创造一种新的独断,它只能招致历史更大的报复。
多年来,中国的真正痼疾是单一的权力中心,缺乏多元的声音与制衡。它需要社会组织的生长、不同声音的发出,而不是一个强力的声音告诉你该向何处去。
中国新领导人表现出的决心,总让我想起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特性,一位历史学家评论说:“他希望根本性的变革,但他也希望维持不变。他视德国为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巨人,他为外交政策设立新议程,他领导下的德国第一次成为了海军强权。但同时,他紧紧抓住古老的习惯与制度。他相信自己权力来源于前现代的普鲁士专制理念。”
历史的类比常缺乏意义,威廉二世的结局已众所周知,它不一定会在此刻中国重演,却在这一片欢呼中提醒我们历史的另一种可能。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网友推荐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