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8日星期五

杨建利:他们在诉说什么?

有时候,为了体现公开表达的语言的准确性,言说者会让人感到某种程度的无奈,比如,当面对西藏僧侣们一起又一起的自焚事件时,我们会说不赞成年轻僧侣的自焚之举——这样的态度是没有错的,我们不希望看到一个个年轻生命的结束,我们不希望看到悲剧一次次发生;我们更会谴责导致僧侣们自焚的强权压制,并呼吁人们行动起来结束悲剧发生的制度性根源。
然而现实又极其残酷,我们的呼吁无论是怎样的恳切和焦虑,在目前的情况下都似乎很难形成足够大的压力来迫使中共当局改变对藏人的强力镇压,也难以避免悲剧的一次次发生。10月底,面对多起西藏僧侣的自焚事件,海外藏人举办祈祷法会,世界范围内的人权机构组织了抗议活动,我们一些汉人朋友也发布了《我们对西藏局势的声明和呼吁》,尽管我们的声音是微弱的,但我们对藏人的痛苦和愤怒感同身受,我们祈求不要再有藏人僧侣的自焚事件发生,因为每一个生命的消失都是一场巨大的悲剧。然而,我们无力阻止悲剧的发生,据海外媒体报道,11月3日,一位名叫秋香(音)的藏族尼姑在四川甘孜的一条公路上自焚,法新社引述“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的消息说,这位尼姑自焚时呼喊宗教自由以及让达赖喇嘛返回西藏的口号。
如同此前的自焚事件发生时一样,中国政府指责西藏精神领袖达赖喇嘛鼓动藏族僧人自焚,而达赖喇嘛则表示生命是神圣的,公开宣布反对自焚。事实上,达赖喇嘛和西藏流亡政府对自焚问题的态度是一贯的,那就是不支持僧侣的自焚行为,但这样的态度能够避免藏人僧侣的再次自焚吗?坦率地说,我对此表示怀疑。自今年年初以来,至少已有11位年轻的僧人自焚,这是历史上罕见的自焚悲剧,但迄今为止,我们连每一起事件的直接起因和事后处理都无法获得准确全面的信息,又如何能够断言秋香的自焚会是最后的悲剧呢!
的确,我们需要更全面准确的信息,我们想知道这些自焚僧人面对的具体状况和他们的要求,遗憾的是,即使已经发生如此严重的人道悲剧,这一最为基本的要求也是一种奢望,由于中国政府的严密控制和干扰,中国国内媒体对此完全沉默,而海外媒体也无法成功地进入这些事件发生的地区并采访有关知情人,我们所能够了解到的只能是一些人权机构通过自身在藏区的联络渠道而获得的一鳞半爪的信息,由于中共政权的封锁和控制,当这样的事件发生后,其维稳机制自然会全面覆盖有关知情者,使外界难以追踪事件的详情。
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面对西方记者的追问,中国官方指责达赖喇嘛鼓动僧人自焚,这足以表明自焚事件的真实性,这是确确实实发生的悲剧事件!而这么多起相似事件发生,其根源只能是绝望,而且,当一个人付出生命的代价公开自焚时,除了绝望,他一定还要通过这样的行为表达内心的吁求。如果一个人失去了信仰自由、表达自由乃至行动的自由而仍然不放弃对自由的渴望,甚至不惜自焚,他最后的愿望一定是希望人们能够从艰难传出的信息中听懂他们“肢体语言”的诉说,因此,为表达对这些消逝的生命的尊重,我们需要认真倾听他们留给我们的最后的声音:“西藏自由”,“达赖喇嘛回西藏”。
获得藏区的真实信息是艰难的,但不表明我们完全没有信息。如果我们要倾听这些自焚僧人的诉说,我想:我们需要了解西藏的历史——而不是轻易听信中共喉舌机构的思想灌输,我们需要了解藏人的流亡历史——而不是把达兰萨拉的存在仅当做一个旅游景点的存在;我们需要了解达赖喇嘛宗教思想中的悲悯、平和——即便你不是一个佛教徒;我们需要不带偏见地获取和分析1989年3.10和2008年3.14事件的前因后果——而不是站在大汉族主义的角度以“国家统一”为由
而将自己的判断建立在虚假和片面的陈述之上;我们需要关注六十年来,尤其是2008年起的又一轮严酷打压中藏人的遭遇,尽管这样的遭遇并不总是能够获得完整的报道,但有赖于藏人人权机构的努力,获取这样的信息并不是不可能的——重要的是我们也要有一颗关注藏人命运的悲悯之心……
也许,那些自焚的僧人完全明白他们绝望中的抗争并不能马上改变什么——即使再多的人死亡,专制、冷血的政权也不会变得人道起来,他们是在以这样的方式向那些不冷血的人、不冷血的机构、不冷血的政权诉说,他们用悲壮的火光给我们指出一条通往自由西藏的道路,让我们更为自觉地了解西藏的历史和真实现状,我想,我们不能漠视和拒绝他们最后的诉说,作为同样的生命体,我们需要真诚的倾听和关注。
秋香自焚事件发生后,11月6日,上万民藏族民众聚集在甘孜道孚县灵雀寺外表达悼念和抗议,抗议者高呼口号,要求海外流亡藏人将藏区民众的悲惨的人权状况告知天下。事实上,他们的抗议是在接续和放大自焚者的诉说。如果我们听到这样的诉说,那么,即便我们不是藏人,也同样有责任关注他们的状况并让更多人知道在西藏发生的事情。世界的改变需要时间和另外一些因素的累积,不能一蹴而就,但对藏人命运的关注、声援和同情是不可缺少的,面对死亡,我们应该会产生与藏人相同的命运感,我们的同情、理解和声援不只是对于藏人独特宗教、文化和遭遇的关注,也是反对歧视与人权迫害的最起码的要求。

(2011年11月12日)

(转自美国之音杨建利博客)


——读者推荐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