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日星期四

朱学渊:华夏西域“蓝夷”考


上古文献里有不少汉语语义很明确的族名,如“山戎”、“林戎”、
“犬戎”等,后来这些汉语族名反而在汉语世界里消失了,这个怪异
的现象只能用“中原人类的祖先是戎狄的同类”来解释,上古中原曾
经有过汉语(雅言)与戎狄语言并存的时代,这些族名是从戎狄语言
意译过来的,汉语后来占了上风,中原语言一元化了,多语的明白人
没有了,族名就只取音译了。汉代“乌洛浑”出现后,“山戎”就消
失了,那是因为没有人再懂“乌洛浑”是“山里人”了。

“蓝夷”是又一个很早就失佚了的雅言族名,它出现在《竹书纪年》
仲丁即位,征于蓝夷河�甲即位,自嚣迁于相。征蓝夷,
再征班方两段文字中,《后汉书・东夷传》改成至于仲丁,蓝夷
作寇。商代以后“蓝夷”就没有在中原再出现过,它一定是被一个
音译族名顶替了,乃至后人不知这个族名的真身,本文就是要探证
“蓝夷”的真名实姓。

・张骞记载的“蓝市”和“大夏”

关于“蓝”的信息后世两次出现在西域,而且还都与“夏”相关。张
骞在《史记》名篇〈大宛列传〉[1]里记载过一个“蓝市城”,它是
“大夏”之都,其云:

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余里妫水(按,今阿姆河)南。其俗土著,
有城屋,与大宛同俗。无大君长,往往城邑置小长。其兵弱,畏
战。善贾市。及大月氏西徙,攻败之,皆臣畜大夏。大夏民多,
可百余万。其都曰蓝市城,有市贩贾诸物。其东南有身毒国(按,
中国古代将兴都库什山以南地方视为印度)。

大宛是在今天乌兹别克斯坦东部的费尔干那(Fergana)盆地,大夏应
该是在阿姆河南和兴都库什山之北的平坦地区,阿富汗城市巴里黑
Balkh)是这片地方的古代中心,印欧伊朗人种是那里的原住民,
〈大宛列传〉说“自大宛以西至安息……其人皆深眼,多须髯”,即
是对中亚的印欧伊朗人种面目的描述。




地图、西域地理概貌

有趣的是,亚历山大大帝的希腊远征大军经过那里,更早的美地亚波
斯王朝还曾经把利比亚地中海沿岸的希腊移民流放到那里,这些希腊
人的后裔建立过一个颇具名声且有考古遗迹的巴克特里亚(Bactria
王朝。上世纪初,一批有见地的欧洲汉学家,如格鲁塞(Rene
Grousset)就认为这个希腊人的政权就是“大夏”。[2]真如此的话,
就该从希腊语或波斯语去寻找“蓝/夏”及它们的关系了。


图一、有希腊铭文的巴克特里亚钱币

但是,以月氏、乌孙、塞种为代表的游牧部落的入侵,很早也在中亚
形成了一个蒙古人种的部落社会,西方古典把中亚的游牧部落统称为
Scythian(通译“斯基泰人”,待酌),《地理志》作者斯屈波
Strabo,前63/64—后24)言及攻入巴克特里亚的四个游牧部落,
[3]他说:

……但是,最知名的是把巴克特里亚从希腊人手里夺走的那些游
牧部落,即AsiiPasianiTochari Sacarauli,它们都是从
分割萨伽人和索格丁那的药杀水(按,今锡尔河)彼岸过来的,
那边是萨伽人占领的。

这四个部落名中的Tochari(或Tokharoi)即是中国历史屡屡提及的
“吐火罗/睹货逻”,或锡伯族姓氏“托霍罗”;[4]有西方学者指出
别处又作  Asioi AsianiAsii就是“乌孙”,我以为“乌孙”
Osin)也是“爱新”(Asin)。可惜从格鲁塞到梅维桓(Victor
Mair)等名家都误以为这些族名是西方人种的族名。


图二、锡伯族姓氏“托霍罗”

张骞是于公元前139年启程出使大月氏的,他可能未出河西走廊就被
匈奴截留了,他在匈奴受到厚待,还在那里娶妻生子,十年后方得脱
逃,因此他一定是通晓匈奴语或月氏语的,他到大宛后听说的“大
夏”和“蓝市”,最可能是与进入阿姆河以南的“乌孙”和“吐火
罗”同类的,而且在匈奴语或月氏语中可会意为“华夏之邦”或“蓝
族之城”的蒙古人种部落名。

・唐代西域的“蓝氏”和“大夏”

唐代西域也有“蓝”和“夏”并立的遗迹。《新唐书・地理志》[5]
载“陇州南由令王名远”以“吐火罗道置州县使”的名义巡访西域,
并于大月氏故地,即乌兹别克及其周边地方设“月支都督府”,以当
地部落分置二十五州,其中“蓝氏”和“大夏”两州名列冠亚。其
云:

龙朔元年,以陇州南由令王名远为吐火罗道置州县使,自于阗以
西,波斯以东,凡十六国,以其王都为都督府,以其属部为州县。
凡州八十八,县百一十,军、府百二十六:月支都督府,以吐火
罗叶护阿缓城置。领州二十五:蓝氏州以钵勃城置。大夏州以缚
叱城置。汉楼州以俱禄犍城置。弗敌州以乌逻�城置。沙律州以
咄城置。妫水州以羯城置。盘越州以忽婆城置。忸密州以乌罗浑
城置。伽倍州以摩彦城置。粟特州以阿捺腊城置。钵罗州以兰城
置。双泉州以悉计蜜悉帝城置。祀惟州以昏磨城置。迟散州以悉
蜜言城置。富楼州以乞施�城置。丁零州以泥射城置。薄知州以
析面城置。桃槐州以阿腊城置。大檀州以颊厥伊城具阙达官部落
置。伏卢州以播萨城置。身毒州以乞涩职城置。西戎州以突厥施
怛�城置。篾颉州以骑失帝城置。叠仗州以发部落城置。苑汤州
以拔特山城置。

我们不难发现上述“州/城”之名中,除“蓝氏”和“大夏”是汉语族
名外,其余都是北方民族的音译族名,譬如:钵勃(拔拔)、薄知
(白狄)、苑汤(乌潭)、大檀(鞑靼)、忽婆(贺拔)、摩彦(慕
容)、篾颉(勿吉)、缚叱(兀者)、忸密(吉里迷)、迟散(赤
沙)、祀惟(室韦)、析面(悉万)、乌罗浑(乌洛浑)等。“蓝
氏”和“大夏”显然是这个蒙古人种群体中的领袖部落,我们当然只
须在北方民族的语言中去认识“蓝/夏”二字了。

・西域的语言局面

中亚语言是多元的,今世流行的伊朗语属的塔吉克语、普什图语,远
古就存在于那里了;蒙古人种统一使用突厥语的局面,也是在九世纪
以后才逐步形成的,南朝历史《梁书・滑国传》记载了中亚使用蒙古
语的情况,其云:[6]

滑国者,车师之别种也。……至天监十五年(公元516年),其
王厌带夷栗陀始遣使献方物。……其言语待河南人译然后通。

所谓河南人即是说蒙古话的吐谷浑部,其地今为青海省黄南藏族
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其今世后裔是操蒙古语的土族。《梁书》
要为滑国立传,说明这个部落在中亚是有影响的;而其“言语待河南
人译然后通”,又表明它是说蒙古话的。


图三、喀布尔街头的两个男子

王名远能理顺这些蒙古人种部落,与他出自秦陇有关。“陇”就是天
水、宝鸡一带,魏晋年间那里氐羌杂处,更早则是周秦盘踞。周秦的
血缘是九姓,是月氏的同类,语言却是蒙古话,秦始皇改“江陵”为
“秣陵”,即是蒙古语的“江河”。今天甘肃河州东乡的百姓(东乡
族)还说蒙古话,也是古代陕甘宁青,乃至整个西北地区主要流行蒙
古语的遗迹。月氏是从河西走廊出走的,号称“月氏”的中亚曾经流
行蒙古语当然是不足为怪的。

瞄准蒙古语,“蓝/夏”相关的真相就呼之欲出了。

・“蓝”是“呼和”之意,“夏”是“呼和”之音

很简单,“蓝/青”在蒙古语里是“呼和”(kho-kho),在突厥语是
“可可”(ko-ko),地名“呼和浩特”是“青城”,“可可西里”是
“青山”。因此蒙古语里“蓝夷/蓝氏”就应是“呼和氏”,而族名
“回纥”(khui-kho)又最接近“呼和”。因此《竹书》时代的双语
人士是将“回纥”听作“呼和”,从而按“呼和”将其意译为“蓝
夷”。

在中国历史上,意译族名“蓝夷/蓝市/蓝氏”仅出现过这三次,其中
两次还是出现在西域,其余的“回纥/呼和”大多是以“夏”的面目出
现,“西夏”即是一例,《宋书・夏国传》说西夏“国称大夏”,[7]
其实中原汉族称它“回回”,实际就是“回纥”。后来西夏民族皈依
了伊斯兰教,中国人还把伊斯兰教称做“回教”,所幸还没有称它
“夏教”。

在翻译多音节族名、国名时,中国人常常是抓住一个特征音节,然后
用一个汉字去标志它。譬如,在America里抓住了me,从而把它译成
了“美国”。对“回纥/呼和”则是抓住了kho,用“夏”去表示它,
吴语的“夏”就是读kho的,粤语和闽语则读kha。基于这个语音认
识,中原姓氏“夏侯”是“回纥/呼和”,也是顺理成章的结论。

・“华夏”就是“回纥”

中华民族的源头也是“夏”,《尚书》除去用单字“夏”,还用双字
“猾夏/有夏/华夏”去记载建立夏朝的夏部落。譬如〈虞书・舜典〉
有“蛮夷猾夏,寇贼奸宄”,〈周书・武成〉有“华夏蛮貊,罔不率
俾”。〈商书〉诸篇则含“有夏”二十余处,如“伊尹去亳适夏,既
丑有夏,复归于亳”和“有夏多罪,天命殛之”等。

从读音来看,“华夏/猾夏”就是“回纥/呼和”。如果把“�”读成
“或”,《梁书》的“滑国”和《大唐西域记》的“活国”也是“回
/呼和”。而“有”字读如“o/u”,《尚书》的“有夏”音如“乌
夏”,也是“回纥/呼和”的谐音。然而,我们还希望看到中国被称为
“回纥/呼和”的更直接的证据。

《后汉书・远夷歌》[8]是四川西部阿坝或甘孜地区的一个酋长去洛阳
觐见皇帝归来作成的感歌,歌中有一句歌词是“堤官隗构”,译文是
“大汉是治”,因此那个远夷部落是将中国称为“隗构”的,而“隗
构”(khui-gho)即是“回纥”。产生这样的称呼的原因,只能因为
夏朝就是“回纥朝/隗构朝”。这与突厥语民族将中原或中国称为“桃
花石/九姓”相似,商周秦三代都是九姓民族统治的朝代。

《禹贡》是夏部落的遗说,我曾以“《禹贡》中的蒙古语成分”[9]
文列举夏人说蒙古话的证据。譬如,《禹贡》之“黑水”,即蒙古语
“黄河”之名“合剌沐涟”[10]的意译;《禹贡》之“球琳”之为
“玉石”,是蒙古语“玉石”曾与“石头/赤老温”同字的缘故,[11]
“球琳”是赤老温”的急读。我还以为“大禹”即是蒙古语“单于/
达官”。因此,用蒙古语的“蓝色/呼和”诠释“回纥/华夏”就更显
得是合理了。

・古今中外的“回纥”

中国历史乃至史前传说中“回纥”的音译族名、姓氏、人名层出不
穷,如:

传说时代族名                  无怀、有扈、有虞、虺虺
中原古代姓氏                  夏侯、公夏、公何、公华
《逸周书・王会解》族名        越沤
《匈奴列传》族名              夏后、浑窳
《两汉书・西域传》族名        狐胡、孤胡
《晋书・四夷传》族名          狯胡
《隋书・铁勒传》族名          韦纥、�昏
《新唐书・回鹘传》族名        回纥、回鹘
《大唐西域记》族名            缚喝
《辽史・营卫志》族名          回鹘、乌隗、奥隗、越兀
《金史・百官志》族名          黑罕、夫合
《南村辍耕录》族名            外兀、畏吾兀     
《八旗氏族通谱》姓氏          倭赫、辉和、瑚琥、和和齐
《史记・殷本纪》人名          鄂侯
《史记・秦本纪》人名          乌获
《史记・楚世家》人名          吴回

・结束语

蒙古人种诸族里都有“回纥”的成分,匈奴自命是“夏后氏”的后
裔,“蓝突厥”可能就是“回纥突厥”,女真民族中有“辉发部”,
西夏民族是“回回”。九世纪时“漠北回纥”走进塔里木盆地与当地
诸族融合成血缘丰富的“维吾尔”,走向西方的“乌古”在罗马帝国
故地上建立了奥斯曼帝国。

从语音就可以猜测“华夏即回纥”,但是理性的认识是通过“夏”与
“蓝”的关联,和蒙古语的“蓝”是“呼和”来达成的。从此“华
夏”不是空洞的符号,而是一个实际的人类族名。中国人称自己“炎
黄子孙”,称祖国“华夏大地”,当今世界上有四分之一的人口认同
“华夏”,因此“回纥/华夏”不愧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伟大,而且还
是最具有亲和力的族名。

注释
[1]   《史记》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传〉,页3164
[2]   R.Grousset, The Empire of the Steppes, Rutgers Univ.
Press, 1970, pp. 26-32;
R.格鲁塞《草原帝国》,魏英邦译,青海人民出版社,页46-50
[3]   The Geography of Strabo, XI-8-2, translated by H. L. Jones,
Loeb Classical Library, 1928, Harvard Univ.Press, Reprint
1988, V, p.261.
原文: But the best known of the nomads are those who
took away Bactriana from the Greeks, I mean the Asii,
Pasiani, Tochari,1 and Sacarauli, who originally came
from the country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Iaxartes River
that adjoins that of the Sacae and the Sogdiani and was
occupied by the Sacae.
[4]   龚义昌《锡伯族姓氏考》,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页30
[5]   《新唐书》卷四十三下,〈地理志七下〉,页1135
[6]   《梁书》卷五十四,〈诸夷传〉,页812
[7]   《宋史》卷四百八十五,〈夏国传〉,页13996
[8]   《后汉书》卷八十六,〈南蛮西南夷列传〉,页2856
[9]   朱学渊“《禹贡》中的蒙古语成分”。
[10]  拉施特主编《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册,余大钧译,商务印书
馆,1986,页470227等。
[11]  贾敬颜、朱风《蒙古译语・女真译语汇编》,〈至元译语〉,天
津古籍出版社,第9页。

二○一一年五月三十日初稿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