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31日星期日

《争鸣》杂志社论:晓波有大功,中共有打过

图为《争鸣》杂志2010年11月号封面、彩�


向23位賢者致人大常委會公開信喝彩

  二○一○年十月八日是個舉世注目的大日子。這一天,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宣佈,二○一○年諾貝爾和平獎授予劉曉波,以表彰他對「改善中國人權的努力與貢獻」。

  許多中國人、不少外國人,對此都予以肯定。本刊二○一○年一月號發表的專論提出劉曉波應當是諾貝爾和平獎的候選人,因此劉獲獎信息傳來時,倍感興奮。我們和熱愛和平民主自由人士一起,以萬分熱誠向和平民主鬥士劉曉波致敬致賀。

  但是,中南海卻傳出反調:諾貝爾和平獎給了罪犯。究竟劉曉波是仁人還是罪人?

  中共執法者的判決是:劉曉波犯的是「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而主要罪証是提出「建立中華聯邦共和國」,這是非常可笑的罪名。

  第一,憲法規定人民有言論自由,建立聯邦共和國是建言,不應視為違憲;

  第二,中共在一九二二年七月舉行的「二大」就提出「聯邦共和國」的口號;

  第三,一九四五年中共「七大」重提這個口號,毛澤東還直說「應根據自願與民主的原則,組織中華民主共和國聯邦」。

  有憲可依,有例可循,為什麼劉曉波在《零八憲章》提「聯邦共和國」就犯罪?這不是荒唐可笑的罪名嗎?

  對劉曉波的指控,實際的矛頭是指向劉參與起草的《零八憲章》。其實《零八憲章》,對老百姓、對共產黨都是個好東西。第一,這是一個和平理性的《憲章》,而不是一個暴力革命、擾亂社會秩序的綱領;第二,《憲章》是政治改革的建議書,改革不是要消滅執政黨,而是要求進行憲政改革;第三,《憲章》提出「取消一黨壟斷執政特權」,是基於國家和中共面對諸多嚴重問題(包括貪腐)不能解決,社會矛盾日益激化,其淵源是一黨專政。如果按照《零八憲章》的精神、意見,開放報禁黨禁,實行憲政、建立真正的共和國,那不但是全國全民之福,也是共產黨擺脫重重危機的出路。因此對《零八憲章》,共產黨應當歡迎而不是敵對,更不應當把「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的罪名強加於《憲章》和《憲章》的起草人從而抓捕入獄(連劉曉波夫人也被剝奪多方自由)。這倒是百分之百的違法、犯罪行為。

  我們強烈要求中南海、執政者立刻釋放劉曉波!並向劉曉波及其家人認錯、道歉賠償!

  我們強烈要求中南海、執政者嚴肅處理這個冤案錯案,懲辦有關犯案的主要罪犯!

  我們認為中南海這樣做才能避免最後一點點公信力的丟失,才能在國內外撿回已經丟失了的面子。

  對《零八憲章》,如果中南海、執政者堅持反對立場,民眾卻堅決認同、支持,雙方難以取得共識,我們建議舉辦一個全國性的平面傳媒大討論、大爭議,讓兩家(甚至多家)爭鳴,讓百花齊放。胡錦濤曾提出的包容性,應該可以包容這樣一個「討論會」吧?

  為民為國為黨(共產黨)計,為免除劉案、類劉案的不斷出現計,實在太需要推行政治改革了。本刊395期(二○一○年九月)專論提出「政改起點:解除報禁」的意見,反應強烈,但意見僅僅是原則性的。現在,具有實質內容、導向色彩的鴻文來到國人面前了,這就是二十三位賢者致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公開信。公開信指出「制定新聞出版法,廢除審批制,已成為當務之急」,同時提出八項具體要求,這是落實憲法第三十五條、兌現公民言論出版自由的「天書」,我們衷心贊賞、認同!我們期望全國人大常委會接受公開信的寶貴意見,並使訴求的文字變成現實!

附录:【編後漫筆】


「秋後算賬」本來是中共專制政權用以清算整肅政敵和不同政見者的政治術語和手段,現在卻似乎被西方民主國家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十月八日,正值金秋時節,挪威諾貝爾評審委員會宣佈頒授和平獎予被中共政權以言治罪而囚禁在黑獄中的良心犯劉曉波。對長期和平理性向專制統治者爭取民主人權自由的中國異見人士獲得崇高的諾貝爾和平獎,西方自由世界均認同讚許,並一致公開呼籲中共政權立即無條件釋放這位極權制度下的囚犯。西方民主國家對《零八憲章》發起人(之一)劉曉波獲獎的支持,有著對中共長期踐踏人權、藐視民主自由普世價值的「秋後算賬」的象徵性意義。
  至於海內外的中國人,對諾貝爾和平獎首臨「民主自由荒漠」的神州大地,就如久渴逢甘露,興奮喜悅之情在古老封建的長城內外溢於言表。自從中國公民劉曉波獲諾貝爾和平獎的消息公佈後,本刊編輯部即收到大量電函、稿件,對這個國際社會對中國人民爭取民主自由人權事業的肯定和支持有象徵性意義的和平獎歡呼喝彩,讓中共所說的「中國人民素質差不配享有民主」的歪論不攻自破。今期「劉曉波獲諾獎特輯」不是編輯部主動組稿的,而是國內外自發主動的如雪片般來稿的匯集,這令我們感受到中華兒女對一個民主自由中國的熱切嚮往和執著追求。由於篇幅所限,一些佳作不得已留下期發表。
  今期是本刊創刊三十三周年,本刊仝人在此特別感謝各方讀者、作者長期以來對本刊的熱誠支持;而中國人首獲諾貝爾和平獎的大喜訊,更讓我們喜上加喜,相信海內外讀者朋友們都分享這份來之不易的喜悅。



——原载《争鸣》杂志2010年11月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