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29日星期六

张鸣:京剧靠官家能兴盛吗?

京剧进中小学课堂的事,已经闹得沸沸扬扬了,这件由教育部一道指令惹出的事儿,虽然在曲目选择上选了太多的样板戏,惹得京剧界和文化界很多人不高兴,但我 猜教育部此举,目的倒不见得是要为文革张目,其用心还是复兴传统文化,从娃娃抓起,为了让娃娃们好接受一点,于是选了容易学,而且孩子的爹妈都耳熟能详的 现代样板戏。


对于这件事,大家都在骂,说教育部还打算喂孩子狼奶,骂得不错,不过,且不说教育部其实不认为那是狼奶(即便狼奶,也是红色的),就算有同感,为了灌输传 统文化,也顾不得那些了。眼下,依我的猜测,复兴传统,已经成了教育部门的大局。在此,我不打算评价这种复兴说三道四,但是我的疑问是,凭行政部门的一纸 政令,就可以让我们的孩子喜欢上京剧吗?

不错,京剧的兴起,靠的是晚清皇家的喜好和追捧,那个粗通文墨的慈禧太后,是个懂戏的超级戏迷,也是不折不扣的京剧第一大恩人。不过,京剧真正的兴盛,却 是在民国时期,在这个时期,京剧依靠一些有想法的艺人和文人,不仅实现了自身改造,而且走出了国门。但是,这时期的京剧,固然有官员在捧,但真正让京剧红 起来的,却是民间的力量。那个时候,京剧就等于是流行歌曲,报社的记者,每日每时,就像盯今日的周杰伦、刘德华一样盯着当时的名角,一举一动,民众攸关。 所谓的四大名旦,四小名旦,四大须生,都是记者评出来的。懂戏的记者,每日泡在戏园子里,戏评一出,头头是道,上下哄动。政界、商界、出版界、文化界乃至 帮会老大,大家喜欢捧谁,多少都有点道理,坤伶不少,但单凭脸蛋走红的,却一个也没有。台上角儿在唱,台下精英和大众都在哼,特别喜欢的,还花上大笔的银 子请老师教,就像今日给子女请老师教钢琴和小提琴一样,会唱上两口的,还可以花更多的银子请名角陪你唱,这种人,就叫票友。那个时节,在北京城里,无论哪 个角落,都会听到流行的唱腔,成年男人,一句不会的人不能说没有,但真是很少,风气所及,小孩子自然也喜欢,我就看到过很多那个时代过来的人,说起他们小 时候如何逃学听戏的佚事。可是,京剧这种红,却跟政府的法令没有任何关系,教育部从来也没有下过命令,要哪个学校学唱京剧。到了国民党执政时期,由于首都 变了地方,京剧还变成了平戏。也就是说,尽管达官贵人中有不少戏迷,但纯粹是个人行为,跟政府无关。

一种艺术形式,民众喜欢与否,不是强制能奏效的,除非政府有本事,能像当年推行样板戏一样,将所有的文娱形式都关掉,八亿人民八个戏,而且提到政治的高 度,借党政系统强力高压推行,广播电视每日轰炸,不听也得听,听了,还不许有半点不同意见,否则就是反革命,要进监狱。达到这个强度,我承认,我们这一代 被轰炸的人,的确连血液里都有了样板戏,就是理性上十分讨厌,有时候还是会不知不觉哼上一句。可惜,这种日子已经过去了,就算教育部十分强势,权力比政府 的其它部门都大,学校没有敢不听话的,但也没有办法让小学生放弃周杰伦选择刘长瑜。

官府里的人,弄权弄惯了,总觉得自家无所不能,不仅可以决定学校教什么,还可以让学生喜欢什么,管事管到人的喜好头上。说一句不中听的话,这叫不知趣。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